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文件和档案管理中的普及应用,特别是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的出现和发展,现在我国已进入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共存、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共存的时代.人们愈来愈感到要实现信息管理的连续性、一致性、经济性,文档一体化系统是不容忽视的莺要环节.在实际工作中,为了把计算机上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数据以适当的形式转到脱机保存的介质中,从而减轻计算机硬盘的负担和保持文件的安全性,电子文档的一体化管理已得到整个档案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文档一体化管理成为了档案工作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文件和档案管理中的普及应用,特别是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的出现和发展.现在我国已进入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共存,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共存的时代。人们愈来愈感到要实现信息管理的连续性、一致性、经济性,文档一体化系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在实际工作中,为了把计算机上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数据以适当的形式转到脱机保存的介质中,从而减轻计算机硬盘的负担和保持文件的安全性,电子文件的一体化管理已得到整个档案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电子文件文档一体化管理中的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的出现和发展,现在我国已进入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共存,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共存的时代。为了确保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档案工作人员必须对其进行前端控制、全程管理,这必将导致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的模式发生深刻的变革,使得档案工作者呼唤多年的“文档一体化管理”势在必行。但要付诸实现,目前仍存在若干制约因素,还需要做许多工作。在单一的纸质文件时代,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是,由各单位业务部门将纸质档案文件立卷、定期向本单位档案室归档,在档案室保管若干年后再向档案馆移交,由档案馆负责永久保管并…  相似文献   

4.
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管理的共存与互动   总被引:43,自引:2,他引:41  
冯惠玲 《中国档案》2003,(12):40-42
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管理的共存状态有双套制和双轨制两种类型,两种共存状态下电子文件的社会属性和功能有所不同。电子文件的管理推动了纸质文件管理的改革,如文档一体化和实体管理的简化;纸质文件管理的经验和信息技术促成了电子文件管理的完善。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管理共存的二元格局将会持续相当长时间,趋向是纸质文件管理功能的弱化和电子文件管理功能的强化。  相似文献   

5.
电子文件归档,电子档案保存及开发利用,都要靠管理人员。由于电子档案的信息内容是数字化,文、档处理需要一体化,电子档案保存是技术化,开发利用形式又是多样化,造成电子档案的管理与纸质档案的管理,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形成了电子档案管理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6.
刘星 《兰台内外》2014,(2):36-36
正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档案应运而生。如何做好电子档案管理工作,是摆在档案管理部门的一个重要课题。一、电子档案的特点电子档案是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以计算机盘片、磁盘和光盘等材料为载体的,具有原始记录性和保存价值的文字、图像等电子文件资料。与纸质档案相比,电子档案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纸质档案可以直接阅读,而电子文档需要借助计算机识读。二是电子档案存储量大,但对保存条件和环境有新的要求。三是电子档案有利于保密,但对系统的安全性要求更高。四是电子档案查询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7.
电子文件是指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生成,以数码形式存储在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上,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其主要来源于业务管理部门的承办人、数据录入员、信息管理与计算机技术人员等。而电子档案是由电子文件转换而来的,是具有保存价值的已归档的电子文件、相应的支持软件、参数和其他相关数据的总和。随着办公自动化、文档一体化、办公无纸化不断发展和延伸,大量的电子文件、电子档案也应运而生,这就给档案工作增添了新的内容,也给档案学研究带来了新的课题。针对电子档案的管理问题,笔者略谈几点粗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赵颖 《航空档案》2004,(10):60-61
随着办公自动化的普及和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的广泛应用,电子文件已大量地出现在人们面前,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使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更好的衔接起来,早日实现文档一体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我们应该充分重视研究文档一体化的有关问题,迎接信息技术给档案管理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郭瑞民 《信息管理导刊》2007,20(5):41-44,40
文章借鉴电子政务建设的理念,结合电子军务的特点,从“文件生命周期”、档案载体的演变、档案人员素质和档案安全等方面,分析了电子军务对传统档案工作的影响,提出了我军文档一体化管理的基本思路。认为,电子军务是催生我军文档一体化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郭丽萍 《山西档案》2005,(Z1):74-75
一、企业档案信息的前提条件1、企业档案信息数字化。企业档案信息数字化就是利用数据库技术,通过对纸质档案、声像档案、实物档案等的扫描录入、数码处理、实现数字化,达到对档案信息管理和利用的高效、准确的目的,有利于馆藏各类档案的完好保存。2、电子文档管理一体化。电子文档管理一体化就是通过网络,使用文档一体化管理软件来完成电子文件的归档工作。前先,收、发文单位要对电子文件进行  相似文献   

