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讨论钱临照先生对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的创立和发展、对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的建立、对科技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以及促进科技史研究队伍的团结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贡献;阐述他对科技史研究意义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之初,科技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议题得到国家的重视。1957年,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的成立标志着科技史学科在中国的建制化及研究队伍的职业化。在整理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科技史学者主要开展学科史和专题史的研究。1978年以来,科技史学科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和高校研究单元陆续成立,多种学术期刊问世,国内外学术交流活跃,国际化进程加快。同时,研究工作从古代延伸到近现代,从中国扩展到世界,不断拓展新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近年来,高校的科技史学科在不断调整,带来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3.
历史经过了自然史与社会史之后在科技史中实现了自己的自我认识;科技史是历史自我认识发展的高级阶段,它所描述的是一个介于自由意志与客观规律之间的世界;科技史史料不仅具有历史价值,同时还具有科学价值;科技史的建构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主体性与客观性的统一;科技史的思想基础是历史科学而不是科学哲学;历史的客观主义原则必然表现为科技史的当代主义;科技史中蕴含着一种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崭新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4.
聆听黑暗中的滴答声--浅析中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是一篇为科技史中一般认为"中世纪是科技发展的漫漫长夜"的传统观点翻案的小文章.虽然中世纪科学技术之光相对微弱,但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黑暗,我们应该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对这个时代进行反思.而要对这个时代进行反思,首先应该要区分中世纪发展的两个不同的阶段以及科学和技术这一对不同的概念.应该认识到中世纪为科学的革命和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在技术方面曾有过辉煌的成就.  相似文献   

5.
口述科技史是在口述历史方兴未艾的后现代语境中逐渐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受后现代口述策略的重大影响,口述科技史料与历史记忆中都不免会存在浓厚的后现代价值蕴涵;倘若要在后现代口述语境中保全科技史的历史理性,必须考虑选择传统规范真实性与后现代量子真实性两个并行的概念框架来描述口述科技史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我国"批林批孔"运动期间发表的大量与中国科技史相关的论文以及少量著作进行分析研究,从科技史研究的意义、科技的创造者、科技的来源与发展、科技史与政治活动的关系等五个方面,总结了这一时期中国人的科技史观,并简要对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7.
论走向科学技术学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6  
从多角度考察了走向科学技术学的趋势 ,讨论了科学技术学以科技哲学、科技史、科技社会学、科技政策和管理为基础学科构架的问题 ,以及需要中国自然辩证法界、科学技术史界和科学学界的协调努力。  相似文献   

8.
丁渝  刘丽峥 《百科知识》2021,(33):32-33
以中国少数民族图腾文化为对象,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图腾艺术应用现状和象征意义的演变,分析图腾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环境背景下所呈现的特征及意义,是寻求当下民族图腾艺术的发展、演变方向的有效途径.其中,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对认识该民族有着重要意义,有助于深入探寻中国少数民族图腾文化符号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9.
古代艺术中的科技,是科学技术哲学走向社会和现实的桥梁,是科学技术哲学开拓斯视野的一个可能向度。壁画是古代艺术的重要部分,其中蕴藏着丰富深刻的科技内涵。该文是以山西为例一的一个初步整理研究,旨在以一得之愚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是我国也是世界第一本全面展示和系统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和21世纪科技前沿探索中有着重大促进作用”的论著.尽管当代文化和文化史学界比较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古代科技史的现代价值的研究,但是至今只承认其对当代的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爱国主义教育功能,近10多年来也开始注意其对当代科技政策和管理科学的促进作用.但是,一个较普遍的观点则认为,在科学技术发展已十分先进的今天,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传统科学技术)对当代科学技术不可能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然而历史的发展常是出人意外的,科学技术新的综合性潮流的崛起和面临越来越多复杂性、非线性和自然史问题的探索,已越来越显示:中国传统文化(包括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经济、伦理、哲学,乃至宗教等)在当代和21世纪科技前沿探索中有着广泛的、重要的促进作用.本书的意义就在于组织了多学科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对近年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关系的研究成果进行第一次集大成的工作,向学术界全面系统地展示了这一全新的学术领域,必将有助于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在自己的科技领域中自觉地发挥我们民族文化的优势. 本论文集主要是北京"天地生人学术讲座”所积累的学术成果.1990年创办此"讲座”至今已有290多讲,共组织近600次学术报告.其中约有150个报告是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科技前沿发展”内容的.在此"讲座”基础上,1995年以"中国传文化与当代科技前沿发展”为主题的第58次香山科学会议顺利召开,与会专家一致肯定,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科技前沿探索中有着广泛的促进作用,并联名发表了题为<中国传统文化在21世纪科技前沿探索中可以做出重要贡献>呼吁书,在学术界产生较大影响.之后又出现不少论文和笔谈. 鉴于上述成果,在浙江教育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这部专著性论文集问世了.本书分七编,百余篇论文对此全新学术领域进行系统展示和全面论述:第一编,总论;第二编,系统思维与当代科学整体化;第三编,古代自然史料与当代自然史探索;第四编:天人合一观与当代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第五编:当代大型工程的历史论证;第六编:传统科技基因与当代科技创新;第七编:科技传统缺陷的研究与当代科技发展.本书前六编,主要谈中国传统科技的光辉成果在当代和21世纪科学技术中的作用;第七编是实事求是地反映了中国传统科技的不足,并提出了系统深入研究这一领域的历史任务.本论文集的出版,将助于这一领域的系统深入研究,并能使更多的人了解这一领域、投身于这一领域,以完成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任务,开创富有中国特色的科学技术现代化道路. 真海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