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体育品牌建设的系统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体育市场的竞争取决于品牌的竞争。对体育品牌建设的主体作用、传播渠道以及消费的行为进行了研究,从系统性的角度研究了如何建设我国的体育品牌。  相似文献   

2.
张辉  段伟 《体育世界》2014,(6):37-39
高校实施品牌战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现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民办高校如何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发展自己的竞争优势,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更好的教师和更多的公共资源,品牌建设将成为民办高校战略发展的关键。民办高校通过申办高水平运动队,提升体育物质基础的建设,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开展特色体育,建设品牌教育环境;发展师资团队;促进民办高校管理模式的改进和发展;提高体育竞技水平,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体育人才,从而促进民办高校品牌的创立。  相似文献   

3.
胡朝霞 《精武》2014,(4):129-130
在体育产业日益垄断化和信息化的今天,体育市场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体育产品的竞争,体育产品的市场定位要把握文化消费的状况,建立品牌地位,体育品牌的树立是体育产品市场定位的基本保证,本文提出了体育品牌树立的基本措施及参与国际竞争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关于城市体育文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城市现代化的竞争,既是城市建设的竞争,更是城市品牌和文化的竞争。文化是一个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和潜在的财富,文化的发展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文化是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因素,是一个城市的形象语言;另一方面,城市的文化资源越丰富,利用越充分,对城市的发展的贡献就越大。当今世界,许多城市都把体育文化建设作为城市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全力打造城市的体育品牌,使“体育名城”、“体育之都”、“赛事名城”等独具特色的体育文化积淀元素融入其中,以提高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带动力。本文在全面理解体育文化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体育文化与城市文化及城市发展的关系,以期利于我国城市文化的全面发展和建设。  相似文献   

5.
体育文化品牌定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在对体育文化品牌界定的基础上,根据体育文化品牌的特性,对体育文化品牌的定位评价建立了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从基础性定位、价值性定位、前瞻性定位三方面系统地研究体育文化品牌定位,并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为建设较具影响力的体育文化品牌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指导方法,可以帮助决策者确定体育文化产业品牌化建设发展模式和发展目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体育品牌侵权进行研究,旨在为保护体育品牌不受侵害提供理论参考。我国体育品牌侵权责任承担的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责任评定部门及赔偿等存在不完善之处,需要构建完善的体育合同法律体系来保护体育品牌价值。加强侵权责任认定的规范化建设、增强司法对品牌侵权行为惩戒力度、严厉打击品牌侵权行为、提高企业的品牌意识和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增强品牌建设的重视程度、合理引导大众消费等途径,是切实保护体育品牌不受侵害、加强体育品牌建设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7.
为了使体育旅游成为福建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方法,对海西建设背景下福建省开展体育旅游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体育旅游项目结构单一,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体育旅游品牌少,影响力弱;经济发展水平偏低,体育旅游竞争激烈。建议积极引进人才、资金和管理;推动体育旅游人才的培养;打造滨海体育旅游和生态体育旅游的特色品牌;发展赛事体育旅游;做好宣传营销工作。  相似文献   

8.
段绪来 《体育科技》2022,(5):66-67+70
对湘西民俗体育创新发展与城市品牌提升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湘西地区民俗体育创新发展与城市品牌建设日益呈现出紧密的耦合关系;民俗体育创新发展推动了湘西城市旅游品牌、城市生态品牌、城市文化品牌等的规划,传承和弘扬了城市品牌文化,促进了城市品牌资产积累,推动了城市品牌传播。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品牌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大众的重视,体育名人品牌的发展对我国的政治经济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就目前我国体育名人品牌的发展状况以及经济和社会效应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体育文化、体育产业、健身价值观念、群众体育促进性因子构成了我国体育名人品牌经济和社会效应结构体系。我国体育名人品牌所蕴涵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奥运品牌理念与创建活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并实践中国特色的奥运品牌建设发展之路,努力实践并抓住中国体育化建设阵地和充分利用体育化思想资源,开发研究中国奥运品牌的化底蕴、科技含量,提高中国奥运品牌的档次和体育化的综合效益,促进中国奥运品牌的创建和中国先进体育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体育运动与城市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城市体育品牌塑造是经营城市理念的延伸,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品牌塑造理论为基础,从城市体育品牌及其塑造的涵义、过程和策略三个方面论述了城市体育品牌塑造。研究表明:城市体育品牌塑造包括内外部环境考察、城市体育品牌的定位、设计、营销和管理五个环节,可采取优化城市体育品牌塑造环境,成立城市体育品牌塑造管理机构,培养城市体育品牌管理专业人才,推广和传播城市体育文化四个方面的塑造策略。  相似文献   

