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文章考察东盟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认为促进东盟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动因是地 理及历史因素形成的理念认同、不断完善的组织机制、定期检查评估制度;阻碍东盟高等教育一体 化的因素为失衡的区域高等教育、残缺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参差不齐的大学自治进程。在“一 带一路”背景下,研究东盟高等教育一体化对推动我国与东盟高等教育合作及建设区域大学联盟具 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积极推进区域经济合作,促进区域共同繁荣。先后参与了“APEC”、“东盟10 3”大型区域经济合作论坛;通过“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与中亚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也在加快。  相似文献   

3.
东盟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与建设,其成员国已达到10个,并已成为发展中国家规模最大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东盟的建立增大了东盟各成员国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权益,也必将有力促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90年代以来,东盟的经济合作发展较快。从发展势态看,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扩大,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加强将有助于推动东盟及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东盟将依托东亚这个大的经济圈,来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从合作的性质、层次及内容看,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前景都很看好。  相似文献   

4.
基于地缘政治因素,为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抗衡大国威胁,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东盟通过创建东南亚高校合作组织,整合高等教育体制与高等教育资源,构建高等教育共同空间,努力推动各成员国之间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极大地提升了东盟高等教育的竞争力、影响力.东盟高等教育区域合作的成功经验,对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由单一地区发展模式向区域合作发展模式的转变,做强与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相适应、相协调的区域高等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东盟一体化历经42年,"东盟认同缺失"成为东盟一体化进步的障碍。认同建构以建构主义为依据,与教育具有相互依存与影响的关系,教育政策通过制度、机制、规范等引导追求共同利益的不同国家协同合作。文献研究表明,东盟希望把保存东南亚各国历史、多元文化和遗产作为培养东盟认同意识基础,把高等教育政策作为认同建构手段,通过高等教育传播区域主义开放、合作、相互认同的思想理念,建构东盟共有文化知识和集体认同观念,培养年青人东盟意识,实现既定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中越边境贸易自1991年中越关系正常化之后发展迅速,但近年来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东盟次经济合作区等超越地缘界限的区域经济合作的扩展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影响了中越边境贸易的走势。基于此,文章分析了以"柬埔寨-缅甸-老挝-越南"为主要代表的东盟次经济合作区与中越边境贸易进程的联系,论述了区域性经济合作对中越边境贸易产生的周边地区贸易传导、贸易差额区域分布、贸易业务转移及一体化程度等衍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评述近期东北亚各国宏观经济的走势、东亚经济的变化和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动向,并谈及黑龙江省应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当前一些东北亚国家在寻求扩大内需、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同时,也在探讨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思路。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日韩与东盟之间的合作与对话明显加强,特别是中国作为东北亚国家在开展对东盟经济合作方面已取得实质进展。这些有关东北亚经济一体化合作的新趋向值得我们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8.
刘玉成 《广西教育》2013,(35):4-6,23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区域性合作是中国与东盟各国参与国际化进程,推动区域一体化的重要举措。应立足双边教育发展的现状与特点,积极确立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的战略取向,即以语言教学为平台,不断拓展中国-东盟教育合作新内涵;以文化认同为教育合作的着力点,积极推进中国-东盟区域合作和谐发展;以平衡知识要素为教育合作重心,推动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2001年11月,中国与东盟达成了在10年内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协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着深刻的背景和坚实的基础,并将对中国、东盟乃至世界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我国应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给我们带来的机遇,积极参与区域经济的合作,推动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区域一体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以区域为单位的一体融合现象,这种现象的形成存在着不同地区的发展差异。出于东西方在区域一体化中的不同,文章选取了欧盟与东盟的案例,基于物质与观念的视角,对其区域一体化现象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欧盟的形成由合作利益推动,在主权合作上具备物质性;东盟的形成由观念共识推动,在领域合作上强调观念性。  相似文献   

11.
继续教育国际合作,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专业技术人才支撑诉求的应然选择,也是继续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为中国——东盟相互之间各个领域教育合作提供了有利的背景,但东盟(ASEAN)是个相对“松散”的国际组织,且其内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发展极不平衡,定然存在诸多不利于中国——东盟继续教育合作的障碍因素。明晰这些障碍因素,探索切实可行的合作路径,对促进中国——东盟继续教育发展颇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确定了中国东盟10年内建成自由贸易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既有外部因素的影响,又有内部因素的推动.其主要内容是减除成员国之间关税、技术壁垒,实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加强全面经济合作.它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呈现出有别于其他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系列特征.  相似文献   

13.
作为美国“印太战略”重要一环的美国-东盟特别峰会,除在政治、经济、气候变化等领域提出合作倡议外,也特别强调要深化和拓展美国与东盟在教育人文交流、科技创新和青年人才交流领域的合作。美国印太战略及诱拉东盟的举动,中长期会影响中国与东盟教育人文合作的空间。为此,中国须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为契机,深化双方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巩固已有合作成果,进一步拓展新的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容;依托我国的科技和教育优势,精准回应东盟的科技教育合作需求;积极推进教育领域的制度型开放,以“多边共赢”应对“双边对抗”。  相似文献   

14.
区域合作是20世纪的新事物.它是在区域主义的兴起的大背景下出现的多边合作形式之一.亚洲区域合作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至今已形成了由东盟和亚太经合组织两大区域合作组织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由于存在制度上的缺失和错位,所以亚洲的合作水平和深度还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文章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来分析亚洲区域合作过程中的非制度因素,通过对东盟和亚太经合组织的历史与现状的考察,得出这样的结论:亚洲经济一体化和政治统一化将是一个长期、艰难和渐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区域合作是20世纪的新事物。它是在区域主义的兴起的大背景下出现的多边合作形式之一。亚洲区域合作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至今已形成了由东盟和亚太经合组织两大区域合作组织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由于存在制度上的缺失和错位,所以亚洲的合作水平和深度还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文章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来分析亚洲区域合作过程中的非制度因素,通过对东盟和亚太经合组织的历史与现状的考察,得出这样的结论:亚洲经济一体化和政治统一化将是一个长期、艰难和渐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论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区域政府合作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加强地方政府间合作是公共行政改革的趋势,也是当前行政科学研究的热点。当前长三角区域地方政府间的合作进行得如火如荼,这是我国地方政府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的举措与行为。伴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区域政府合作机制作为一种新的制度开始逐步生成。本文从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的区域政府合作现状入手,分析了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所带来的现实绩效,指出当前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的制度困境,最后提出构建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机制的建议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区域集团化趋势的不断演进,世界范围内的自由贸易区建设俨然成为了一种时尚和潮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一由发展中国家之间建立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正在对中国及东盟乃至全世界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本文从中国-东盟自贸区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加速推进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东盟各国经济近年来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日益增大,东盟作为与中国最邻近的区域经济联合体,其存在及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现实的影响。 东盟成立旨在促进成员国的经济发展。二十多年来,尽管东盟各国对经济合作进行了不断的努力,也取得一定进步。但总的看来,经济合作的发展是缓慢的。 本文就东盟内经济合作的形式,现状及阻碍经济合作发展的原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区域集团化趋势的不断演进,世界范围内的自由贸易区建设俨然成为了一种时尚和潮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一由发展中国家之间建立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正在对中国及东盟乃至世界范围内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本文从中国-东盟自贸区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加速推进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研究一直备受瞩目,目前在亚太地区纷繁复杂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由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和由东盟牵头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TPP和RCEP在亚太地区已经形成了分庭抗礼的态势,因而本文将在对这两个机制的重点考察基础之上分析亚太地区经济合作机制及其未来一体化建设的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