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柯泽  黄海 《声屏世界》2004,(4):14-16
2003年中国电视传媒经历了一系列深刻变革。年初以来境外电视在部分沿海地区落地,标示着中国电视传媒的边界正被逐渐突破,中国这样一个自给自足的传统型传媒生态圈显然已难以保持封闭;3月中央电视台直播的一场由美英两国发动的对伊战争表明,中国电视传媒已开始大规模角力国际新闻业务;5月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开播将进一步培植中国电视新闻的生产能力,为最终能够参与到国际竞争打造平台;年底模拟电视向数字化电视过度时间表的公布意味着我国广电产业以数字化技术带动产业升级和制度创新的构想即将成为现实,也预示着我国广电产业将被更深地卷入到市场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媒科技》2007,(8):10-13
2008北京奥运即将到来,各大媒体对奥运赛事报道的准备工作也是日益白热化,而作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国的国家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奥运技术部署工作更是引人关注。8月21日,在“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博览会科技发展论坛”——BIRTV主题报告会上,中央电视台副台长何宗就以“让奥运转播见证中国电视力量——中央电视台奥运技术部署”为题,郑重宣布,迎接奥运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2006年7月,大型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开播。它是对20多年前《话说长江》创造40%收视奇迹的呼应和延续,似乎注定要在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笔认为,《再说长江》的成功不仅仅在于运用了高端的电视技术和新鲜的电视素材,或展示了壮阔的时代背景和巨变的现实面貌,更重要的是巩固了一种电视纪录片的创作理念——“纪录片故事化”。它以人物为故事载体,通过画面语言与声音的表现,对纪录片的视听信息进行故事化表达。  相似文献   

4.
数字化对电视传播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视传播对科学技术高度依赖,它的生存和发展与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变革休戚相关。因此,对电视传播的研究,可以从考察技术发展的角度入手,且必须建立在细致的技术分析和研究基础之上。数字技术在上个世纪末开始应用于电视媒体,即刻给电视传播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使电视传播得以迈向新的阶段。综合近年来的发展状况,我们可以看出,数字技术无疑是本世纪电视传播发展的一块奠基石。本文依照传统分类,将电视技术分为制作和传送两大部分,从技术分析的角度,论述电视媒介正在进行的数字技术的转化对电视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介绍国内互联网电视的发展现状,包括互联网电视的多种形式,中央电视台CNTV、上海广播电视台、浙江广播电视台三家的运营模式,以及技术服务提供商对互联网电视发展模式的影响,分析了互联网电视在技术推动下快速发展的势头将深刻影响传统电视播出机构和有线网络运营商,并对互联网电视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数字技术的革命性进步,数字电视、网络电视、wifi的普及,宣告了电视媒体过剩,无论是中央电视台还是地方电视台都受到市场的压力.在数字时代,我国电视媒体面临的是传媒行业的一个重新洗牌的过程.我国的电视业正面临重大变革的前夜,我们需要做的是利用数字技术带来的挑战摆脱以往过度依赖广告收入的状态,基于商业模式的三个要素进行系统地商业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7.
电视是科学技术的产物,电视是一门技术性的艺术。本文分析了电视场景与电视技术、电视照明与电视技术之间的关系,介绍了虚拟演播室技术、高清晰度电视技术对电视场景、电视照明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媒科技》2006,(12):14-14
中国联通12月11日宣布,与中央电视台联合推出手机电视业务。该“手机视讯”业务是基于CDMA 1X无线数据网络。  相似文献   

9.
左莹 《新闻爱好者》2005,(12):65-65
自从上世纪90年代初电视谈话节目在我国荧屏上出现以来,其独特的节目样式越来越受到各阶层观众的欢迎和喜爱。特别是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的推出,为电视谈话节目树立了一个理想的典范。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各类不同风格的电视谈话节目日趋成熟,很多成为品牌节目,收视率居高不下。那么,空间是什么东西赋予了电视谈话节目如此的魅力呢?  相似文献   

