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金华的双龙洞》(人教版四下)"过孔隙"一段,以"段"的形式集中体现出游记体"篇"的特点,将游程、见闻和感受有机结合。据此,一位教师制订了这样一组"加大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义;2.了解游览顺序,感受双龙洞景象的奇异,激发热爱  相似文献   

2.
一、归纳回顾 主要是引导学生对课堂所讲的知识进行总结,使学生巩固课堂教学的重点。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后总结道:“双龙洞一游,路上景色美丽迷人,外洞高大宽敞,内洞梦幻般神奇,再加上过孔隙时的新奇。使作者有种种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3.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十册)中的“孔隙”是双龙洞中最奇妙之处。课文的第五自然段详细地叙述了作者经过这个地方时的见闻和感受。在这一段中,作者以客观交待和主观体验相结合的方式,用朴实而生动的语言向读者极有层次地讲述了自己这一有惊无险的短暂行程。细细品读这一段文字,相信读者也会有身临其境之感,也会产生一种历险的妙趣。此段内容,既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之一,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所在。  相似文献   

4.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十册)中的“孔隙”是双龙洞中最奇妙之处。课文的第五自然段详细地叙述了作者经过这个地方时的见闻和感受。在这一段中,作者以客观交待和主观体验相结合的方式,用朴实而生动的语言向读者极有层次地讲述了自己这一有惊无险的短暂行程。细细品读这一段文字,相信读者也会有身临其境之感,也会产生一种历险的妙趣。此段内容,既是本课  相似文献   

5.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游记。"了解游览顺序,体会作者将见闻、感受相结合写景物的表达方式"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之一。在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来自江西的甘密老师是这样引着学生走进"双龙洞",感悟"游记"这一文体特点的。师:这是——(课件出示图片)生齐:金华的双龙洞。师:叶圣陶爷爷曾经游览  相似文献   

6.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七册15课)是一篇游记,其中的第五小节既是教材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我作了一些探讨。一.关于教材的理解这一节教材是作者介绍从外洞进入内洞的经过情形。我的理解是,在游记中,作者写移步换位的过程是为了展示各种不同的景物。如这一节,表面上是写从外洞进内洞的过程,而实际上是写双龙洞的极为神奇的部位──沟通外洞与内洞的孔隙。通过作者过孔隙时的所见、所行、所感的描写来间接写出孔隙之小。全节一共九句话。第一句话点出这一节描写的中心──孔隙。第二句  相似文献   

7.
电教手段在教育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下面,笔者以《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一、巧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兴趣《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记叙了作者游览双龙洞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在教学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先放了一段一位老师游张家界的配乐朗诵,接着又放了一段有关溶洞的录像,让学生充分感受溶洞的美。然后,我话锋一转,导入要学的课文:在浙江金华也有这样一个神奇的溶洞,叫双龙洞,叶圣陶老爷爷在游览后,写了一篇游记。在这篇游记中,他不但给我们  相似文献   

8.
袁方 《教师》2013,(36):107-108
这是一篇游记,重点足4—7节具体写游览双龙洞的经过:外洞——孔隙——内洞,整体教学思路也要遵循这样的顺序进行。这样才符合游记文体的教学特点,游记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领悟作芹的写作顺序与游览顺序。  相似文献   

9.
<正>【教学目标】1.学习“臀”“蜒”等6个生字的读音,会写“窄”“额”“端”等15个生字,积累“聚集”“宽广”等15个词语。2.默读课文,理清作者游双龙洞的顺序,试着画出简单的路线图。3.重点聚焦描写由外洞进内洞的部分,体会作者把孔隙的狭小和自己的感受写清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一、归纳回顾主要是引导学生对课堂所讲的知识进行总结,使学生巩固课堂教学的重点。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后总结道:"双龙洞一游,路上景色美丽迷人,外洞高大宽敞,内洞梦幻般神奇,再加上过孔隙时的  相似文献   

