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州市高中生小王参加了2005年的福建省成人高考高中升专科考试,四门考试科目总分450分.他只考了140分.就被福州市某高校录取了;而据福建省高招办公布的录取线.最低的一个门类录取线仅为72分.平均每科考16分就可以上大学。——《中国青年报》[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报刊撷英     
不惟分数取人才 复旦将成立特殊人才评定机构 翻开复旦大学今年本科新生名册,会发现踏入复旦校园的幸运儿中竞有两位是上海的“线下生”。一个是理科考生周鑫,考分462分(录取线489分);另一个是文科考生徐敏霞,考分472分(录取线473分)。原来,他们是复旦用“特别手段”招进来的“特殊人才”。录取这两位学生是复旦大学实践“不拘一格取人才”观念所迈出的实质性一步。 每年高考中有不少被称为“特殊人才”的学生因无法“挤”上录取线而与名牌高校失之交臂。“怎样才能使这些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得以接受国内最好的大学教育…  相似文献   

3.
声音     
《中学生阅读》2009,(5):2-3
高考不能全国一张卷,要分时间分层次进行考试,不能让考大专的和考北大、清华的学生答一张卷子。  相似文献   

4.
2月24日,全国自主招生考试中的"新年第一考"一一复旦"千分考"在全国24个省(市)、33个城市、43个考点同时进行.(据《现代快报》报道) 具体来说,"千分考"指的是"复旦水平测试",这是一场高中文化课程综合知识的笔试,测试科目为"综合",内容涵盖高中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和计算机."千分考"共有200道题,每道题答对得5分,不答不得分,答错扣2分,卷面满分为1000分,考试时间为3个小时.对广大考生来说,要完成这样一场考试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我敢说;对于绝大多数老师、家长和学生来说,考试都是生活中一件既重要又神圣的事情,因为许多人的命运由于考试而被改写。可是,当家长们想凭着自己以往的经验指导一下孩子的考试时,却惊讶地发现:考试竟然变得让人不敢认了,因为一场考试的革命已经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曾几何时,一些人以为考试是走向素质教育的绊脚石;以为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怪现象”小学生不考试或者只考一点儿;中学生则比小学生多考了一些,或者有些课程考而有些课程不考;到了…  相似文献   

6.
《红领巾》2002,(2)
李亚鹏那年参加高考,得分519。这个分数是个什么概念呢?第一,他被名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录取;第二,如果去考北京大学艺术特长生,文化课分数也绰绰有余;第三,中国首屈一指的艺术院校——中央戏剧学院那年文化课录取线为300分。结局:  相似文献   

7.
“我们县曾对回县就业的师范专科生进行了专业考试,试题都是所学专业的较为基本的知识,考下来,不少人是三四十分,最低的只有12分。可这位考12分的学生还得去当初中教师,因为考生人数不够,来者不拒。”(2月7日《中国青年报》)这是重庆 市下辖某县的一名中等师范教师给记者写的一封信中的一段。  相似文献   

8.
正春节过后,各大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又拉开了新一轮序幕。2月15日,复旦千分考最先开考,之后是省属自招试点报名递材料,接着便是联盟外部分高校开考,最后一轮冲击波便是华约、北约、卓越三大联盟于3月1日同日开考。随着自主招生近年来的逐渐升温,如今,在众多家长的心目中,自主招生已经成为孩子挤过高考"独木桥"时的"绿色通道"。也因此,考生及其家长们更加关注高校自主招生是否公平、自主招生到底要招什么样的学生等问题。2014年自主招生考试趋势如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自主招生考试,特别是清华、北大、复旦等名校的自主招生考试悄然升温。考生如果顺利通过了某名校的自主招生考试,通常可以获得该校在高考成绩上加20~30分投档录取的优惠,如果高考不出大的意外,该名校则成"囊中之物",这对优秀学生来说,简直是难以抗拒  相似文献   

10.
考试得高分是每个学生的梦想与追求,因为与录取线的一分抑或是半分之差都将给一个学生带来终身的遗憾。想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调整心态,放松心情许多学生考试时都容易心情紧张、慌乱,实际上这大可不必。考试,说开一点,实际上  相似文献   

