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教学背景分析 1.1学习任务分析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是选修教材《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在学生学习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盐类水解平衡之后,本节将继续学习“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可帮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水溶液中有关离子平衡的理论,使他们更为透彻地理解在溶液中发生离子反应的原理。本节内容的基本知识框架是:  相似文献   

2.
《盐类的水解》教学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包括盐类水解和盐类水解的应用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重点内容。教材在设计上先是通过活动与探究实验让学生感受盐溶液的酸碱性,获取盐溶液有的是呈碱性、有的呈酸性而有的呈中性的感性认知,并通过讨论活动从宏观上认识并概括盐的组成与其溶液酸碱性之间的关系。在学生完成感性认识后,教材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探究盐溶液呈酸碱性的本质,教材以常见典型的氯化铵、醋酸钠和氯化钠三种盐在水溶液电离出的某些离子能与水电离出的H+或OH-形成弱酸或弱碱的过程,分析这一过程对水电离平衡的影响,从而深刻地从微观粒子变化的水平揭示盐溶液酸碱性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考点提要(1)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 (3)理解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概念. (4)了解水的电离、溶液pH等概念. (5)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了解盐溶液的酸碱性. (6)理解原电池原理.初步了解化学电源.了解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及一般防腐蚀方  相似文献   

4.
一、教材分析电离平衡是中学化学基础理论电解质溶液的一部分 ,是第二章化学平衡知识的拓展和深化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本章教材共四节 ,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节电离平衡 ,主要介绍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 ,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知识以及电离常数 ,这部分是本章教学的基础和重点。第二部分为第二节和第三节 ,第二节是水的电离和溶液的 pH ,水的电离及电离平衡移动的知识 ,对了解溶液的酸碱性以及 pH具有重要意义 ,也为下一节盐类水解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第三节是盐类的水解 ,教材涉及的知识面较宽 ,综合性较强 ,是电解…  相似文献   

5.
教材中电离平衡的知识是高中化学重要的基础理论,既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同时又是高考的热点.从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即使是高三学生,还有不少同学对部分知识模棱两可,似懂非懂.“2006年理科综合考试说明”化学部分明确规定“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理解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概念;了解水的电离、溶液pH等概念;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了解盐溶液的酸碱性;了解强酸强碱中和滴定的原理等.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知识现将有关疑点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6.
教材中电离平衡的知识是高中化学重要的基础理论,既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同时又是高考的热点.从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即使是高三学生,还有不少同学对部分知识模棱两可,似懂非懂.《2006年理科综合考试说明》化学部分明确规定"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理解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概念;了解水的电离、溶液pH等概念;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了解盐溶液的酸碱性;了解强酸强碱中和滴定的原理等.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知识,现将有关疑点、易错点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7.
教材中电离平衡的知识是高中化学重要的基础理论,既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同时又是高考的热点.从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即使是到了高三,还有不少学生对部分知识模棱两可,似懂非懂.《2006年理科综合考试说明》化学部分明确规定“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理解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概念;了解水的电离、溶液pH等概念;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了解盐溶液的酸碱性;了解强酸强碱中和滴定的原理等”.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知识,现将有关疑点、易错占归纳加下.  相似文献   

8.
<正>一、盐类水解原理1.定义: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阴离子或阳离子与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这种作用叫做盐类的水解。2.盐类水解的实质: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3.盐类水解的结果:盐的溶液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酸碱性。4.盐类水解的条件:(1)盐必须能溶于水中;(2)生成盐的酸或碱是弱酸或弱碱(有弱  相似文献   

9.
潘殿魁  闫丽丽 《考试周刊》2014,(51):130-131
<正>高中化学新课程《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主要涉及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这一章其主要在于对第二章所学化学平衡理论的应用,应用化学平衡的建立和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直接指导对离子平衡等知识的学习。本章第三节盐类水解的教学就是利用电离平衡的理论揭示盐类水解的实质。由于盐类发生水解,使得我们的研究对象成为多个平衡并存的体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有时又相互促进。但是,由于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c(H+)和c(OH-)的  相似文献   