10.
2005年3月30日14:00,为庆祝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电视理论期刊《电视研究》创办20周年,央视国际网站cctv.com《电视批判》论坛特别邀请到六位电视理论界的专家学在线做客,探讨中国电视理论研究及电视学术期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电视技术与电视艺术之间是相互共生的关系,电视技术是电视艺术的物质基础,丰富了电视艺术的表现形式,增强了电视艺术的艺术表现力;电视艺术是电视技术实现价值增值的"重要载体"。正确处理电视艺术与电视技术的关系,对于促进电视媒体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看了中央电视台近期播出的33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不禁思潮起伏,深受震撼。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时代,包装已不局限于商品的包装,电视节目也需要包装,包括内在化包装和外在化包装。只有经过包装,才能使电视形成统一鲜明的频道特色,以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较高的收视率。电视包装的演变和发展是循着电视技术特别是CG技术的发展轨迹走过来的。  相似文献   

14.
周静 《青年记者》2007,(14):170-171
当今,电视文化产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从国内来看,卫星通讯技术的发展,使更多的省级频道打破了地域性的传播限制。卫星频道与卫星频道之间的竞争成为电视文化产业竞争的焦点:从国际上看,卫星通讯技术、数字化传播技术的发展,以及中国加入WTO以后新的政策形势,迫使我们必须直面国际性的空间竞争和市场竞争,这是中国电视文化产业生存、发展的需要,更是党的电视宣传事业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朱天宇 《新闻传播》2010,(8):120-120
27年来,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在中国民众的精神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作为大型电视综艺晚会的典型代表中央电视台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更是体现出电视节目策划在整个晚会中的重要地位。作为赋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综艺演出与最大众化的电视传媒相结合的电视节目,其本身在节目策划方面具有独到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2002年10月,为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由总政宣传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出品,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承拍摄制的大型电视系列片《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一播出,便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继2002年底该片获全军优秀电视节目系列专题一等奖之后,在去年底举行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第九届评奖活动中,在电视文献片获奖总量大大压缩的情况下,《我们的队伍向太阳》仍然榜上有名。  相似文献   

17.
数字电视的出现,对普通模拟电视来说无疑是一场革命,从电视技术本身,到电视相关产业,都会因为数字电视的出现而有巨大发展,就让我们先从数字电视本身说起。  相似文献   

18.
中央电视台第10频道播出的跨越南北两极、探索自然、寻访文明的142集电视系列片《极地跨越》到7月下旬就全部播完了。《极地跨越》在播出过程中,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其丰富的节目内容和形式,传达出的科学人文精神,成为电视节目的一种可贵探索;而作为一次大型电视行为,摄制组的沿途探险活动、所到之处的人际交流和行为传播活动,也构成了电视传播的重要一部分。应该说,《极地跨越》的电视行为传播和节目传播共同创造了《极地跨越》的效应。所以,我们特约《极地跨越》总策划之一、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主任高峰,与《极地跨越》摄制组总导演亓克君共同完成了以下关于《极地跨越》电视行为传播的对话。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电视技术和电视媒体的快速发展,电视文化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显著,这种影响在少年儿童成长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在今天,“电视机前的一代”不再是新鲜的名词,电视已成为“儿童认知、娱乐的首选媒体”。电视媒体作为家庭、学校、同龄群体之外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第四大重要因素,对他们的成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重视电视传媒在儿童受知过程中的作用,依靠传媒科技,最大限度降低电视传媒对儿童的负面影响,愈来愈引起电视传媒业界人士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世纪诞生了电影、广播、电视,同时电脑、多媒体技术与信息高速公路也向我们走来……现在,一个电视文化的时代已经逐渐成熟起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电视。电视不是一切,而一切又都出现在电视里。我们可以预言,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电子电视、信息时代,让您足不出户便知道天下大事,足不出户便可以了解二十一世纪的文化艺术,足不出户便可与外界沟通,您不再是一个孤立的自我,而是多元的电视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元素。因为,电视说到底也是一种文化工具。人类在自己的进化过程中不断创造和使用着工具,当一种工具被创造并加以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