11.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话在我国的教育界已经流传多年。它反映了一种考试观,可以说是最为典型的传统的考试观。 这种考试观是一种惩罚主义加功利主义的考试观。它把考试当作管、卡、压学生的工具,当作追求某种功利的手段:学校为提高升学  相似文献   

12.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在应试的背景下,师生对分数都很重视,也很功利。影响到学习时间的安排上,学生往往重视那些容易“拉开”分数的科目,比如数理化英。学生和老师都知道.一般而言,语考试分数比别人好也好不了几分.差也差不了几分,即语这门学科不易拉开学生之间的分数距离。这一因素也就成为部分学生不怎么“喜欢”语的原因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报考     
复旦2011年自主招生考7门,总分1000分复旦大学招生办主任丁光宏透露,通过自主招生考试报考复旦大学,需参加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和历史共7门学科的考试,每个学校会根据自己对人才的需求,选调考试科目的成绩。其中语数外三门的成绩乘以2,再加上物理、化学、政治和历史的成绩,复旦2011年自主招生的总成绩为1000分。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七所  相似文献   

14.
2011年春,清华和北大等几所名校组织的自主招生考试拉开了帷幕,其中复旦大学率先开始了优秀学生综合素质测试(俗称“千分考”)。成绩揭晓后,苏州中学高三女生王梦妍战胜数万名优秀考生,以800分的总成绩拿下全国第一名。  相似文献   

15.
在学校,最让人头疼却又不能回避的就是考试了。俗活说:“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的确如此,对于考试,我是一看试卷,两眼无神,三思不解,四肢无力,五脏俱焚,六神无主,七窍生烟,八面受敌,九死一生,十分痛苦。怎奈,我们始终逃不过正气凛然的老师。  相似文献   

16.
哎!100分     
考100分,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考了100分在家里的地位也就提高了,想要的东西也就会轻易得到了。所以每个人都希望考100分,我也不例外。可是考100分,对我来说实在太难了。你们也许以为我是一个超级大笨蛋,所以考不了100分。可你们都错了,所有老师都说我很聪明,只是因为我每次考试非常马虎,所以很难得100分。  相似文献   

17.
张素娜 《教师》2012,(34):19-19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一流行语反映出长期以来无限丰富的教育异化、窄化为唯一的分数。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对学生进行考试评价,这是小学语文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教学与考试评价是一对密小可分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锁链,只有通过动态评价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思想去考核学生的学业成绩,只有当考试评价符合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规律时,才能产生最大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赵倡文 《家长》2012,(12):17-18,26
在这个过程中,谁是第一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坚持以良好的心态往前冲,把一米一米的赛程抛到自己身后,等到高考这个最后冲刺的关口时,爆发出自己的全部潜能,奋力一搏,去摘金,去夺银。高二期末考试后,女儿沮丧地对我说:"爸爸,我这次考砸了,只考了第六名!"看着女儿沮丧的样子,我宽慰道:"考砸就考砸了吧,胜败乃兵家常事,一次考砸又说明不了什么。""这次考试原来排在三十多名的人都跑到我前面了!"女儿情绪忽然变得激动,"  相似文献   

19.
玩也是学习●考试中的童年记忆中,从我迈进校门的那一天起,我的生活也就进入了漫长的苦学历程。没完没了、永无止境的考试,大考、中考、小考,入学考、期中考、期末考,压得学生、家长和老师们喘不过气来。我自认为是一个刻苦的学生,但也保证不了每次都考好成绩。每当考糊的时候,我回家时的脚步总是沉甸甸的。我不知怎样面对父母,不知父母在我的考卷上签字时会是怎样一种心情。头,胀胀的,昏昏沉沉。天上似乎有一块乌云向我压过来。考试,哪天才是尽头!至今,每当我想起那一段为了考试不休不眠的日子,还会有微微颤栗的感觉。少玩点…  相似文献   

20.
有着千余年统一考试历史的中国,正在酝酿着不经过激烈动荡而消除"全国统一高考"弊端的策略.因为,全国统一高考牵连千万家,不仅考学生,考家长,考社会,也考政府.什么样的高考制度才是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平衡点?高考改革究竟路在何方?高考是什么?考什么?如何考?是我们必须反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