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数学教育应该是开放性的教育,师生互动的教育.探索发现的教育,充满活力的教育。优效数学教学,关键需要把握能成功数学教与学的要素。这就需要教师把握数学的本质和数学教学的本质,需要教师拥有组织教材、创造教材、驾驭教学内容、驾驭课堂活动、驾驭学生学习的能力;需要教师灵活掌握课前所预设的教学策略,课中能及时捕捉学生学习信息,生成有效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
马晔 《小学生》2023,(8):91-93
微课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属于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与新型的辅助教学资源。将其融合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为小学数学教学注入新鲜血液。微课技术凭借直观、具体、生动、形象以及短小精悍等优势获得了众多教师、学生的青睐。微课技术是教育行业融合信息技术的产物和必然趋势。为此,教师要积极将其合理引入小学数学教学之中。本文对微课技术的运用展开研究,着重分析了微课技术的运用价值和运用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研课是教师通过系统地考察课堂教学来提高教学效率的专业发展过程.研课的目标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课堂效益.教师研课的过程是教师根据自己对课堂的感受、经历和需要,运用一定的理论和经验,对课堂的各方面进行研究的过程.个体研课的主要环节是:确定研课目标→收集课案→观课→研究→修改设计→总结.在研究性质上,个体研课是既联系理论、又联系实践的中层研究.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的推进与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要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以下是笔者在新的课标下对普通教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2-1中《四种命题》一课的教学设计,设计着重体现新课标的上述要求。  相似文献   

5.
肖云虎 《贵州教育》2009,(19):26-27
很多教师不愿意上计算课,认为计算课教容易、教好不容易,而且计算课是个老内容不好创新,全国通过多年的研究,所形成的模式不好打破。所以要上出“彩”来比较困难。其实计算课是对教师的多项基本的考验。如对算理充分的理解,对计算中渗透数学思想的把握,对如何形成基本技能和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对数集的关系和特点等问题都要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同时还要对学生、  相似文献   

6.
数学文化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渗透,可以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彰显数学课程的魅力。教师可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渗透,提升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下数学复习课设计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上好复习课,提高复习效果,是每位教师最为关心的问题,上好复习课关键在于教师的设计是否有新意,能否激发起学生对复习课的兴趣,使之能让学生像对学习新知识一样充满热情地投入到复习中去.这就需要教师有创造性地引导、指导复习,体现出一定的设计艺术,以此吸引学生,使学生能抓住重点,全面、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  相似文献   

8.
数学科说课和其他学科一样,是教师在授课前,结合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过程、教法、学法、教学手段及其理论依据,口头简要讲述一节课如何实施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教者说课时面对的是同行和评委,这是检查教师备课充分性,掌握授课可行性的有力措施。因此,它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素质关系极大。  相似文献   

9.
教育学院是在职初中教师进修的场所,是以培养合格的初中教师为目标的,中学数学教材教法对培养合格的初中数学教师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1.从教材教法课研究的对象,看开设教材教法课的重要性中学数学教材教法课研究的对象就是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10.
梁鑫 《广西教育》2014,(9):35-36
复习在整个学习活动中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然而,许多教师在“整理和复习”的教学环节中存在着极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把“复习课”上成习题课、作业课,  相似文献   

11.
林俊 《云南教育》2001,(21):19-21
课堂教学的结束阶段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网络化,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减轻记忆负担的重要环节。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如果说引人入胜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那么,画龙点睛的结束则会使成功得以巩固、保持。一、明确结课的功能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不太注意在结课上下功夫,表现出结课的随意性、盲目性、仓促性,从而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结课有其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有利于加深知识的理解。在新课行将结束时,通过教师的归纳或学生的复述…  相似文献   

