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洞房之夜苏小妹三难新郎秦观的故事,早已成为千古佳话。教师从中可以得到几点启示。  首先,教师教书解惑,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秦观之所以能对上苏小妹第三次出的上句,首先是因为秦观对对联有相当的了解,教师给学生提问题,帮助学生质疑解惑,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即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否则,就难以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其次,教师教书解惑,一定要想尽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秦观之所以能觅得堪称千古绝唱的佳句,由于秦观当时的思维处于一个非常活跃的状态,如果他心不在此,纵然有10人把石头扔到池内,秦观也…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评价秦观“扬其词而抑其诗文”的成见中走出来,对秦观诗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作出具体的分析,恰当的评价,肯定其在宋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提请人们从诗词文的结合中去认识一个完整的秦观。  相似文献   

3.
元祐六年七月,苏轼受到贾易的弹劾。秦观从苏轼处得知自己亦附带被劾,便立刻去找有关台谏官员疏通。秦观的失态使得苏轼兄弟的政治操行遭到政敌的攻讦,而苏轼与秦观的关系也因此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分析表明,秦观作于绍圣四年春天的那首名的《踏莎行》的下阕,很可能是其在流放岁月中,通过同为苏门友人的黄庭坚,向苏轼所作的曲折表白。  相似文献   

4.
秦观前期诗,以田园、山水、酬唱为主要内容,风格不一。秦观在重大政治关头曾写过一些讽刺诗,数量虽少,但却振聋发聩,令人耳目一新,使人看到他在静穆之中又有着金刚怒目式的抗争。秦观后期诗,以贬谪生活为主题,以哀怨加悲愤为基调,严重高古,自成一家,是秦观一生思想和艺术成熟的结晶,形成了秦观诗的主旋律和主体流向。因此,“女郎诗”不是秦观诗的主调。  相似文献   

5.
女郎诗是历代文学史家对秦观诗歌创作所做出的整体美学品价。秦观在心情苦闷的情况下曾去寺院作狎冶之游,此为秦观再度遭受贬斥的真实缘由。秦观的女郎诗与其纯情的性格有关。秦观的个人气质有利于其诗风的形成。秦观女郎诗的本质是一种阴柔美,它来源于秦观对道教的深刻体验。秦观有出家修道的意向。秦观对道教的信念支撑着他顽强地生活。秦观的诗风正是他好道的产物。从国际比较的视角看,女郎诗不是秦观诗歌创作中的缺失,而是秦观诗歌的一大优点。从美学品质上看,秦观的女郎诗是中国文学中堪与欧洲古典主义诗歌相媲美的另类优秀诗歌。  相似文献   

6.
秦观散文创与当时科举制度有密切联系。秦观应试时正值王安石变法之后,王氏“新义”对考生具有极大的约束力,秦观一面对当时的科举考试形式怀有抵触情绪,一面又不断努力使自己的文章符合所谓“时文”的规格,以求及第。因此,他的散文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这种矛盾心态的支配。又因为屡试不第而很晚才进入当时的核心文化圈,这都限制了其散文创作的成绩。入仕后,秦观成为新旧党争的牺牲品,元You之后一再遭贬。而政治思想上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对其策论结构的形式发生了直接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苏轼秦观都是北宋词人,秦观还是苏轼门生,二人生活经历也相似,然而二人艺术风格却存在很大差别。除个人性格因素外,主要还是二人对待生活的态度或者说是世界观决定的。  相似文献   

8.
相传苏小妹以对联试秦观之才.先吟出上联:“闭门推开窗前月”.秦观一时语塞.只好在庭院中徘徊冥思。苏轼见状,乃投一石于金鱼缸中予以点化.秦观大悟,对出下联:“投石击破水底天”。苏轼采用了一种高层次的点化之术.虽无语却使秦观顿生灵感.对出佳句.传为千古美谈。如此神奇的点化之术.能不能运用到教学中呢?  相似文献   

9.
<正>一、少年志向与北宋科举制度秦观,生于北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主要经历了神宗、哲宗两朝,而卒于哲宗元符三年(1100)。此间正是北宋社会的政治、经济、科举等方面制度,处于大改革大变更的时期。秦观的生活道路,必然受到这个时代诸方面特征的制约和影响。秦观的家世,不详记载。他有《送少章弟赴仁和主簿》诗写道:“我宗本江南,为将门列戟。中叶徙淮海,不仕但潜德。先祖实起家,先君始逢掖。议郎为名士,余亦黍词客。”由此可知,秦观的祖籍原在江南一带,后来迁徙淮海(即淮河,流经高邮湖)。他的远祖曾  相似文献   