11.
1实施文档一体化管理,加强对CAD电子文件的前端控制由于电子文件和传统的纸质文件形成方式和属性的不同,对电子文件若仍按纸质文件归档时的整理方式进行管理则事倍功半,我们在整理、收集、归档2002年以前的电子文件时深有感触。为此,我们在制定CAD电子文件(即电子版本的工程底图档案)管理归档办法时,引入文档一体化理念,加强对电子文件的前端控制。首先建立了总工负责制的CAD电子文件管理体系。授权档案室对全院各设计人员生成CAD电子文件的全过程进行监管,生产处各项目负责人的设计任务是否彻底完成以档案室签署CAD电子文件归档登记…  相似文献   

12.
乔莉 《山西档案》2012,(Z1):51-54
随着科技进步,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日常办公与管理。随着办公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各机关事业单位保存的纸质档案材料的不断增多,纸质档案数字信息的处理难度不断加大,这就要求我们将不同表现形式的纸质档案信息,通过计算机的录入、扫描、刻录等多种形式转化为数字信息,借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来进行档案信息的管理和档案信息的传输,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努力强化电子文件档案管理工作。电子档案具有优于纸质档案的很多特征,但也同时伴有自身的缺陷。在对这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克服电子档案管理中缺陷的措施,以使电子档案得到更广泛地应用。  相似文献   

13.
电子文件是电子档案的前身,电子档案是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电子文件在拟制、传阅、立卷、归档阶段即为电子档案的形成阶段。信息时代,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普及,文件与档案之间已无明显的界限。因此,电子档案在以电子文件状态存在阶段,各个环节的工作已渗透着档案工作的规范和规律。换言之,在电子档案形成阶段档案管理已介入其中,即文档一体化管理。  相似文献   

14.
桂青 《电力档案》2004,(4):19-21
传统的以纸质载体文件为保存主题的档案管理模式,在收集、整理、分类、编目、鉴定、统计、保存及提供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有诸多不足,如查询,检索工作烦琐,档案容量小、占用空间大、工作效率不高、档案利用率低、程序复杂。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人们尝试将纸质文档转换为电子文档,  相似文献   

15.
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作为数字化信息,从其产生、处理、传递、整理、保管和利用等各个方面都对档案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文档一体化管理的实施无疑为实现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下面,笔者就机关文档一体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一谈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日益发展和OA系统的日益普及,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正日益取代传统的纸质文件和档案,因而如何管理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是世界各国文件和档案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徐微明 《北京档案》2010,(10):36-37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和网络普及,电子档案已成为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文物保护工作特点,分析文物保护单位电子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共存、同步管理、提供利用以及如何保障电子档案质量等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8.
文件与档案的关系,是西方现代文件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奠定了文档一体化的理论基础,而要实现文档管理的一体化,就不得不探讨文件与档案的渊源关系。在纸质文件时代,档案学者们虽然对文件与档案的关系的认识有些差异,但基本还能达成一致。而电子文件的出现则激化了这种争议,许多学者对文件与档案的关系产生了质疑。  相似文献   

19.
一、信息社会对档案工作的影响及其特点 1、文档管理对象的变化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形成了大量电子文档,文档的管理对象由纸质文档为主,向纸质文档和电子文档并存转变。由于电子文件的非直读性、信息与载体的分离性、对设备的依赖性,使人们对其能担当起永久保存的重任心存疑惑,因此,将重要文档都做一份或数份纸质拷贝。  相似文献   

20.
实现企业文件与档案的一体化管理,是适应电子时代快速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结合在企业中开展电子文档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