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一代文学大师厄内斯特·海明威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将虚无主义思想作为其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念。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短篇小说,其中包括很多体现了他的英雄主义情结的"硬汉"小说。然而,海明威并非是一个只关注男性的男性至上主义者,他在部分小说中,从女性视角出发,将他的两性互补理念融入其中,从而使他成为了一个拥有双性视角的作家。本文旨在从以上三个方面对海明威的价值观念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世人心中,海明威小说中最令人无法忘怀的恐怕是海明威式的“硬汉形象”。他的多数小说就是以硬汉为中心的“男人小说”,而《永别了,武器》则是一部典型的“男人小说”。然而在形形色色令人印象深刻的男性人物下面,则是极度抽象化了的女性人物,她们在小说中起到的作用更像是“女性参照物”。本文也是第一次将海明威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命名为“女性参照物”,借此来丰富关于海明威女性观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海明威的微型小说《白象一样的小山》虽不足与他的长篇抗衡,但却非常完整地体现了海明威式的写作特色。小说满含隐喻的电报式语句及其营造的“迷惘的一代”的气氛,表现出了海明威深刻的思想内涵及其突出的简洁文风。  相似文献   

4.
著名美国小说家海明威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受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唯意志主义悲观思想的影响。他对“虚无缥缈”的社会产生了深刻的认识。短篇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正是表达了海明威对理想幻灭的绝望之情。本文通过分析该篇小说的主题,对海明威的虚无主义思想进行了一番分析。  相似文献   

5.
以往的文学史上或者是评论者,部评说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是一部硬汉小说,其理由就是《老人与海冲体现了主人公桑提亚哥对孤独的一种忍耐精神和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这只不过是一种表面现象。下面我们姑举两点,硬汉小说的说法便不成立了:首先,海明威是“迷惆的一代”文学思潮的代表者,他所迷惆的是什么呢?正是传统英雄话语中所鼓吹的英雄与硬汉,因此,海明威不太可能去花很大的笔墨来歌颂一个人们所说的英雄与硬汉。其次,根据从海明威其他小说中获得的经验来看,英雄并不是海明威歌颂的对象,他只是着力描写他们的经历:精神和…  相似文献   

6.
欧内斯特.海明威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白象似的群山》是他的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以往的研究者从不同视角对小说的文本进行解读和批评,如小说的象征意义、对话分析、男性形象等。本文要从认知语言学的体验性、概念隐喻和象似性视角去分析这篇小说,希望能更全面透彻地理解文本的意义和主题。  相似文献   

7.
激发和唤醒沉睡的意识——再读海明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多评论家倾向于将海明威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认为"迷惘"就是其小说的核心思想,并伴随其人生历程.这里试图从柯林·威尔森的人本主义的视角对此作进一步的探讨.通过对海明威笔下的具有代表性的主人公形象的细致分析,结合其本人的经历,就会发现海明威作品的核心并非"迷惘",他运用战争、斗牛和爱情的基本主题去呼唤抗争意识,唤醒人们沉睡的精神和意志,证实自己的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8.
战争是证明男性气概的最佳场所,战士也是历史上男性气概的典型示范。战争中体现的“勇敢”“威武”和“荣耀”等精神是评判男性气概的主要内容,形成了男性气概的传统。而海明威,作为书写“男性气概”和“迷惘一代”的杰出作家,显然意识到了新时代对于男性气概提出的新要求。他笔下的男性气概以及对“海明威式英雄”人物的塑造都有对传统男性气概的颠覆和对新时代男性气概实质的思考。因此,与其说海明威笔下“迷惘一代”的男性气概因战争而被阉割,毋宁说是经历了战争之后,对于新时代男性气概的建构。  相似文献   

9.
老人与海     
背景搜索本书成书于1952年,作者厄纳斯特·海明威(1899—1961)曾在《堪萨斯城明星报》当记者,记者生涯练就了他简洁明快的文风。一战期间,他作为救护队成员服务于意大利前线。他本以为,战争将成就一个男人;不料,战争最大的功绩是摧毁人的理想,也使人不再相信爱情神话。1926年,《太阳照常升起》出版,海明威也因此书而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老人与海》取材于一古巴渔民的真实经历,是海明威于晚年证明自己创作实力的中篇杰作。小说最初在《生活》杂志匿名刊出,小说简洁有力的风格深深打动了读者,同时也激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作者到底…  相似文献   

