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河蚬为原料,水解度和氮收率为指标,筛选出适合河蚬酶解的蛋白酶,利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建立水解度与加酶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的数学回归模型,确定河蚬蛋白酶法水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固比3:1,混合酶(Neutrase/Alcalase)组合比例3:1,pH值7.O,加酶量1.3%。酶解温度53℃,酶解时间261rain,此时水解度为46.1%,氮收率81.2%.  相似文献   

2.
以水解度为优化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考察酶解温度、pH值、时间等因素对鱼蛋白水解的影响,利用中心组合试验方法优化酶的添加量和蛋白质浓度.结果表明,复合蛋白酶水解蓝圆够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酶量2700U·g^-1蛋白、蛋白质浓度1.56%、水解温度60℃、反应体系pH7.5、反应时间8h.在此条件下,水解体系的氨基酸态氮含量达1.27mg·mL^-1,水解度为50.98%,挥发性盐基氮含量为0.032mg·mL^-1。  相似文献   

3.
以水解度为优化的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研究酶解温度、pH值、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鱼蛋白水解的影响,利用中心组合试验方法优化酶的添加量和蛋白质浓度.结果表明:复合蛋白酶水解罗非鱼的最佳条件为:加酶量17660U/g蛋白、蛋白质质量分数2.50%、水解温度55℃、pH值7.5、水解时间10h,在此条件下,水解体系的氨基酸态氮含量达到了1.41mg/mL,水解度为35.25%,挥发性盐基氮含量为0.048mg/mL,得到用复合蛋白酶水解罗非鱼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4.
酶法水解植物蛋白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豆粕为原料 ,对蛋白酶水解植物蛋白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在酶解反应中 ,各因素对酶解作用的影响大小顺序是 :酶解时间 >p H值 >酶用量 >酶解温度。酶解反应的最适作用条件为 :温度 4 5℃、p H5.0和酶用量 30 0 0 u/ g。豆粕的水解度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在4 5℃、p H5.0和 30 0 0 u/ g的条件下 ,水解豆粕 8h,水解产物的氮收率和水解度分别 55.4 6%和4 3.0 4 %。在同样条件下 ,水解油菜饼 ,水解产物氮收率和水解度分别为 57.59%和 4 4 .65%。  相似文献   

5.
选用木瓜蛋白酶对低值巴浪鱼蛋白进行水解,分析各因素对鱼蛋白水解的影响,以水解度为特征性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水解的最佳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酶浓度为1 600 U/g,底物浓度3.5%,酶解时间5h,酶解温度60℃.在此条件下鱼蛋白的水解度为54.51%.  相似文献   

6.
海参蛋白肽制备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莆田学院学报》2016,(2):67-71
以海参为原料制备多肽,以水解度和羟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从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筛选出最适酶并确定最优酶解工艺条件,测定所得多肽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制备海参多肽水解度明显高于其他蛋白酶,优化后的海参酶解工艺条件为:时间3.0h,加酶量4%,温度55℃,p H值为8.0,通过最优工艺参数验证实验,得到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为63.75%,表明用该工艺得到的活性肽具有较强抗氧化性,可作为制备海参多肽的工具酶。  相似文献   

7.
《嘉应学院学报》2016,(11):42-45
为筛选天然抗氧化剂,以酵母抽提物为原料,用中性蛋白酶水解酵母蛋白,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考察酶解液的抗氧化性,得到酶解的最佳条件为:酵母添加量2.0%,酶添加量4%,温度55℃,pH值6.5,此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84.7%,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性.此外,将酶解液应用于食用油保鲜,一周后测油脂过氧化值和酸价,结果表明:酵母酶解液能延缓油脂的氧化酸败作用,效果与抗坏血酸相当.  相似文献   

8.
对米渣浓缩蛋白进行复合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联合酶解试验,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酶解条件,所得水解液米渣蛋白提取率达到57.81%。对上述水解液进行了二次风味蛋白酶水解试验。米渣蛋白的提取率可以达到63.6%。将酶解产物冷冻干燥即得蛋白含量为84.62%的可溶性米渣蛋白粉。  相似文献   

9.
采用纤维素酶对蓝莓果渣进行糖化水解,以增加料液中还原糖和花青素的含量,进而提高原料的利用率。试验研究了酶添加量、酶解初始pH、酶解温度及时间4个因素对水解效果的影响,先后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试验对水解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经验证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40FPU/g果渣、初始pH4.8、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持续24h,此条件下蓝莓果渣酶解液中的还原糖含量达14.21 g/L,花青素浓度为0.35g/L。  相似文献   

10.
理论上,蛋白质水解时会有羧基和氨基产生,而羧基会电高产生H~ ,使PH值下降。由此设想,随着水解反应的进行,PH值不断下降。实验证明:随酶浓度上升,豆浆浓度下降,起始PH值降低和温度上升,PH值下降速度加快,即水解速度加快.在酶解1.5小时后,对可溶性蛋白进行测定,发现随酶量升高(1—7.5%),浆浓度下降(7—1%),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水解产物增加,即水解速度增加,这与PH值从9降到6.3的规律相符合,所以PH值变化表现了可溶性蛋白变化,可用PH值作酶解反应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小麦秸秆常压浓硫酸水解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小麦秸秆常压浓硫酸水解糖化规律,优化酸解糖化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常压浓硫酸水解较优工艺条件为:硫酸浓度为64%,酸固比为25∶1,水解温度为60℃,水解时间为50min,总糖收率最高可达36.22%。  相似文献   

