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支玉华 《职业圈》2014,(9):101-101
企业培训,就其广义属性而言,实际上是一种企业员工根据企业的需要而进行的有侧重、有针对性地重新入校学习的一种继续教育。员工培训是油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件大事,决定企业明天的市场份额。企业领导应该不断加强员工培训,切实作好每一年、每一期的员工培训计划,通过不断培训,全面提高员工素质,依靠这支高素质的企业队伍搏击商海,使油田企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2.
赵廷军  章荣胜 《职业圈》2012,(9):79-79,81
油田企业中培训文化的作用 油田企业培训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的认识。是企业确立目标和员工行为的准则。培训文化就是把油田安全科学文化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和技能传授给员工。并通过生产实践将员工培养成具有高度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的知识型员工。实现员工自身的价值。培训文化是员工接受企业文化、安全知识、技术训练的重要途径,是促进企业实现管理创新和培训文化建设的重要措施,在油田企业生产管理和未来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加强培训和合理的人力管理为切入点,以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及延长员工的职业生涯为目的,提出优化企业员工培训的具体战略和行动方案.文章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是提高培训质量的前提;创新培训方法是提高培训质量的关键;学以致用,是提高培训质量的核心;建立激励考核机制,是提高培训质量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崔广英 《职业圈》2014,(21):90-90
供电企业正处于发展与转型的关键时期,为了更好地适应供电企业发展需求,增强员工内部培训机制建设,激发员工培训内生动力,助推供电企业发展势在必行。本论文结合供电企业培训发展现状分析,并提出具体实施对策,希望能够推进供电企业员工培训工作的开展,促进供电企业的快速转型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傅瑜 《现代企业文化》2013,(33):117-117
建立健全企业的激励机制将是不断增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环节。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青年员工激励机制,可以大大激发青年员工的潜力,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更好地实现企业发展的目标。如何调动青年员工的积极性。推动企业和谐有效发展,是国有企业管理层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牛丽 《职业圈》2012,(36):104-105
一、企业员工培训的必要性企业获取高质量、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有两个途径。一是从外部招聘;二是对内部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素质。但是,许多企业往往倾向于外部招聘人才,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内部员工的培养教育,这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因此,从战略高度重视员工培训。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企业中的培训是根据某些员工或某一岗位的工作需要。  相似文献   

7.
李强 《现代企业文化》2013,(32):121-122
随着我国企业对高水平技能员工需求的持续增加,对于技能员工的培训管理也成为了企业人力资源工作中的一个重点。本次研究总结了我国技能员工培训管理工作的开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结合自身管理经验总结出进一步完善技能员工培训管理工作的注重要点。  相似文献   

8.
国有施工企业在发展的阶段中做好员工的培训创新,对企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就目前而言,在国有施工企业员工培训工作开展阶段中,受制于环境因素、管理方法以及技术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导致企业员工培训创新方案不能够全面落实.为了能够将此类问题解决,文章结合实际,在分析员工培训作用的基础上对施工企业员工现状以及培训问题进行详细探...  相似文献   

9.
何淑芳 《职业圈》2014,(26):90-90
企业员工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企业不断发展的必要保证,通过员工培训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使得企业的发展更加迅速。本文将详述企业员工培训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并讲述如何通过加强企业员工培训来提高人力资源开发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谭册艺 《职业圈》2011,(29):55-55,57
绩效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电力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如何通过完善绩效管理来提升市场化进程,适应日趋激烈的竞争,是电力企业加快自身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绩效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做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工的绩效考核又是关键所在。多年来,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员工的工作业绩考核一直是个难点问题,要么没有考核目标和细则,要么考核的目标、细则形同虚设,考核流于形式。所以,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员工绩效考核一直是困扰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11.
许岳海 《职业圈》2013,(30):110-110,112
本文结合企业文化建设与发展现状,分析了相关企业文化与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之间的相互作用。此外,通过过合理化、科学化运用企业文化,加大企业和谐文化的建设力度及相应民主管理文化建设,完善员工的竞争激励机制与激励约束机制,从而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各个企业间的人才争夺战日趋激烈,员工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下谋求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位,这是企业员工职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关键问题,更是实现企业与员工共赢的核心所在.员工职业生涯的规划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和人力资源工作的重要部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建立和完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实现员工的成长与企业的发...  相似文献   