10.
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海明威笔下的自然与人类关系、女性与男性关系,发现海明威对自然与人类关系和女性与男性关系的认识具有历史的、体验的、象征的、理论上的重要联系,海明威和他的小说已构成一个典型的现代西方父权文化的隐喻。  相似文献   

11.
一代文豪海明威是美国文学中的神话,创作了无数经典的作品。本文运用比较对比的方法来分析探讨海明威主要作品与《圣经》在主题上的互文关联。通过对海明威作品和《圣经》的互文性解读可以加深了我们对海明威主要小说人物的理解,加深了对小说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的鉴赏,同时对海明威作品的互文性解读也展示其作品的非凡艺术魅力,并为欣赏他的作品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12.
海明威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参加者,战争的欺骗性和残酷性强烈地震撼了他的心灵,使他对这次战争作了深刻的反思。他通过小说艺术地表达了他的厌战情绪和反战思想。本文试图以海明威的小说《在另一个国家》为主线,将他的其他战争小说贯穿起来加以分析:海明威的反战、厌战情绪是通过对环境的渲染、描写参战者的反常心态和表现他们的精神毁灭而流露出来的;海明威的反战思想是他世界观在战争问题上的反映,相当复杂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小说的发展,在很大发展上就是艺术视角的探索与运用。海明威的小说,明显地带有视角探索倾向。他以“精通现代叙事艺术”之故获得诺贝尔学奖即表明其在叙事方面的卓越成就。海明威叙事视角的独特之处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主体的静态的退隐;其二,主体视角的动态转换,其三,视角的分离与交织。海明威名的“冰山”理论就是与其叙事视角的独特运用紧密相连,并形成了其作品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4.
《太阳照样升起》是美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迷惘的一代”文学的代表作家海明威的作品,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几个流落在欧洲的美国青年的生活情况。本文从“迷惘的一代”的特点出发,通过分析海明威在小说中对主人公杰克的描写,连同时代背景,外界原因,来讨论海明威着意表达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特别的英雄主义。  相似文献   

15.
<正> 海明威的《A Fareull to Arms)被誉为“迷惘的一代”的顶峰之作。这部小说的标题用了个耐人寻味的“Arms”。“Arm”在英语中一指“武器”,一指“怀抱”。很显然,它使标题具有双重含义:“永别了,武器”,“永别了,女人”。正如这部小说的标题一样,在海明威的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题材的两部长篇代表作《太阳照常升起》和《永别了,武器》中,一直没有离开“战争”和“女人”这两个主题。本文试图从海明威所关注的战争和女人的主题中寻求“迷惘的一代”所经历过的心灵挣扎的痕迹。  相似文献   

16.
基于van Dijk和Halliday的语篇三维度理论和任绍曾的语篇的多维分析的方法,同时结合海明威作为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人物和他关于写作的“冰山原则”,从语言使用、社会互动和信念传递三个维度对海明威的短篇小说《白象似的群山》进行了语篇分析.结果表明,对语篇进行三个维度的分析有助于把握小说的喻义和主题.最后总结了从三个维度对小说进行语篇分析的长处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7.
海明威早期创作中最为精致的小说之一《印第安人营地》是一个关于男性感受和承载痛苦的故事。文章分析小说中三个男性角色与海明威不同时期人生经历巧合相似,进一步解读海明威。  相似文献   

18.
海明威对"迷惘的一代"的称谓是不满的,而这种不满明显地体现在了他的小说、自传之中。本论文将从与这一文学流派相关的作品出发,对"迷惘"这一主题做一次重新的审视。  相似文献   

19.
前言:厄内斯特·海明威是美国现代著名小说家,他以非凡的才华刷新了一代文风。他的“冰山”创作手法和“电报式”语言风格为他赢得了世界声誉,他的小说深受世界人民的欢迎,并因为他在文学上的卓越成就于1954年被瑞典皇家学院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在开创现代英语文体方面不失为一代宗师,也必将对新世纪倡导平实、大众的文风有所指引。  相似文献   

20.
《桥边的老人》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是海明威众多战争题材小说中视角比较独特的一个短篇。海明威《桥边的老人》,通过小人物的生活片段,运用第一人称的叙述口吻,采用有限视角展开叙述,有意遮蔽了他的创作意图。通过“显示”的手法,含蓄收敛地表达了他对弱者的同情,对战争的控诉,和对和平的珍视与渴望这一深刻的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