12.
杨立岩 《成才之路》2011,(36):63-63
文章从数学说课的内涵和特征、说课的基本原则、说课的基本内容、说课的反思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希望通过文章的分析和广大年轻教师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3.
教研是课程教学改革落地的关键保障,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本成果从国家课程改革的课堂实践需求出发,历经20余年四个阶段的深入研究和持续迭代升级,创造了“三段十步”“现场改课”教研新范式。该范式坚信教研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研要聚焦改课,改课需要教研组织、文化重建;以“混搭”专业实践共同体为载体,融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为一体,重建了教研活动机制,教研员、专家全程陪伴,集体会诊,适时示范,教师“抽签+自荐+推荐”,人人卷入,深度合作,全程全面参与改课,充分体现了“合作共赢”的教研文化。实践表明,该范式有效助推了教师全员的专业成长,也推动了区域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升。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评优课 ,曾对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师素质、教学质量 ,起到良好的作用。但它却过分追求课的完美 ,偏重教师课堂表演 ,注重观赏性。其结果是 ,教师所看到的课是漂亮的 ,但回到自己的课堂很难实施。因此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推进 ,对评优课的改进势在必行。我市今年的初中数学评优课就在此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和尝试。一、对初中数学评优课所作的几点变动评优课活动过去的做法现在的做法改革的目的上课教师看重表演优秀者获得校级优质课者推进学校教学改革上课内容指定内容 (便于表演 )随堂听课注重实效课下活动被动接受评委裁定教师反思旨…  相似文献   

15.
邓光显 《山东教育》2005,(31):46-46
前段时间我听了一节一年级数学“统计”课。在课即将结束时,教师同学生:“学了这节课,你从中学到了什么?”一时间,学生的回答可谓各式各样。有回答贴动物、贴水果、贴纸工的.有回答贴的本领的.更有回答大象过生日的。显然教师的用意是通过提问小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可是学生却答不到点子上。于是教师又问:“那么,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啊?”有的学生立刻回答:“学会了贴的知识。”无奈之下,教师只好放弃了让学生自我小结的本意.自己指着小黑板,小结本课的知识点:“今天我们学了排一排、分一分、数一数,这些都是统计的知识。”  相似文献   

16.
小学数学练习课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课型。既有助于学生在习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后,加强记忆、深化理解和形成基本技能,又有助于教师借此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所以,每一位教师都非常重视练习课。但是,具体到教师个人,一些练习课的习题设计仍存在不少问题,亟需优化。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我对这些问题的总结以及应该采取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复习课是一种重要的课型,同时也是最难上的一种课型.如何上好高中数学复习课就成为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高三的学习时间紧、任务重,这就需要高中数学教师切实把握高考数学考试大纲,在高考数学大纲的指导下,全面系统的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确保学生在高考数学解题的过程中做到"懂、会、准",以达到提高高考数学成绩的效果.下面,笔者根据自身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经验,谈谈对高中数学总复习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18.
课标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极有利的丰富资源,尊重教材、依据教材是广大教师的共同想法和做法,但是教师不应只做教材忠实的实施者,而应做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所以,教材的教育价值和智力价值能否得到充分的发挥,关键是教师对教材的研究和把握。研究教材和理解教材,是组织好课堂教学、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9.
最近在几个班级巾作了一个调查:你喜欢哪门课,不喜欢哪门课?为仆么?调查结果显示:孩子们喜欢或不喜欢一门课的原因,大多缘于教师。小学生受年龄、认识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往往喜欢一门课的前提条件是喜欢这门课的任教教师。作为教师,怎样才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让学生保持学爿的兴趣呢?下面我结合自己所教数学课的工作实际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肖敏 《湖南教育》2002,(7):52-53
爱学生,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思想和情感的交流活动。师生情感沟通是激发兴趣的重要条件。要使初一新生听教师的课、热爱数学,教师首先就要和他们产生感情,爱护他们、关心他们,特别是对后进生不能厌倦。教师在语言行动上要做到“现在他们是我的孩子,毕业后是我的朋友”。只要学生和教师产生了感情,愿意和教师交流,这个学生对数学就一定会产生兴趣。有了兴趣,才有可能学好数学。所以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是使学生迈入初中数学殿堂的关键。优化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