12.
体育赞助作为一种新的高效率的促销手段,成为各大企业争相运用的法宝。而在当前的企业竞争中,品牌竞争已成为其中的焦点,品牌战略是企业得以生存发展的核心。本文主要论述了体育赞助与企业品牌战略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我国体育用品品牌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加入WTO后,我国体育用品品牌将面对更严峻的竞争。在与国内外体育用品品牌竞争的同时,我们首先必须对自身品牌有所了解,对我国体育用品品牌客观的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电子竞技运动作为新兴体育项目在我国发展势头强劲,但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通过对其产业化现状研究和分析得出:电子竞技运动应该在管理、职业化等方面进行规范化管理;要加强宣传,提高赛事品牌;要遵照体育本体产业的发展规律、模式完成项目的产业化。  相似文献   

15.
对国内、外著名体育品牌的比较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从市场占有率和消费者认可度,即买、卖两个方面对国内、外部分著名体育用品品牌的差距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从其发展历程、产品研发、品牌建设等方面对差距产生的原因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进一步提高我国体育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和市场份额,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跑酷"是一项街头疾走极限运动,是人们通过自身的力量不断穿越任何障碍物,或到达某一个目的地的自由自在的运动方式。跑酷能够较大限度的激发人体潜能,是一种自我勇气的验证。从极限跑酷运动的开展形式出发,对跑酷运动的市场价值进行了阐述:根据跑酷运动的特征和开展形式,可以将跑酷运动的市场价值分为健身娱乐价值、竞技比赛价值和品牌概念价值。  相似文献   

17.
Although the practice of building brand equity in the context of professional sport teams is popular, the formation of sport team brand equity in the sport marketing literature is still relatively unknown and incompletely understood. In this study, the authors propose a dual-identification model to examine the formation of sport team brand equity in an Asia-based professional team sport setting. Baseball fans (N = 548) of the Chinese Professional Baseball League (CPBL) in Taiwan participated in the self-administered survey. A Partial Least Square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analysis revealed that marketplace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group experience, salient experience, team history, and fan rituals) and brand-identified-related factors (including self-congruity and team brand prestige) we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identification with sport team and identification with sport team brand, respectively. In turn, both identification with sport team and identification with sport team brand were significant predictors of sport team brand equity. These finding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studying a dual-identification model in order to understand how sport team brand equity forms and suggest implications for sport team managers.  相似文献   

18.
阎珏 《体育科研》2008,29(5):50-52
通过对品牌传播研究意义的阐述,分析了体育赛事与企业品牌定位之间的相关性,进一步厘清了品牌传播与体育赛事赞助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Sport Management Review》2014,17(4):470-483
The branding of sport leagues represents an emergent area of scholarship. The current research capitalised on an opportunity to explore the strategies sport leagues can implement to develop their brand and consequently better satisfy their consumers. The Psychological Continuum Model (PCM) was used to guide the examination of sport br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recommended by consumers of a sport league. Mixed method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football consumers in Australia (N = 230). Seven themes were uncovered through qual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representing three br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 market penetration, market development and product development. The study contributes to sport management literature by (1) identifying strategies that can be used to position sport brands; (2) indicating how these strategies may be used to influence consumers’ brand associations; (3) demonstrating the close br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gues and their clubs and (4) enhancing market research sampling knowledge. The study also provides sport managers with strategic brand management direc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