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长期以来,课程决策权集中在国家行政部门和专家学者身上,课程的实施主要是靠由上而下的行政命令来推行,教师只是课程的实施者,校长只是课程实施的管理者,区教师进修学院的教研员们只是课程如何实施的研究者。自1999年以来的二期课改提出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校本课程),实际上到目前为止,所谓的校本课程只是对国家课程统一管理的不足的弥补。现在提出的发展校本课程,将学校课程中的一小部分的决策权赋予学校的校长和教师,这个变革改变了以往学校、校长、教师被置于课程决策过程之外而造成的课程的制定、设计、决策与课程的实施割裂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具有课程决策权、设计权和实施权等.应该从教师赋权来源、先决条件和效果保障等方面保证教师课程权力.  相似文献   

3.
建国以来的几次课程改革中,教师课程改革权力的缺失自始至终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新课改赋予了教师在新课改中所应享有的权利:课程决策权、课程设计权、课程实施权和课程评价权.新课改把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核心因素,减少一线教师对新课改所持的排斥心理,使新课改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实现新课改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决策权逐渐下放,校本课程的实施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总体来说,校本课程实施成效显著,但是,也存在很多值得注意的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学校领导、学校教师、学生自己及学生家长等。  相似文献   

5.
受传统课程观念的影响,教师的课程权利基本定位为所谓的课程实施权,对于课程决策权、评价权等却无处可寻。随着教育的发展,新课程政策、理念赋予教师充分的课程权利,教师课程权的落实对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课程的发展都具有不可小觑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田燕 《早期教育》2001,(15):9-10
幼儿园课程决策是指有关人员为实现一定的幼儿园课程目标而对幼儿园课程事务所进行的探索、判断与选择的过程。本文所要探讨的是幼儿教师的课程决策权及其表现范围问题。幼儿教师拥有课程决策权教师是否拥有课程决策权取决于相应的幼儿园章程是否贯彻了开放性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关于幼儿园教育方面的政策性文件逐渐显现出开放性,其中,课程理念的开放性主要体现为:在课程体系中,课程目标的形成,课程内容的选择、组织、实施、评价等活动不是刻板不变、公式化的,课程活动的重心应放在师幼互动中。  相似文献   

7.
论校本课程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本课程源自20世纪70年代早、中期欧美国家的教育民主运动。当时,大多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出于对新课程(指由专家制定的学科结构课程)运动的重新思考以及对教育形势日益复杂化的实际考虑,将包括课程决策权在内的几乎所有类型的教育决策权都明显从中央下放到地方。因此,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从权力转移的角度提出并界定了校本课程,认为校本课程是基于学校自主开发,促使学校、地方和中央教育当局之间的权力责任再分配的民主化课程。校本课程的基本理念是:课程决策应该由负责实施课程的教师作出,并应该由决策结果…  相似文献   

8.
教师应该享有一定的课程决策权力。教师之所以应享有课程决策权力,基于以下四点考虑:课程决策的性质;教师应有的形象;中国课程决策的传统;西方课程决策权的历史变化。教师的课程决策权力主要是由三方面构成,即参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决策,参与校本课程决策,以及参与学校课程统整的决策。教师课程决策权力的有效性保障主要包括机制保障、素质保障和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9.
“园本课程”不是外来的课程,而是在幼儿园内部逐渐生长起来的课程。“园本课程”体现了课程决策权的再分配,不同的目的和目标使得不同的幼教机构存在不同的课程。幼儿园教师是“园本课程”开发的主导者,在开发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园本课程”开发是幼儿园自主进行的,它的实施成效不可能依赖于国家用类似于外部统一考试等评价手段来检测。在“园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关键在于正确理解“园本课程”,避免流于形式和增加教师和幼儿的负担。  相似文献   

10.
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自主开发研制的教育产物,能够适应学生心理的发展变化,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赋予了学校和教师更大的选择权和决策权,极大地调动教师的能动性,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教师实践知识形成于教育教学活动中,其完善与发展同教师建构课程的过程具有一致性。教师实践知识是教师在教学中实际运用的知识,它影响课程的诸多要素,比如教师对课程的价值判断、目标定位、内容组织、课程组织方式方法的选择以及课程运行的进程与结果。因此,教师实践知识影响教师对课程的整体建构,它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资源,是教师解构不合理的课程因素,重新组织课程资源,进而不断生成新课程的知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校本课程开发使得教师的专业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权力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关注。本文主要探讨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权力诠释、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权力分配、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权力表达和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权力管理。  相似文献   

13.
我国教师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与改革路向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我国现行的教师教育课程存在着基础课程相对薄弱、教育类课程比例偏低、实践课程明显不足、学科课程有待精化等问题。为了调整和优化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教师教育正在通过调整课程结构、统合课程内容、重视实践体验以及加大自主课程的比例等措施,构筑"厚基础、高素质、强实践"的教师培养平台,以提高未来教师的综合素质与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与教师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而作为新课程改革的最终执行者——教师。他们并不理想的职业状态和生存状态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课改要取得成功,必须关注教师的职业生活,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努力促进教师心智的和谐发展,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其生成   总被引:105,自引:0,他引:105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烈呼唤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意识是教师对课程系统的基本反映和“课程哲学”,而课程观是课程意识的核心。课程意识支配着教师在教育中的行为方式、存在方式乃至生活方式。教师的课程意识内在地包含着教师的主体意识、生成意识和资源意识。教师课程意识的形成要求教师转变课程观念 ,具有反思性实践能力 ,学校应重建学校课程制度  相似文献   

16.
课程创生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但目前教师的课程创生仍处于自为状态,离自觉尚有距离。要使教师的课程创生从自为走向自觉,完成从应然到实然的转变,从教师的角度来说,一是需要在观念层面上准确理解课程本质,二是需要在操作层面上创造性地进行课程运作;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则需要学校积极创设并形成以探究、合作和平等对话为基本特征的课程文化。  相似文献   

17.
师范院校教育课程方案的构建,应顺应世界初高中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发展态势,总结和借鉴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实践经验,整合学科专业课程,夯实通识教育课程,重视教育专业课程,强化教育实践课程,增加自主选修课程。  相似文献   

1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使教师参与课程发展有了新的变化,本文论述了在课程发展中教师权力享的有必然性,分析了教师参与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使权力的途径:即参与课程设计和决策、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从而指出教师参与课程发展权力与职责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论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其唤醒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与传统课程改革不同,目前在我国兴起的新课程改革,其重要理念是要求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参与。为此,教师课程意识的觉醒是十分重要的。课程意识是教师对其在课程决策与发展中地位与作用的敏感性、批判性、反思性意识。当前,教师有三种课程意识形态,即天真意识、惯性意识与批判意识。为唤醒教师课程意识,必须赋予教师专业自主权,并通过叙事、合作传记、价值之思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