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案的提出源于新课改"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用学案教学是这种理念的实践和具体化。用学案教学,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更有效训练与提高。(一)编写《三颗枸杞豆》学案遵循的基本原则笔者在设计和编制《三颗枸杞豆》(苏教版七年级语文  相似文献   

2.
"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它能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是新课改"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的具体呈现。  相似文献   

3.
学案教学法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利用学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等方式主动建构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以学案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师生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4.
赵芳 《江苏教育》2007,(14):90-92
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新知和拓展视野的过程。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然而在现实的英语教学中,以教师为本,以教材为本,以考核为本的现象却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5.
以学生为本,以发展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在新课程背景下,我校英语组就如何有效地改革传统的外语教学进行了探索,尝试站在学生的角度编写学案,以期实现教学合一,创设和谐课堂。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它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和重要战略思想.我国高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任.高校督导工作在完成这一任务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要搞好督导工作,必须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内化为办学以育人为本,着眼于实现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教学以教师为本,着眼于提高教师的素质;学习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提高.  相似文献   

7.
源于“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生命主体主动学习和发展”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而提出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以学案为操作材料,以导学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的一种教学形式。而此一教学形式.恰恰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  相似文献   

8.
运用学案开展教学。是“以学生为本”这一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的具体化。一份好的学案不是简单地归纳知识要点和罗烈练习,而应具有司题、情境、教法、学法、多媒体工具的使用等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9.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英语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积极向上、开拓进取、和谐发展的人为最基本的教育目的,而不是简单地教给学生多少个单词和句型。那么,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体现“以生为本”的思想,促进日常教学的情知交融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五条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人是国家良好存在与发展的主体,在日益发展的科学、经济与信息时代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学校要全面开展"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工作,将教师与学生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完成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1.
贺春萍 《青海教育》2006,(12):29-29
新课标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才能实“践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呢?笔者以为应该做到以下转变。一、转变教学思想新课程的教学既要传授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学习的能力和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明确地意识到教师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表现于传递  相似文献   

12.
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完成课程任务安排,最终要通过排课工作落实。以中国矿业大学排课模式为例,分析了课表编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以本为本理念下高校排课流程约束因素及对策,以培养目标为本、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以教学管理人员为本,制定课表编排管理办法,规范工作流程,合理配置教学资源,优化教务系统功能,不断完善学校教务信息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应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把提高教学效率作为重要任务,把构建高效的课堂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语文教学具有丰富的人文教育和精神内涵,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创建和谐的学习氛围,提高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英语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英语本身的学习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而“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始终以学生发展为本,自始至终关注学生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那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地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呢?  相似文献   

15.
王露莹 《学语文》2012,(5):26-27
所谓生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生本教育就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以生命为本的教育,目的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下面,笔者谈谈在平时的汉字教学实践中是如何做到以生为本的。  相似文献   

16.
岂丽涛 《考试周刊》2012,(29):73-74
教育部2003年2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力求从教学观念、目的、目标、内容、实施策略、手段和评价等方面进行重大改革。新《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的统一。面对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英语教师必须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重新塑造自己的职业角色;探究教学策略,把握教学环节;立足终身教育理念.让学生学会知识、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正风靡整个管理界,无论是在企业管理,还是在行政管理中,人们都纷纷提倡管理要以人为本。那么,在学校管理中如何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呢?笔者认为学校管理中以人为本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教师为本,二是以学生为本。一、以教师为本学校管理中以教师为本实际上就是管理者如何应用激励机制来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情感激励。“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三分管理七分情”。因此,学校管理者应在管理过程中注意情感的投入,尊重教师人格,倾听教师心声,关心教师疾苦,端平“一碗水”。与…  相似文献   

18.
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积极探索网络信息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张良玉 《考试周刊》2014,(69):177-177
正确理解"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内涵非常必要,因为它既是研究"以学生为本"相关问题的起点和基础,又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贯彻落实这一理念的前提条件。文章采取文献法深入分析了"以学生为本"这一教育理念的核心价值,以期为在具体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贯彻落实这一教育理念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一,学案设计的理念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改变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打破单一的、落后的教学方式。我们要充分认识学生是知识的积极构建者,拥有无穷的创造潜力,是期待点燃的“火把”,教师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更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学案教学就是“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的具体化,学案设计要立足于学生“易学、想学、会学、乐学”这一根本。在准备学案时,不是首先考虑教师要教什么,怎样教,设计教师自身的教学行为,然后再考虑怎样让学生配合自己;而是首先要考虑让学生学什么,怎样学,会遇到哪些困难,怎样帮学生克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