10.
正教材中电离平衡的知识是高中化学重要的基础理论,既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同时又是高考的热点.从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即使是高三学生,还有不少同学对部分知识模棱两可,似懂非懂.《2013年理科综合考试说明》化学部分明确规定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理解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概念;了解水的电离、溶液pH等概念;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了解盐溶液的酸碱  相似文献   

11.
盐类水解是高中化学电解质溶液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反应机理、规律与应用对学生来说都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是电解质理论、离子反应及平衡理论的综合运用。通过聚焦盐类水解第1课时"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将盐类水解内容及其相关特性进行分析,辨析并建构盐类水解的观念模型,设计盐类水解模型建构的水平进阶教学模式。最后,通过强化模型建构的教学实践促进学生对盐类水解知识体系的深层次理解,获得模型认知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1设计思想 本节课设计基于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盐类的水解”的第一部分“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和第二部分“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中学化学教学的基本形式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主要是由教材、教师、学生这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因此,化学课堂教学中与之相应的思维活动主要有三种:(1)化学家的思维活动(体现在教材中)Z(2)化学教师的思维活动;(3)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协调着三种思维活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根据化学知识的结构,暴露化学家的思维活动过程,即再现知识的发生过程例如:“盐类的水解”这一节教材从演示醋酸钠、氯化铰和氯化钠三种盐溶液的酸碱性实验入手,应用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离子积等知识,以醋…  相似文献   

14.
《化学反应原理》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的理论,在人教版选修4分为三部分内容:化学反应和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知识内容有焓变、电化学、燃烧热的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平衡、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盐类水解、难溶电解...  相似文献   

15.
胡致康 《天津教育》2020,(9):99-100
新修订的考试大纲对电解质溶液的要求非常明确,要求学生全面、细致地理解,理解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理解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平衡,能利用电离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考试大纲中,没有对这类知识进行明确的说明,也没有做重点强调,因此很多教师忽视了这方面的教学。然而纵观历年来高考试卷内容,对水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方法,考查的知识面比较广,题目的综合性强难度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说课,就是以“说”的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设计,通过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进程,以科学理论为依据,统筹归纳、合理演绎、系统整理课堂内容,从而达到指导教学实践的目的。现就《盐类的水解》这节课试说如下: 说教材   《盐类的水解》是技校通用化学教材第四章第三节。本节内容从盐类水解及实质、各类盐水解情况、决定和影响盐水解的因素及盐水解应用等方面进行论证说明。   盐类水解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综合性比较强,既要运用有关电离理论,化学平衡原理,又要运用弱电解质和水的电离平衡等知识。本节是“电解质溶…  相似文献   

17.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是化学平衡的延伸和应用,也是高考中考点分布较多的内容之一.其中沉淀溶解平衡是新课标中新增的知识点,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和填空题,其考查主要内容有:(1)电离平衡.(2)酸、碱混合溶液酸碱性的判断及pH的简单计算.(3)盐对水电离平衡的影响及盐溶液蒸干(或灼烧)后产物的判断.(4)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  相似文献   

18.
一、明确考纲要求,了解考什么该部分内容为历年高考中考点分布的重点区之一,主要考点有:(1)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2)水的离子积;(3)溶液的酸碱性及pH的简单计算;(4)盐类水解的原理及应用;(5)酸碱中和滴定;(6)原电池和电解的基本原理与应用。在这部分知识中,考  相似文献   

19.
王臻 《成才之路》2009,(8):41-42
一、教学内容设计 本节主要内容有盐类水解的概念、规律,以及盐类水解的应用。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亲自进行探究式的实验与分析。会深入理解盐类水解的概念和意义。因为在学习盐类水解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弱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在此基础上,依靠探究式学习。其认知结构完全可能通过同化和顺应达到新的平衡。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弱电解质的电离一直是包括全国卷在内的各地高考的命题热点。题中常将其与溶液的酸碱性、盐类的水解、离子浓度大小等结合来综合考查学生对弱电解质概念的理解以及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综合分析和定量计算能力。本文主要介绍解题中电离平衡常数的3种应用。应用一: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判断弱酸弱碱及其对应盐的相对强弱。相同温度下,电离平衡常数即K值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