13.
油田企业工会管理工作现状油田企业工会工作发挥着科学管理、完善组织、人性化服务的重要职能,是企业员工的沟通纽带与桥梁,随着油田企业近年来经济、政治体制的不断改革,工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深化了管理地位与服务职能,成为企业员工心目中真正的利益维护者与精神支柱。同时现行油田企业工会管理工作也体现出发展步伐有待提升、思维管理方式需进一步创新、定位目标应细化明确等等现实特征。许多油田企业担任工会工作的管理、服务人员年龄相对偏大,  相似文献   

14.
张华诚 《职业圈》2014,(9):68-68
新形势下,油田企业自身的管理工作遇到了新的挑战,并且在油田企业不断实现管理转型与优化的过程中,员工的思想意识也在不断的变化当中。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发展的指路灯,也是对员工思想观念培养的重要基础,落实好思想政治工作对于油田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吴应文 《职业圈》2013,(29):148-149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深入开展“三个建设”、扎实推进“两个转变”、全面实施“三集五大”、建设“一强三优”世界一流公司的战略目标和“三抓一创”的战略部署,本文从落实依靠思想,促进共同发展、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强化人才培养和管理、健全完善考核用人机制、加大员工培训力度等方面论述了队伍建设是现代企业科学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系统分析目前企业员工管理体系不完善和员工流动率过高两大问题的基础上,回顾了目前的相关文献,认为企业必须进行基于员工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并认为机制创新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保障,方式创新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核心,理念创新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源泉,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从这三方面创新,继而提出了员工培训创新途径、激励机制创新途径、职位与薪酬管理创新途径等三大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张妍茹 《职业圈》2011,(26):111-111
为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国有企业均应将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第一资源进行管理,不断出新意、施新措,激发教育培训活力,全力推进“人才强企”战略实施,并结合企业实际,统筹规划教育培训工作,坚持培训三级管理,制定“需——培”相符的培训计划,完善检查、指导、考核机制,确保教育培训职能发挥空间得到有效拓展,培训体系构筑较为科学,员工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得到极大提升,企业活力全面激发。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国有企业均应将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第一资源进行管理,不断出新意、施新措,激发教育培训活力,全力推进“人才强企”战略实施,并结合企业实际,统筹规划教育培训工作,坚持培训三级管理,制定“需——培”相符的培训计划,完善检查、指导、考核机制,确保教育培训职能发挥空间得到有效拓展,培训体系构筑较为科学,员工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得到极大提升,企业活力全面激发。  相似文献   

19.
张金霞 《职业圈》2013,(15):91-91
新员工入职培训是指使一个社会人进入新组织变为一个企业人,通过企业的培训使其熟悉组织环境,了解工作职责,与企业相互认识。相互适应的过程。一、新员工入职培训的意义新员工培训。是员工进入企业后工作的第一个环节,它又被称为人职培训。新员工入职培训能够减少新员工对企业的抱怨和某些困惑,使其尽快融入企业文化。培养其团队意识;企业的培可II工作做得越好,新员工越愿意留下来为企业工作。降低员工流失率;可以减少新员工适应岗位的时间,使新员工尽快适应工作,以便节省时间,减少使用新员工的启动费用;可以展现清晰的职位特征及组织对个人的期望;增强企业的稳定程度。  相似文献   

20.
蒋云飞 《职业圈》2012,(30):51-51
一、企业文化,指引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第一,积极发挥企业文化的引导与教育作用在企业发展中有这样一句话“三流企业靠人才、二流企业靠管理、一流企业靠文化”。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企业发展中。企业文化才是灵魂所在。做好煤矿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需要让员工感受到“企业是我家”的归属感.能够将自身的发展与企业的荣辱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