10.
秦观好假托“闺情”来抒写自己的感受,极尽委婉缠绵,而李清照则直接抒写妇女自身的真情实感,更为真切细微;秦观词柔媚深微,气格较为纤弱,而李清照词则在婉约中有一股劲直爽快的疏朗之风;秦观词善于通过凄迷的景色,创造出一种迷离幽微的意境;而李清照词擅长用铺叙白描手法,创造清切婉丽之美;秦观词稚正清新,音韵和谐,李清照词自然流畅,明白如话。  相似文献   

11.
“传道”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懂得如何做人 ,而做人的基本应从爱祖国教育、爱家乡教育、孝敬父母教育抓起。重视这几项教育 ,受教育者才能为祖国的建设事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2.
人们对日常较为熟悉的表达不太谨慎,所以常常出现理解错误,翻译时亦如此."shakeone's head"是一个较为常见的短语,但在<大卫·科波菲尔>的不同译本中,它却有着不同的译文、有些甚至是完全相反的意思.从对等性的角度讲,正确的译文只有一个,它不可能同时是两个意思完全相反的译文.通过对比研究,"shake one's head"应翻译为"点头",探其原因,应与句子含否定意义有关.  相似文献   

13.
辛弃疾629首词中,抒写各种愁绪的词竟达114首之多。他的“言愁”词常常借助婉约的手法,通过对闲愁难耐的长叹、儿女之情的喟叹、风雨花草的吟咏,寄家国之愁、身世之感,从中折射出其英雄失路、壮志未酬的悲叹。传统诗词中那哀哀怨怨的愁绪,被辛弃疾的爱国热情与豪放风格赋予了新的内涵与意象,变为“豪杰之愁”与雄浑悲壮的美学风格,是其豪放沉郁顿挫风格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其忧患意识的倾泻,其情感郁结的核心仍在于“悲”。  相似文献   

14.
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先从历史教育和国情教育入手,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把爱国之情转化为爱国行动。  相似文献   

15.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弘扬诚信,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加快市场经济发展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清史稿》载增祺于先绪二十五年三月壬申任盛京将军,至先绪三十一年四月丙午忧免,方才去任。以后相继问世的四种有关著述却将增祺分为两任,其依据为《清实录》先绪二十六年八月戊子条之记载。然而,据《清实录》该条以后的一系列记载证明,命增祺与江宁将军互调的谕旨并未生效,增祺亦未离职,并始终以盛京将军名义办事上疏,直至先绪三十一年四月丙午忧免,期间并无增祺离职及复任之事。《清史稿》记载正确。  相似文献   

17.
林颖 《培训与研究》2007,24(10):40-42
我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冯契提出:"要研究哲学,要做好学问,首先要有理想,要有社会历史责任感。理论只有化为德性,才能实现它的价值。"这是理论与德性的内在联系与转化之路,哲学和一切科学理论都可以通过一系列必要步骤和环节而实现理论向德性的转化,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8.
仁与礼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范畴。孔子的修养思想也正是基于仁与礼的思想体系建构起来的。孔子修身思想的目标及根基在于"礼",养性思想的目标及根基在于"仁"。仁礼合一,成就君子人格。当今人们对自己生活品质的重视,理当积极吸纳孔子修养思想。  相似文献   

19.
王羲之以书法艺术闻名,但为官逾其人生之半,且力争在立德、立功、立言上有所作为,显示了他的行政管理思想和能力。如,有大局意识,忧国忧民,能从国家全局的高度观察和处理问题;勤政,务实,爱民;针砭时弊,改革弊政,精官简文,严刑惩贪;重责任,轻权力,不以官位为进退等。在当时,堪称清醒的政治家,爱民的地方官。当然,他没有尽全力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不是职业政治家。这与他所处的恩赐官僚制时代有关,更与他儒释道杂糅的思想和骨鲠孤傲、不拘于俗、追求自然的个性及酷爱书法艺术的心境有关。  相似文献   

20.
清代女词人徐灿作品的家国情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初著名女词人徐灿在题材上突破了惯常的“春恨秋愁”,她将“故国之思”作为创作的主题,并将家国之感巧妙叠合,形成了以深臆、悲怆为特点的深邃词境,拓宽了女性创作的传统题材,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