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建设郑州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是中原崛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原崛起战略的关键所在。但是,目前的郑州与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郑州必须抓住机遇,实施跨越式发展,外树形象增强影响力,内增实力增强竞争力,城市联动增强辐射力。  相似文献   

2.
中心城市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它以经济区和城市群为依托,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区域城市化进程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连云港是我国沿海中部地区最主要的海港城市之一,在国家生产力布局中占有重要位置.文章分析了连云港建设沿海中部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战略意义,并对连云港建设沿海中部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条件进行SWOT分析.研究认为,连云港应充分发挥港口的龙头带动作用,大力提升城市经济内核,加快完善重大基础设施,深入推进区域战略合作,建设山海相拥的知名旅游城市、中国沿海新兴港口工业城市和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  相似文献   

3.
湛江市是北部湾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在北部湾及泛北部湾经济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进一步提升湛江在北部湾经济圈的战略地位,其实质在于形成区域性中心城市所应有的城市经济、文化功能,尽快使之发育成为北部湾经济圈的沿海中心城市。由此,就有必要对湛江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战略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4.
区域性中心城市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其为区域社会服务的水平。影响区域性中心城市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主要因素包括学科专业的数量、结构、规模和建设的水平,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的组织管理、队伍建设、基地和机构的建设。要培育区域性中心城市高校社会服务能力,就要按照区域社会经济结构和要求,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不断扩展社会服务领域;面向区域社会经济主战场,开展科学研究,提高社会服务的技术层次和质量:加强基地、实体和服务队伍建设;完善社会服务的政策。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需求,以及合肥“133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布局,针对将合肥打造成长三角西翼中心城市的区域政策导向.借鉴国内外关于城市发展的研究盛果与中心城市发展的实践经验,运用宴证研究方法,比较分析合肥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经济体量和城市特色,通过对合肥发展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现实基础、潜在条件与增长潜力的研究,得出结论:合吧应优化空间布局,善用自身优势,增强中心城市带动力,适度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优势产业.全力建设长三角西翼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6.
试论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的构建--以浙东南旅游区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具有城市功能特殊性,其区位选择与旅游资源分布、区域交通网络两因素最为相关。在区域旅游网络化过程中,旅游中心城市的建设极为重要。浙东南旅游区的旅游中心城市建设滞后,影响了浙东南旅游网络化发展。临海是浙东南惟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周边旅游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应把古城临海建设成为浙东南旅游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河南省著名食品名城——漯河市为例,通过研究分析认为,要想成为综合性区域性中心城市,提升创新能力,辐射周边地区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文章在剖析漯河发展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提升创新能力,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一般模式.  相似文献   

8.
河南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是实现中原崛起的战略选择。要以培育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为重点,同时有重点地建设若干区域性中心城市,在全省形成各展所长、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竞相发展的格局。  相似文献   

9.
正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部署。每个城市的具体定位和表述不尽相同,比如,广州市规划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国际大都市;重庆市规划建设国际中心城市;天津市规划建设经济中心城市、国际港口城市和生态城市;北京市和上海市规划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全球城市,等等。中心城市不同的功能定位将直接决定城市的发展路径、高等教育的地位和国际化策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市化发展已进入特大型区域中心城市快速成长阶段。基于中心城市和城市圈发展理论,着眼于合肥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着力打造泛长三角地区继沪宁杭之后的新兴中心城市,朝着区域性特大城市发展的定位,研究合肥新城市定位的产业支撑。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的各王朝,都按照一定的标准把基层政区和政府划分为不同的等第。这既是中央政府管理地方行政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并影响着区域开发的进程。位于太湖西南岸、浙江最北端的长兴,经历了秦汉时期的开发后,建县之初就有较高的等第,隋以后等第迅速上升,在唐后期和宋代都为望县。文章在检阅史籍、参考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浙北长兴置县后至宋的等第变化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梳理,并初步考察了秦汉至唐宋时期的区域开发进程。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这样认为个体和私营经济是否发达,决定着该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同经济发达地区相比,隆阳区经济发展落后,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是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正确认识隆阳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现状,深入研究探索加快该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对策和措施,对推动隆阳区委、政府提出的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大发展、大提高的战略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比较全国十五省市、自治区3-8年级学生20178份问卷调查数据,从区域文化和经济条件以及学校类别的差异,分析文化演化特点及儿童学校生存状态的形成,可以发现:应试压力与区域经济条件和文化传统存在一定的关系;尊师重教的传统和丰富的文化活动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师生关系。因此,需要顺延变革传统文化,以调动学生学习潜能为基点,开展整合性的校园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区域发展政策历经了四次大的改变。单纯依靠制度和区域发展政策的改变以及政府投资增加不足以保障中西部落后地区的持续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以政府主导的投资应致力于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增长和人文发展指标的改善,建立起开放、竞争、有序的区际关系,创建有利于中西部地区市场机制改善的制度与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5.
信阳作为中原经济区城市建设之一,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产业特色明显,在农业、旅游等方面优势突出。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信阳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使其更加快捷、合理地融入到中原经济区建设大环境中,充分发挥其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16.
日趋繁荣的区域教育研究不断推动着区域教育学的发展,加速着区域教育学的成熟化进程,然而各种复杂的因素相互交织,使作为初创学科的区域教育学身陷困境、举步维艰,始终处于一种失语状态。为认清学科发展过程中的根本问题之所在,我们有必要对其所处的困境及其原因予以反思,寻求走出当前困境的途径,以使区域教育学摆脱当前的发展困境和合法性危机,逐步确立区域教育学的学科地位,最终获得学科身份的共识性认同。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地方高校的发展有了很大的空间。地方高校要想在这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尤其是核心竞争优势。本文从地方高校的区域性、应用型、特色优势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与论述增强地方高校的核心竞争力的策略与途径。  相似文献   

18.
区域经济联系的定量分析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提。2008年"长三角一体化"正式从学术层面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加速,长三角各等级中心城市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小集聚、大分散"的特点且各中心城市间的经济联系量呈辐射状圈层结构。长三角一、二级中心城市对其他低等级中心城市具有绝对的经济辐射力,但是经济辐射带"重叠区"与经济辐射带"塌陷区"并存,上海、南京、杭州和宁波等城市均具有较大的经济辐射半径,经济辐射带与其他城市均有重叠,而苏北和浙江南部地区的部分中心城市,其经济辐射半径甚至不能覆盖其行政区范围,出现大范围的经济辐射带"塌陷区"。  相似文献   

19.
郭兴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5):69-71,128
柳宗元所代表的历史文化无疑是柳州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圭臬,从战略高度构建柳宗元文化品牌,准确把握柳州的柳宗元文化特色,深化柳宗元文化内涵,在逐步恢复柳宗元文化遗迹的同时,融入其他地域文化元素开发相关文化产业,促进柳州城市文化建设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是提升柳州城市品位的首选之途。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市场运作机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农民工培训涉及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农民工之间复杂的博弈关系.为了使该工程的落实效果达到最大化,有必要对各方的经济行为进行分析,谨慎处理其间的博弈关系.考虑到政府作为公共管理部门的角色定位,可以通过促进农民工培训与农村社区教育有机结合、推动培训市场规范发育、加强公共信息发布等途径,提高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