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的数学教学提倡探究性学习,探究的目的是让学生实现对新知识的主动建构,探究学习并不排斥对知识的事先预习,在预习中每一个学生都带着自身的经验和背景,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因此,高效或者说有效的探究活动需要课前预习来扩充学生的认知背景,提高探究的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一、指导学生如何掌握语言知识语言知识由语音知识、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构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预习、听课、复习等方面教会学生掌握这些语言知识的学习方法。(一)指导预习总预习。学期初始,指导学生预习教材编排的意图,指出本教材按照任务型教学原则,设计语言实践活动。每一个单元都围绕一个话题,让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和探究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单元预习。指导学生了解每个单元的话题。这些话题联系社会生活,贴近他的  相似文献   

3.
在学习数学的道路上,肯定有困难,那么如何消除学习数学的各种障碍,提高数学成绩,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掌握预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预习就是在课前学习课本新知识的学习方法,预习是听好课、掌握好课本知识的先决条件,是数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数学预习主要是看数学书,还需要既动脑思考,又动手练习,  相似文献   

4.
<正>一、记录型预习任务记录型预习任务是以教材知识点有序记录为主要手段的预习任务,一般适用于各种概念课以及知识点较多较分散的课。记录型预习任务能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更快、更好地整理需要学习的知识,并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总体的感知。  相似文献   

5.
一、课始预习指导 指导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包括每课的学习目标、知识梳理、预习测试、易错易混点以及时事链接,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学好每一框题内容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与苏教版教材配套的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同步导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自主预习,预习是每一位老师教学的重要环节。适应当今社会教育形式的关键在于学生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具备自己学习的能力,自己获取新的知识。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学会了预习,意味着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何谓预习"预"就是准备,"习"就是学习,所谓预习就是提前做好学习的准备。好的预习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预习不再是单纯地为掌握知识和技能而设置的学习活动,而是为了让每一个孩子发展得更好。而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却顾虑重重,普遍认为:预习了,学生会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失去新奇感;预习了,学生了解了有关内容,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预习了,学生知道了知识的有关结论,接下来上课老师讲什么……其实,我们不能因为怕噎着就不吃饭。我们之所以担心,是因为我们的孩子还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还没有掌握预习的方法,还没有体验预习的快乐。在新课程实验的背景下.怎样看待预习,对于预习给予恰当的定位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马海新 《甘肃教育》2009,(22):36-37
一、在预习中培养自学的习惯 预习在整个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任务是复习、巩固有关的旧知识,初步感知新知识,找出新知识中的疑、难点。预习是上好数学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9.
教苑时空&#183;教研经纬 新课程的数学教学提倡探究性学习。探究的目的是让学生实现对新知识的主动建构。探究性学习并不排斥对知识的事先预习,在预习中每一个学生都带着自身的经验和背景,都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因此,高效或者有效的探究活动需要课前预习的学习方式来扩充学生的认知背景,  相似文献   

10.
1.会预习。课前能否搞好预习是能否听好课的先决条件。在每一节新课之前,我们应对所学内容进行预习,提前把握知识脉络,找出难点、疑点问题,使课堂听课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1.
万玲 《青海教育》2014,(12):40-40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影响学习的最主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预习是学生课前的一种自主认知活动,是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对新课预先进行了解、质疑、思考的求知过程。新课程理念要求除了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外,更重要的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和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情趣。新教材中结论性的知识越来越少,启发性的语言越来越多,留给学生的空间越来越大,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开展课前预习。通过预习,可以使学生在课前对所要学习的知识有个大体了解,找到疑点,提出问题,然后带着疑点和问题听课。这有利于学生较好地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构建知识体系,提升学习效率。通过在实践中的探索,笔者认为,要使学生对预习产生兴趣、形成习惯、掌握方法,需要教师做到预习和课堂教学的和谐共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预习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魏建利 《现代语文》2014,(12):86-88
《礼记·中庸》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此“预”当指预习。就是在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做好知识准备的过程。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要强调预习,预习是自求了解的重要步骤。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学生预习存在放任自流和干涉过度的两种不良现象。如何避免这两种不良现象呢?真正有效的预习设计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笔者在每单元授课之前,都安排一节浏览课,让学生自己检查预习情况,找准自身认知难点,发挥学生合力,共同建构单元知识网络,弄清每部分内容在整单元知识中的地位、作用及纵横联系,使学生真  相似文献   

14.
初中科学包含了传统的物理、化学、生物知识.融汇的知识点多,知识面广.给老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也给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挑战.为此,如何提升初中科学的课堂教学效率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下面笔者就自身的一些经验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一、注重预习预习是预先对即将学习的课文进行学习,通过预习可以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新课有一个更深刻地  相似文献   

15.
预习是一种良好载体,也是解决学习问题的良好策略,更是学习的技能。“预习是合理的‘抢跑”’,经历预习会顺利地搭建知识间的桥梁,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加速认知的建构,促进学习技能的培育,利于自主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此结合实际的教学实践,就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预习指导谈个人的管窥之见,希引起大家的共鸣。  相似文献   

16.
预习是指教师在新课讲授前让学生预先阅读教材,了解有关新知识,并独立地进行思考,探索获取新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预习不再是单纯为掌握知识和技能而设置的学习活动,而是为了让每一个孩子发展得更好.  相似文献   

17.
金书芹 《现代语文》2007,(10):85-85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预习不但可以巩固复习已有知识,初步感知新教材,还可为接受新知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的数学教学提倡探究性学习,探究的目的是让学生实现对新知识的主动建构,探究学习并不排斥对知识的事先预习,在预习中每一个学生都带着自身的经验和背景,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因此,高效或者说有效的探究活动需要课前预习来扩充学生的认知背景,提高探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新课程标准指出:预习是学习的个体一种独立的探索活动.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和学习方法,自主探索,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新课程理念下,预习不再是单纯为掌握知识和技能而设置的学习活动,而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发展得更好.预习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能培养学生的系统性、计划性,以及对时间的控制和分配能力,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任务型预习单是教师课前为学生制定出预习方案,也就是每一节课知识要点、重难点以任务的形式呈现,并给出相应的方法指导,要求学生按照预习单中的任务进行预习.作为学习辅助工具的任务型预习单,实际上是对教材内容的再创造,它反映了教师教学的指导思想,是教师教学设计的具体体现.而合理地使用预习单能使学生预习得到落实,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