11.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叶圣陶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情景,是按游览顺序记叙的。先写沿途所见的美景;继而写洞口、外洞;再写孔隙、内洞;最后出洞。在游览过程中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锦绣河山的热爱。本文从如何理清课文教学顺序入手,从"尝试利用微课受新知"、"感悟本文表达的生动准确"和"盘活教材习得方法"三方面对本课的设计及教学进行反思,能够引发读者共鸣,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电教手段在教育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下面,笔者以《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一、巧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兴趣《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记叙了作者游览双龙洞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在教学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先放了一段一位老师游张家界的配乐朗诵,接着又放了一段有关溶洞的录像,让学生充分感受溶洞的美。然后,我话锋一转,导入要学的课文:在浙江金华也有这样一个神奇的溶洞,叫双龙洞,叶圣陶老爷爷在游览后,写了一篇游记。在这篇游记中,他不但给我们描述了许多美丽的景物,还记录了他自己惊险…  相似文献   

13.
<正>这是《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中有关"孔隙"的教学片断:师:能不能用一个词来描述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孔隙?生:狭窄。(师板书:狭窄)师:从哪看出孔隙的"狭窄"?请同学们读第5自然段,画出相关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交流时,学生纷纷从该段中找出有关的句子,说出自己是怎样体会到孔隙的狭窄的。  相似文献   

14.
教学片断(课件出示双龙洞外洞图) 师:双龙洞最鲜明的特色是外洞和内洞之间有巨大的石屏相隔,仅通水道。这条水道长10余米,宽3米多,有“水石奇观”之誉。有古诗云:“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字幕逐一打出)这就是文中所说的“孔隙”。下面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领略一下这种独特的游览方式。  相似文献   

15.
教材分析这篇讲读课文记叙了游双龙洞的全过程,重点介绍了双龙洞的特点,使人读了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课文与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理清文章的条理”有机配合,以游览观赏双龙洞的景致为线索,形成了条理非常清楚的写作思路。从整体上看,作者先交待了游览的时间和地点;接着写游洞途中的景色;然后描写游双龙洞;最后写出洞,直至游览完毕。其中,“游双龙洞”是文章的重点部分,其层次和条理也都很清楚。作者按“洞口→外洞→内洞→出洞”这一游览顺序,抓住特点,着力于外洞,孔隙,内洞的描写,突出了文章的重点。教学时,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条理,了  相似文献   

16.
在理清课文条理的基础上编写提纲——《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广东顺德市教师进修学校宋家东张滴珍《记金华的双龙洞》是第十册第三组教材中的第一篇讲读课文。本文是1957年叶圣陶先生游金华的双龙洞后写下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游记。文中记叙了作者游览金...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人美在眼睛,文美在标题。”的确如此。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灵魂,起着统绾全篇的作用;题目又是文章的眼睛,透过它可以悟出全文。那么在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深刻理解题意呢?现谈几点做法。一、设置疑问,引发兴趣在教学某些课文之前,可以提出一些疑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释疑过程中理解题意。在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时,我先提出疑问:“你们知道金华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叫双龙洞?”对这一问题学生很有兴致。纷纷动脑、动嘴。可他们只知道金华在浙江省。至于“为什么叫双龙洞”却无从回答。这时我抓紧时机介绍:《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我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小语第10册基础训练2第6题.[教学目的]进行一次参观游览活动,再有条理地记下来.在介绍见闻和感受时,以抓住事物的特点,按照顺序有重点地记叙,做到条理清楚、详略得当.[方法揭示]1.让学生扮演导游、参观者等角色,形成愉快的课堂气氛,要注意使每个学生都能兴致勃勃地进入角色;2.用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引路,提醒学生写作时做到有条理.[课前准备]1.组织学生参观君山;2.教学例文《记金华的双龙洞》;3.绘制一幅君山主要景点图.[教学步骤]一、忆和演.首先,我将君山主要景点游览图挂出.学生迅即转入回忆,很快,游览君山后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我即趁热打铁,分派角色:每个主要景  相似文献   

19.
《记金华的双龙洞》达篇课文是叶圣陶先生早年写的一篇游记。他用准确朴素的语言,按游览的先后顺序,记叙了游览途中的美丽风光和双龙洞的壮观景象,表达了对祖国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以读为基础,层次读文,解读文本,进行课文的学习。  相似文献   

20.
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江西省的甘密老师执教的特等奖课例《记金华的双龙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该课例最令人欣喜之处,就是教师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引领学生"感悟表达,学以致用",凸显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本质。现采撷精彩,与君共享。片段一:巧妙引领,感悟表达师:现在就让我们跟着作者乘小船,过孔隙。游客们,准备好了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