12.
《大连大学学报》2019,(6):61-65
预处理是制约甘蔗渣制取燃料乙醇效率,决定生产过程经济性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提高甘蔗渣的利用率,并改善其酶解性能,首先用稀H_2SO_4溶液对其进行了水解,然后对水解液进行了回收利用,最后对水解后的甘蔗渣进行了碱处理,并用酶解实验检验了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硫酸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和时间对甘蔗渣半纤维素的水解都有较大的影响,液固质量比对甘蔗渣半纤维素水解率的影响较小。甘蔗渣在120℃下水解6 h,其半纤维素水解率可以达到65%。水解液回用3次后,木糖的浓度可提高1.6倍以上,硫酸用量可节约60%以上。对经过稀硫酸水解后的甘蔗渣进一步进行碱法预处理,可以使甘蔗渣中的木质素含量大大降低,甘蔗渣的酶解率由19.1%提高到40%以上。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酶法降解玉米芯的最佳工艺和酵母菌发酵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纤维素酶对玉米芯进行酶解,采用酵母菌对酶解液进行发酵.结果:酶解条件:纤维素酶0.6mL,pH值为5~6,温度40℃,Tween-80添加量为1%,微量元素的添加量为0.5%,酶解48h后还原糖浓度达到最大值;发酵条件:活化后酵母菌的接种量40mL,发酵温度30℃,发酵36h后,乙醇产量的最高.结论:在较佳的酶解和较佳的发酵条件下,可显著提高酶解率和发酵率.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麦麸中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方法,为高效利用小麦加工副产物提供参考.以麦麸为试验材料,考察碱用量、碱解时间、酶用量、酶解时间对麦麸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正交L9(34)优化提取条件.麦麸通过酶-化学法提取后,其最优提取条件为碱用量12%,碱解时间45min,酶用量0.2%,酶解时间4.5h,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平均值为16.53%,相对标准差RSD=1.86%.建立了麦麸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酶-化学法提取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15.
以钦州珍珠贝肉为原料,以酶解液中氨基酸态氮含量作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来优化酶解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3中酶中,碱性蛋白酶与胰蛋白酶进行双酶复合同步酶解效果较好,优化条件为:碱性蛋白酶与胰蛋白酶质量比为3∶2,温度50℃,pH7.5,酶解4h。在此条件下酶解液中氨基酸态氮含量为6.417mg/ml。  相似文献   

16.
通过应用离子束注入小麦种子和大豆DNA溶液浸泡法将外源DNA导入小麦的研究,获得了蛋白质含量18%以上的优质变异株183个,其中蛋白质含量20%以上的4株,最高22.0%,湿面筋最高为45.09%,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的变异较为突出,分别较对照增加1.5~6.0个百分点和3.0~9.02个百分点.证实了DNA片段的浸泡效果明显优于全长DNA,浸泡时间以48h的效果最好,24h的次之,10h的最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改革项目"小麦麸皮酶解液发酵酱油在创新性实验项目中的研究与探索"的实施,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中开展创新综合性实验教学的研究与探索。利用农副产品麸皮作为原料,经过酶解反应制备麸皮酶解液,使麸皮中参与酱油酿造过程中的营养成分得到充分分解,改善低盐固态发酵酱油的风味。通过在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中的学习和锻炼,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独立设计实验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于2015—2016年以半冬性高产小麦新品种百农418、百农矮抗58为供试品种,对其减氮下的产量以及品质性状进行研究,为高产小麦新品种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施氮量从300 kg/hm~2降至240 kg/hm~2,面团吸水率略有提升,弱化度明显增大,而出粉率、面粉白度、形成时间、稳定时间、粉质质量指数、湿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均呈下降趋势,籽粒产量有所降低;从品种比较来看,两种施氮条件下,百农418产量分别比矮抗58高出5.78%、4.39%,小麦新品种百农418对氮肥的利用效率高于矮抗58.  相似文献   

19.
不同贮藏温度对南美白对虾黑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低温条件下,微生物的生长会受到抑制,虾体内各种反应酶活力也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对虾捕获时的品质.通过测定细菌总数和K值等生化指标,结合对南美白对虾的感官评价,对不同贮藏温度下南美白对虾的黑变进行研究.微生物增长、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和K值变化与南美白对虾黑变的关系显示,南美白对虾在0℃、4℃、8℃条件下较适宜贮藏,时间分别不能超过36h、24h和12h.  相似文献   

20.
利用IBM SPSS19.0软件对82个不同小麦品种的品质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小麦蛋白含量与干面筋和湿面筋间、干面筋和湿面筋间、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间存在0.01水平显著相关;按方差贡献率提取出3个主成分,3个主成分初始特征值累积贡献率达89.683%,根据标准化正交特征向量矩阵,得出3个主成分的表达式和综合模型,通过综合得分的高低,对不同小麦品种的品质性状进行了排序,其中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优势强筋小麦品种"新春21"的得分最高,"巴优1号"的综合得分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