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缉之《东阳记》是较早的古代地记作品,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文献学价值。《东阳记》的作者郑缉之熟悉浙江地理,或有过任职于东阳(今金华)、永嘉(今温州)二郡的经历。其所作《东阳记》在北宋犹存于世,南宋时亡佚。今人刘纬毅等辑本之外,尚有《东阳记》佚文数条失辑,当予补辑。  相似文献   

2.
郑缉之《永嘉记》,是较早的古代地记作品。本文经考证提出:《永嘉记》的作者郑缉之熟悉浙江地理,或有过任职于永嘉(今温州)、东阳(今金华)二郡的经历。其所作《永嘉记》在北宋前期犹存于世,南宋时亡佚。虽原书久佚,但其佚文仍具有重要的经济文献价值和文化价值。本文还对《永嘉记》现有辑本的佚文归属,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郑缉之的《东阳记》,是较早的古代地记作品。郑缉之熟悉浙江地理,或有过任职于东阳(今金华)、永嘉(令温州)二郡的经历。其所作《东阳记》在北宋犹存于世,南宋时亡佚。《东阳记》佚文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文献学价值。今人纬毅等辑本之外,尚有《东阳记》佚文数条失辑,当予补辑。  相似文献   

4.
郑缉之《东阳记》,是较早的古代地记作品,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文献学价值。本文经考证提出:《东阳记》的作者郑缉之熟悉浙江地理,或有过任职于东阳(今金华)、永嘉(今温州)二郡的经历。其所作《东阳记》在北宋犹存于世,南宋时亡佚。笔者又在今人刘纬毅等辑本之外,补辑得《东阳记》佚文数条。并在此基础上,对《东阳记》佚文价值的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5.
成书于南朝刘宋时代的地记《永嘉记》,今早已亡佚,唐宋类书屡见征引。但关于其书作者,学界看法不一。文章经考证提出:《永嘉记》的作者是郑缉之,并非谢灵运。《太平寰宇记》或误题谢灵运《名山记》作《永嘉记》。郑缉之所作《永嘉记》在北宋前期犹存于世,南宋时亡佚。  相似文献   

6.
郑缉之《东阳记》是较早的古代地记作品,或于南宋时亡佚。在今人刘纬毅等辑本之外,补辑得《东阳记》佚文数条。并在此基础上,对《东阳记》佚文价值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7.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唯一的一篇游记,写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是年王安石33岁,任舒州(治所在今安徽安庆)通判。  相似文献   

8.
《搜神记》在志怪的同时也在记侠,塑造了一批侠客的形象.《搜神记》在侠客形象的身份(社会的与性别的)、行侠主题和行侠处所等方面皆有一定的特色.《搜神记》中的侠客形象对于研究六朝志怪和后代的侠义小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搜神记》在志怪的同时,也在写侠,当中有许多侠义故事。《搜神记》记侠的原因,侠义故事的类型、特点及其意义等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0.
明朗陵(今河南确山县)人陈耀文,一生编著宏富。所著《天中记》六十卷,内容包罗万象,分类详尽,颇具学术价值,在校勘学上价值尤甚。当然,其援引文字。不忠实于原作,引录书名,前后不一,体例欠严明.编次时显紊乱,条目分属不清,缺点也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11.
一、陆游和《入蜀记》宋孝宗乾道中,朝中抗战势力抬头,因“鼓唱是非”之罪一度被罢官的陆游复被起用。乾道五年(1169)十二月,陆游“得报差通判夔州”(《人蜀记》卷一)。因染病,迟至第二年夏初始离开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赴任夔州(今四川奉节)。“道路半年行不到,江山万里看无穷”(《水亭有怀》),此次赴任所,历时一百三十多天,行程五千余里,写下六万余字日记。陆游以日记形式记录沿途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结集为《人蜀记》。  相似文献   

12.
墨池记     
曾巩(公元1019-1083),字子固,汉族,抚州南丰(今江西南丰县)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元丰类稿》50卷、《续元丰类稿》40卷、《外集》10卷等。墨池在江西省临川县.相传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洗笔砚处。曾巩仰慕王羲之的盛名,曾专程去临川凭吊墨池遗迹。州学教授(官名)王盛请他为“晋王右军墨池”作记,于是曾巩根据王羲之的轶事,写下了这篇著名散文《墨池记》。  相似文献   

13.
《群音类选》卷22选《青琐记》10出曲文、《怡春锦》"礼集"选《青琐记》一整出,以之与今存全本《怀香记》比对,可知:《青琐记》与《怀香记》甚少相异,显为同剧异名。而陆采的《韩寿偷香记》则与《怀香记》并无关涉,不为一本。《青琐记》系沈鲸撰作,自古迄今各家均无异说;而《怀香记》就是《青琐记》。因此,今本《怀香记》的作者自应是沈鲸,而不可能是陆采。  相似文献   

14.
西晋陶夔《晋安记》是福州的第一部方志,今仅存一、二条。唐大中林諝《闽中记》,是继陶夔之后一部很重要的方志,也已散佚.有学者加以辑录,可惜仅得十余条,今予重辑,得百余条,并略加考证。宋庆历三年,林世程在林諝《闽中记》的基础上撰《重修(闽中记)》,也已散佚,今亦加以辑录,得数十条,附于后。  相似文献   

15.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著名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原题是《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小石潭记》创作于作者柳宗元在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50年)因拥护王淑文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期间。作者因为政治上的失意,使他不得不寄情于山水,在风景秀丽的田园风光中寻找精神寄托。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来抒发自己政治上的不幸遭遇。  相似文献   

16.
《邯郸记》这部戏剧一方面极力渲染了邯郸之地的人杰地灵,另一方面又通过卢生的波折命运,表现出赵文化中勇武任侠、放荡游冶的特点。因此,《邯郸记》不仅是黄粱梦故事的精华所在,同时也是一部彰显地域文化的杰作。  相似文献   

17.
梁辰鱼的传奇《浣纱记》是昆剧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对于粱氏生卒年及《浣纱记》的创作时间,学界存在争论。经考证,梁生于正德十五年庚辰(公元1520年1月-1521年2月),卒于万历二十年壬辰(公元1592年2月~公元1593年2月);《浣纱记》创作于嘉靖末年,约公元1562-1566年间。  相似文献   

18.
粤教版必修五教材第17课《游褒禅山记》中有这些语句:(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2)今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3)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有些参考资料将它们通通都归为判断句,笔者感到有些疑惑,想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还珠楼主李寿民先生年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还珠楼主(1902—1961),本名李寿民,中国武侠小说大宗师。著有武侠小说36部:《蜀山剑侠传》、《青城十九侠》等11部出世仙侠(剑侠)系列小说,述正邪两派剑仙间善恶之争,文笔华美,极富诗情,想象瑰丽,气势磅礴,融儒、道、释三教哲理于一炉,寓意深远;《云海争奇记》、《兵书峡》等25部入世武侠小说,提倡崇善除恶、孝友义侠,表彰人的价值尊严。还珠武侠对郑证因、朱贞木、梁羽生、金庸、古龙等均有启迪之功。  相似文献   

20.
《水经注》征引了许多前代地记,《汉中记》即是其所征引的比较重要的地记文献之一。《汉中记》或创作于西晋或东晋初,其书大约在元代时就已经亡佚。本文对《汉中记》的作者情况、亡佚时代进行了考证,并讨论分析了其具有的重要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