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吕荣荣 《文教资料》2014,(30):150-152
区别词是指“男、女、金、银、初级、超级”等一类词,表示事物的属性,属于加词。区别词具有不同于其他词的独特的语法功能。区别词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中,和其他词是否存在兼类问题也引起了语法学界的关注。由于区别词本身的词类地位、语法功能等方面的特点,使得它会向动词、形容词、名词游移,尤其容易向形容词游移。  相似文献   

2.
兼类词是对外汉语教学、中文信息处理的瓶颈,从《马氏文通》问世以来人们就开始了相关研究,但成果并不是很显著,对兼类成因分析的文章更是少而又少。在总结前人对兼类成因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统计的方法进一步分析了兼类词成因研究的五个困难,同时还补充和纠正了兼类词的四项成因。  相似文献   

3.
对汉语、维语兼类词和汉维语兼类词进行了对比,分析了汉维语兼类词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马氏文通》对“加词”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定义,以致人们对“加词”的理解出现诸多分歧,文章比较了各家对“加词”含义范围的解说,明确了“加词”是一种句子成分,“加词”的范围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相似文献   

5.
兼类词的判断标准可以分为"单类""倾向兼类""兼类"三个阶段,"倾向兼类"是从临时活用的动态状态向具有新意义且独立使用的静态状态过渡的阶段。在确定是否兼类的问题上,应适当使用溯源法,即语义探源,因为不考察词的最初词性,就无法确定是否转类、兼类。而判断是否兼类主要是依靠频率统计法,当两种词性的分布比例在频率统计的边缘时,可以考虑意义是否发生变化,如意义已经分化,则为兼类。根据以上原则可分析,"腐败"是名、动、形兼类,并且趋向转类;"衰败"是形容词倾向兼名词类。  相似文献   

6.
英语和汉语虽分属两种不同的语系,但它们都有兼类介词。英汉兼类介词不但来源有别,而且功能不尽相同。就语法功能及词汇意义的范围和变化而言,英语兼类介词远比汉语兼类介词活跃,搭配和联结能力更强,所以两者对译时应注意各自的语法功能特点,正确把握对译方法,把原语中的兼类介词灵活地转译到目的语上去。  相似文献   

7.
田永焕 《文教资料》2012,(32):110-112
从语言的类型学角度分,现代汉语属于典型的孤立语,它最根本也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少有形态变化,主要靠语序和虚词来表达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因此同样的一个词在不同的句法结构中往往可以体现不同词类的语法功能。这样的词到底只有一个词性,还是兼有几个词性?这个问题一经提出就成为语言学家讨论的话题。本文试图对语言学界关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做一个简明的概括,另外通过形容词的兼类谈谈判定兼类的原则和标准,最后谈谈兼类与活用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兼类词很早就引起了大家的重视,所谓兼类词就是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的主要语法功能,而且在意义上有联系的词。通过兼类词与同音词、多义词、词的活用等语言现象之间区别的浅析,便可以初步确定兼类词的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9.
从“好戏/好说,白纸/白吃”联系到汉语兼类词的标准问题,通过对汉语词类的一些史料及词义、语用的分析,说明汉语兼类词的标准是:字形、字音相同,词义相近;词性不同。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兼类词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兼类词是指具备两类或多类词的语法特点和功能,而且在意义上有联系的词。本文从兼类词必须具备的条件、兼类词和同音词、词类活用的区别、兼类词的类型以及兼类词产生的原因等方面对现代汉语兼类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拉丁文字作为世界的通用语言,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在信息传达过程中,它对人的情感表达和审美活动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美的原则表明:西方传统字体设计在拉丁文字图形化设计中起承前启后的作用;中国传统纹样在拉丁文字图形化设计中进行着东方哲学层面的传达,禅学的参与则令拉丁文字图形化设计意境空灵,它们在不同文化的土壤中进行着相融相交的演绎。  相似文献   

12.
拟声词是摹拟事物声音的词,拟态词是对事物状态、动作、感觉等用声音形象地摹写出来的词,拟声拟态词的使用能增添文章的色彩、唤起读者丰富的想象。文章拟从语音特征以及语法功能等角度分析和总结日语拟声词、拟态词。  相似文献   

13.
Based on the redefinition of Chinese loan words and corresponding types of Chinese loan words, this article makes an initiative hypothesis that nowadays the ideographic trend of Chinese loan words is being hastened to a greater degree than before.Depending on the Prototype Models Theory for the types of Chinese loan word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is trend is made in four aspects:the transfer from transliteration loans to loan translation;the ideographic trend of transliteration loans;the full ideograph of shift loan words;word-for-word translation of loan words.  相似文献   

14.
词汇的搭配关系主要是指词与词之间的横向组合关系。影响一种语言词汇搭配强弱有很多因素,在影响词汇搭配的诸多因素中,语义是搭配的基础,对搭配起着决定性作用。主要从词的外延性、引申性、笼统性、语体性和语义韵五个方面来对比分析英汉词汇搭配。  相似文献   

15.
文字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文字研究会有助于语言教学的发展。汉语的方块文字与其他字母文字存在很大的差别。本文对汉语的表意文字与西方的表音文字在结构特点上进行了对比研究,说明表意文字对于汉语文字教学来说也存在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平常词语艺术化的性质、寻常词语艺术化的标准、类型和子常词语艺术化形成的文化心理基础,认为“寻常词语艺术化”作为现代汉语修辞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使修辞活动中对词语运用的认识更加充实、更加全面,开拓了修辞学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7.
充满活力的新词新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词新语是指近年来产生或被吸收到普通话中来的词语,主要来自一些外来词,方言词、专业词、新造词语以及原有词增添新的义项等,它的突出特点是反映事物或现象以及表现人们思想认识等方面的敏锐性。不断的吸收新词新语是丰富和发展普通话语汇系统的有效途径,新词新语的使用使得我们的言语交际更加方便、生动、形象。  相似文献   

18.
从语用学角度,根据言语交际的基本原则对唠叨言语进行分析研究。唠叨言语具有命令语多、贬义词多、高量值情态词多、重复、没完没了等特点,这些违背了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使言语交际难以顺利进行。本文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帮助人们减少日常唠叨言语,克服唠叨的毛病。  相似文献   

19.
浅论英汉颜色词互译的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中的颜色词除了表示自然界的绚丽色彩外,还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和文化内涵。英汉民族赋予各类颜色词的意义不尽相同,这无疑阻碍了英汉民族间的正常交流和沟通。针对直译、意译、改换颜色词、增添颜色词等四种英汉颜色词互译的技巧进行有效分析,将有助于英汉民族间的交流和沟通。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同源字应是具有同一语源,通假字应具有共时性,文字的使用应遵循"约定俗成"的原则等几方面来考证《汉语大字典》误认同源字为通假字的三个例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