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幸福感”成为蹿升最快的热词之一。很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发言中都反复强调要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那么,到底什么是幸福呢?作为肩负党和人民赋予的教育重任的教育者,特别是学校教育的管理者,笔者以为使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得快乐,使教师工作得勤奋、自信,使学校持续特色发展,我就深感幸福,并乐在其中。  相似文献   

2.
“生活本身的目的就是获得幸福,追求幸福,让众生殊途同归。”美国安妮·弗兰克如是说。是啊,人生在世,就应该追求幸福!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帮助教师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应该是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做好奠基工作。作为一名班主任,我热切祈求着拥有幸福人生,热切希望着能为孩子们的幸福人生奠基。而我,深深明白一个道理:这世间没有救世主,要帮助别人,我们得先学会帮助自己。只有自己内心充满阳光,才能把阳光洒向学生。  相似文献   

3.
许多年来,我一直在寻找着那个包容着真和善的东西。它时常溢满我的胸腔,让我幸福得窒息,令我感动得落泪,从而一次又一次激发我去体验更深刻的人生,追求更崇高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引言我是一位小学体育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已有25年了,在这20多年的教育生活中,使我感觉到教育人比教书更难,它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前苏联现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过:教师"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  相似文献   

5.
    
朱韶坤 《宁夏教育》2009,(7):127-127
快乐和幸福是现代人追求高质量生活的目标。作为教师要想把教育变成快乐幸福的事。要想把受教育者变成快乐幸福的人,教育者必须首先是一个懂得快乐幸福的人,还要懂得如何使别人快乐和幸福,才能把这件事做好。教师要有服务意识。服务的形式、方法、态度、环境、技巧和时机决定着服务的质量。在教学中,一定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想方设法不失时机地为学生服务。以写促读,促观察,在动态化过程中获取、发现、  相似文献   

6.
人们期盼幸福的生活,包括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其中",学有所教"是构筑百姓幸福的"基石",是百姓幸福之源泉。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是要让老百姓生活得更美好、更幸福。我理解教育的目标是,教育好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办好一所学校,建设一方文明。因此,教育工作将带着新的使命,带着百姓的期盼向幸福出发,  相似文献   

7.
没有人天生就是幸福的,班主任工作并非必然是幸福的,幸福要靠自己努力去争取、去奋斗。能与年轻的学生在一起,使自己拥有了第二次青春,这本身就使班主任工作成为一种幸福的生活方式。而像学生一样做功课,使我的班主任工作得心应手,幸福感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8.
<正>温家宝同志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所有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开学第一课》,将"幸福"作为主题。鉴于此,我认为:师生的"健康指数"和"幸福指数"应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绿色"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初中生》2013,(7)
不知足.知足者常乐,各种欲望只能使人无休止地奔波劳碌. 爱比较.一旦人追求的不是如何幸福,而是怎么比别人幸福时,幸福也就离他远去. 过于焦虑.现在无论老人、年轻人还是孩子,多处于一种烦躁不安的焦虑状态,这让人们无法从心底感到幸福. 不知奉献.研究显示,在生活中多去帮助他人,能让自己感到更快乐.如果总算计着"我能从中得到什么",就会生活得很累.  相似文献   

10.
论关涉人生幸福的教育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幸福是人所追求的生存状态与存在方式,现代意义上的幸福就是一种生活得更好的能力。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既要使生活于其中的人感受到幸福,亦要使人获得一种活得更好的能力。因而,幸福是教育的应然追求,关涉人生幸福的教育应超越知识而面对生活与意义,应超越设计而面对境遇与传统,应超越塑造而走向对话式生成,应超越实体而让师生在交往关系中共享幸福,应超越裁定而面向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林芳珊 《家长》2008,(Z2):48-49
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首先应该暗示自己"我有这样一个可爱的孩子,我们要一起成长,我们要一起面对很多问题,我们会比别人生活得更幸福",并以此作为和孩子进行沟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教育-智慧-幸福”构成人类生活的一种基本链条。追求幸福生活需要人的各种智慧,而教育是通过知识促进人智慧发展,提升人智慧力量的活动。但现实的教育并不必然指向智慧、通达幸福,大量背弃智慧和幸福的教育实践活动,阻隔了人们通过教育得享幸福生活的愿望。为此,教育要回归生命智慧,在“转识成智”中收获幸福;提升智慧力量,通达幸福;追求智慧人生,得享幸福。  相似文献   

13.
有句话说得好:"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得多而是因为他计较得少。"作为人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更应该是快乐的传播者,能够把快乐带给别人也会让自己更加快乐,快乐的人是幸福的人。快乐和幸福本质上是相同的,那么教师如何追求快乐和幸福呢?  相似文献   

14.
赵国弟 《上海教育》2007,(6B):29-29
翻开我做校长后所用的第一本笔记本,在“校长工作格律”之中清晰地写着: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留出空间。十几年后,我依然认为,校长的终极使命就是让学生在学校中打下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并最终走向成功。我理解的成功是,使学生在对生命价值和个性爱好追求的同时,能充分感受生活的快乐和幸福。  相似文献   

15.
"教育生活应该是幸福的。"阅读朱永新教授的《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教育讲演录一书,感慨颇多。 "教师工作的幸福在哪里?""学生学习的幸福又在哪里?"不知从何时起,这两个问题就盘旋在我的心底。多年的教育工作中,我也一直在为解决这两个问题而努力。  相似文献   

16.
正"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掷地有声的承诺温暖人心,让人振奋。尊严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是人的"精神之盐"。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更有尊严、更幸福  相似文献   

17.
许多年前,在朱永新的新教育实验中初次听到把教育和“幸福”挂起钩来,那是一次心灵的震撼。目前,职业倦怠正在消磨教师的工作热情,那么怎样的教育生活才是教师向往的幸福、完整的生活呢?我认为,从教师这一特殊的职业出发,其幸福至少应该包含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社会认同两个方面。作为校长,要“以人为本”,引领教师享受职业的幸福。  相似文献   

18.
在隆重纪念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逝世一周年的日子里,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二十多年前在天安门前观礼台幸福地见到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情景不时浮现在眼前,更使我怀念伟大领袖毛主席。那是一九五三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我作为华北部队观礼代表团的一员来到北京。要在毛主席身边渡过全世界劳动人民的盛大节日,使我一连几天激动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一想到就要见到日日想、天天盼的毛主席,我的心更是激动得要跳出来了。我  相似文献   

19.
"你幸福吗?"是2012年的流行语。在听到别人无数次被问之后,我想问一下自己:"我幸福吗?"在答案从内心传递到嘴边的时候,我眼前浮现出孩子们灿若鲜花的笑脸和晶莹的眼睛,他们伴随着我的每一天,那份充盈灵动、心心相印的感觉是不是就是幸福感呢?"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教师若能和孩子们心心相印,教育就会变成一种幸福的生活。在班主任工作的每一天里,我都努力地把教育变成  相似文献   

20.
王楠 《学子》2014,(8):5-5
一、热爱学生。初尝为师的幸福滋味做小学教师,是我人生的第一次重要选择,十五年的工作中任教六个毕业班的经历更坚定了我对教育事业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