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9 毫秒
1.
王占军 《教育学报》2008,4(6):54-60
以纽约城市大学为例,分析其取消补偿教育的政策制定过程以及其中所体现的权力机制。发现取消补偿教育的政策议程的形成、备选方案提出以至到最终政策出台,是包括市长、州长、律师团体、教授、学生和各种团体组织施加影响下的政策制定过程。该案例反映了美国大学内部决策的形成实际上是一个政治过程,不只是理性管理决策的单纯结果,更多的是不同利益和政治权力竞争的过程和产物。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和个案研究法,分析了纽约新的城市定位及其对该州/市高等教育系统的影响和需求,以及由此引发的高等教育系统的改革及城市与大学互动关系的建构.研究表明,城市的发展定位与高等教育的发展息息相关,城市的发展定位需要高等教育提供知识、人才和技术支持,而高等教育的发展则需要立足于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和资源条件,二者相互依存.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需要大学的深度参与和支持.  相似文献   

3.
世界城市纽约、伦敦和东京高等教育的多样性内涵发展与协同创新,使其高等教育多样性走向繁荣.其中,大学—产业—政府协同创新系统,从组织功能、系统结构上具备了复杂非线性作用和跨层次整体效应,并且具有动态更新的能力.高度开放与有序竞争的世界城市高等教育系统,在大学—产业—政府系统发展需求导向与自我更新的非线性深度互动下,依靠政策法律外部环境的合理保障,有效地促进了世界城市高等教育多样性的持续发展、趋向繁荣.从自组织理论的视角,分析了世界城市高等教育系统在非线性作用下,系统不断地层次化、结构化,通过涨落自发地由无序状态走向有序状态、由低层级有序走向高层级有序,协同构建了世界城市高等教育多样性演化促进机制,为北京中国特色世界城市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可借鉴及参考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8,(5):183-184
美国"一贯制技术高中"(P-TECH)是由纽约市教育局、纽约市立大学和纽约城市技术学院以及IBM公司共同创设的公立高中,旨在为IT行业培养技术型人才以填补岗位的空缺,同时增加高等教育人数、提高就业率。该学校以其新颖的合作形式、办学模式、课程体系吸引了美国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并逐渐推广到美国其他地区。美国"一贯制技术高中"作为一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反映出美国沟通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高等教育与法律的关系中,大学教师宪法权利保障是最基本的问题之一.随着美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20世纪中期以后,联邦法院通过对一些涉及宪法问题的教育案件的审理对全国高等教育政策产生了影响,改进了大学教师的权利保障状况,维护了大学的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美国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正从并行的改革路径走向统整的改革方向,经过新世纪以来的不断努力,确立了美国高中至大学过渡政策的法律基础与社会基础,并通过建立P-16整合责任机制、升学准备以及标准和招生体系、完善大学学费负担和学生融资政策以及实施双学分课程等的系统运作,实现学生从高中到大学的良性过渡。其有益经验为我国高中课改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有效性在管理体制、课程体系和教师发展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7.
19世纪以后,欧美各国都在推行扩充和完善高等教育制度的教育政策,推行这种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为维护和发展现代国家,培养其所需要的官吏和专门技术人员.在这种政策中,对各国高等教育政策影响最大的是法国、德国和美国的高等教育政策.现就法、德、美、日几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政策分别概述如下.一、法国的高等教育政策法国最早的大学是巴黎大学,它以研究神学为主,创建于20世纪中期.法国的中世纪大学,到16世纪走向衰落.一批新型的教育和科研机构应运而生.进入18世纪,大学日益不能适应经济与科技发展的要求,于是一批高等专科学校发展起来.这类学校重技术、重应用、重实践、适应性强.因此,深受社会欢迎.为表明这类学校不同于旧大学,把它叫做大学校.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后,于1791年关闭了巴黎大学,两年后又取消了27所大学.此后,继续沿着兴办大学校的路线发展.拿破仑建立第一帝国后,大力推行以扩充、完善高等教育和确立中央集权的教育行政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政策.这种政策通过《帝国大学组织法》(1806年和《帝国大学组织敕令》(1808年),从法制上加以具体化.根据这两项法令,在中央设置帝国大学,作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关,管理全国的教育;同时,把全国分为29个大学区.为了监督各大学区的教育,在各大学区设大学区总长.根  相似文献   

