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就会乐此不疲,也就是说:“乐学之下无负担”,反之.没有这种兴趣,求知味同嚼蜡,是不会有好成绩的.所以.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兴趣是学生对认识和活动需要的一种情绪表现,是学生学习最直接、最活跃的内在巨大动力,是产生求知欲的“激素”。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或知识都有一种渴望了解的欲望,有了这种欲望,学习的积极性才会得到提高,思维才会活跃,学习效率才能提高。  相似文献   

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数学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整个身心就会处于积极投人的状态,出现惊人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4.
求知欲源于兴趣,有了兴趣,就会产生探索新知的欲望。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使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增强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力。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那么在学习过程中伴随的就只能是消极厌学的情绪。正如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在课堂教学上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5.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数学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所以,要让学生愉快有效地学习数学.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6.
赵香 《辽宁教育》2010,(5):41-42
一、巧设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无论学什么,做什么.只要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上课伊始,教师精彩的导入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它关系到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巧用导语可以先声夺人,紧扣学生心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能够轻松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7.
初中数学已被公认为是一门基础性强、学习成绩分化严重的学科.进入初中,有一部分学生就开始对数学产生害怕的心理,随之会产生厌学情绪.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而创造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因此要改变这一状况,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杨艳双 《学周刊C版》2014,(7):204-205
兴趣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能够推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投身于知识的学习和探索之中。伟大的教育家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只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通过各种强制性的手段让学生机械性地记忆理论知识.完全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所以才导致了教学效果很不理想。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当学生对某一知识拥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时.教学效果就会十分惊人.学生会用很短的时间学会、理解、掌握并且能灵活运用知识。由此可见.兴趣能够轻松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兴趣”是孩子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只有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进行积极探索,燃起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热情。小学生年龄小,他们全凭兴趣学习。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关键。下面,就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兴趣是学生对认识和活动需要的一种情绪表现,是学生学习最直接、最活跃的内在巨大动力,是产生求知欲的"激素".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或知识都有一种渴望了解的欲望,有了这种欲望,学习的积极性才会得到提高,思维才会活跃,学习效率才能提高.  相似文献   

11.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力中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学生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提高学生的热情、激活课堂?下面结合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谈谈笔者近年来在这方面的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12.
数学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对数学成绩的好坏与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影响。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动力源泉。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把学习看作是追求真理的迫切需要,就会积极、主动,富有激情,所学的知识也掌握得快,记得牢。  相似文献   

13.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说明只有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进行积极探索,燃起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热情。“兴趣”是孩子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小学生年龄小,他们全凭兴趣学习。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关键。下面笔者试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4.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  相似文献   

15.
陈小冬 《成才之路》2010,(35):13-14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它最能激发学生探索事物奥秘的愿望,与学生智能的发展紧密关联。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过程是理解和记忆,而记忆的前提是对记忆的事物首先引起注意,没有注意就没有记忆。乌申斯基十分形象地把注意力比作一把钢刀。它愈是锐利,留下的痕迹就愈深刻,  相似文献   

16.
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愉快地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推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源动力,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就会积极主动、自强不息地钻研科学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17.
兴趣在教学活动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旦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各环节,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是这个道理。那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18.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可以在适当的条件下转化为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因此,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思维就会异常活跃,学习活动就会随之变得愉快,他们就能高效率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反之,就会导致学生在该门学科的学习中学习动力的缺乏和动力水平的降低。爱因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有无参与的欲望和兴趣,对教学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教师如果会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正确引导、培养、发展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部分。学生一旦对学习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把学习看成自己的愿望和需要,越学越想学,且越学越爱学。那么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乐学,积极主动地去学呢?笔者就这个问题谈几点自己的教学体会。一、上好第一课,引发学习兴趣初中化学第一课《绪言》,是学生学习化学的第一步。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我在上《绪言》课时,首先把自己良好的精神状态、较强的教学能力展示给学生,再结合一组趣味实验,如“烧不坏的手帕”、“捉迷藏”、“美丽的喷泉”、“水中着火”等等,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使学生产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欲望,开启学习化学的兴趣之门。接着我讲述了化学家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些动人而有趣的故事、化学对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作用以及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介绍学习化学知识的方法和要求,使学生了解学习化学的必要性,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二、关心学生,激励学习兴趣教学过程既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也是师生感情交流的过程。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强烈的敬业精神,还要有高超的驾驭情感的能力。教师应在平时生活中多关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