8.
美国研究型大学学生就读经验调查(Student Experience in the Research University,SERU)项目是评价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受教育质量的新方式.调查项目运用了增值评价法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是一种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实然评价.调查结果通过数据库形式保存下来并广泛运用到项目成员学校的科学研究、学校管理、政策制定等活动中.这种教育质量评价方式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和教育管理具有重大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美国的高等教育比较发达,因为美国人认为教育是保持民主政府的必要条件,教育能把人们培养成有知识、有才干的政治活动家.随着科学的发展,美国人认为接受大学教育是成为有知识的投票人的必要条件.其次,接受大学教育可以使自己挣到可观的收入.除此以外,美国联邦政府在财政上对大学的支持也是美国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原因之一.美国联邦政府每年都给予学生大量的经济援助,1963—64学年度,美国高等教育全面发展,数量巨大的学生上了大学,当年联邦政府对学生的经济援助达到了5.46亿美元.到1989—90学年度,对学生的经济援助增加到26.7亿美元,这些援助主要是给于经济困难的学生.  相似文献   

10.
美国庞大的高等教育系统以高校类型和数目众多见长.超越单一的大学模式拓展高等教育是美国率先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关键理念.本文论述了美国扩张高等教育系统的过程,系统当前的结构和特征,以及奥巴马政府的高等教育系统远景目标,突出美国高等教育的成就和挑战.与其它正处于人口增长期的国家别无二致,追求高等教育的"明智增长"对美国来说也是一项有难度的政策和一个困难的政治问题.这个问题在当前全球大范围经济衰退的背景下变得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11.
简·斯迈利的《一千英亩》的故事框架来自于莎士比亚的《李尔王》,但表现的却是不一样的主题和意义。小说通过女主人公吉妮与三位男性的情感纠葛,揭示出了父权制对女性的压抑和紧闭,同时通过对吉妮女性自我意识觉醒和反叛的描写,表达了新一代美国女性要求摆脱传统束缚、获得独立和自由的心声。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一个广义Kolmogorov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了一个广义Kolmogorov系统。这个系统包含了Gause型模型(Kuang和Freeman,1988),广义捕食-被食系统(Huang,1988,Huang和Merrill,1989)和其他许多系统(Liu和Zhao,2000,Zheng等,2001,Yang和Liang,2001)为其特例。有关该系统存在极限环的条件以及极限环唯一的条件在本中已经证明。献中的许多结果都可容易地作为本定理的特例而导出。  相似文献   

13.
新的物理课程不应当被限制在学科与课本的狭小范围之内,它应面向生活,面向社会,并实现理性与人性的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体验到知识与技能、价值与情感的统一。近日在新疆兵团二中听一节“电流做功快慢与电和热”课时,发现有几段精彩之处,符合新课程理念,现将课堂实录部分片断整理如下,供课改实验区的物理教师评析。片断一:引言与实验“铅笔芯点燃火柴”师:1905年,26岁的爱因斯坦发表了《狭义相对论》、《光量子假说》、《分子运动》等5篇论文。这5篇论文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看世界的方式,为了纪念物理学上的“奇迹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相似文献   

14.
湖北谷城沈垭天主教堂自清朝以来一直是天主教在鄂西北的活动中心,当时在全国颇有影响,在罗马教廷档案中也曾有所记栽。笔者采用田野考察的方法,对沈垭天主教堂的历史发展进行研究,以找到中国近代天主教的发展特点在这一地区的具体呈现。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规划论的求解进行研究,特别对不可微规划进行了讨论和研究,得出了对一些特殊不可微规划的求解方法,将一类特殊的不可微规划转化为经典的可微规划进行求解。最后以多寡头的合作竞争博弈均衡求解为例,对特殊的不可微规划进行求解。  相似文献   

16.
The autobiographic novel, A Many-Splendoured Thing, is Han Suyin’s famous work. It has moved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readers and audiences with its beautiful love story. By using post-colonial views on...  相似文献   

17.
《哈姆莱特》是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最著名的悲剧。造成他悲剧的主要原因是他的延宕。哈姆莱特为什么要延宕,这在右外文学批语界争论和探索了几个世纪,但始终没有定论。从宗教的角度分析,可以说宗教思想导致哈姆莱特延宕的关键因素;基督教义和《圣经》思想是他行动的指南;宗教信仰在很大程度上引发和促进了他的悲剧结局。  相似文献   

18.
在肯尼亚殖民史中,女性遭受着英国殖民文化与本土父权文化的双重压迫。笔者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角度解读恩古吉·瓦·提安哥的《一粒麦种》,分析殖民时期肯尼亚女性背负双重枷锁的生存状态,同时揭示殖民时期白人女性不幸的生存图景。通过这一视角的解读,体现出作者对肯尼亚女性这一弱势群体前途命运的担忧以及对白人女性尴尬处境的同情和惋惜。  相似文献   

19.
20.
该文探讨用电子表格Excel实现求解方程的方法,用这些方法可以实现求解方程的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