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动归因与学生积极体育活动态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体育教学的角度 ,对学生运动归因方式与体育活动情感障碍的关系做了多维的分析考察 ,提出了通过归因训练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水平 ,克服体育活动情感障碍 ,使之形成积极的体育活动态度的设想及措施  相似文献   

2.
体育锻炼积极情绪体验及锻炼行为坚持性与再归因训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体育教学的角度,对学生运动归因方式与体育活动情感、体育锻炼行为坚持性的关系做了多维分析考察,提出通过再归因训练克服体育活动中的消极情绪,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坚持体育锻炼行为的设想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调查了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和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在学业成就上的归国倾向,以及他们对学业成败结果的情感反应和对未来学习活动的期望。两个被试专业既有共同性也有差异性,同时还反映出体育专业的特殊性对体育大学生归因倾向的影响。本研究可为科学地了解、分析体院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和有效地进行教育工作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体育运动情境再归因训练心理和行为效应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永忠 《体育学刊》2004,11(2):61-64
探讨了在体育运动成就情境中,再归因训练的心理效应和行为效应。分别就体育运动情境再归因训练对学生情绪情感、对随后行为的期望水平及对随后行为坚持性的影响进行综述。并且对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再归因训练提出了具体的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5.
体育学习中的习得性无助及其归因训练程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分析了习得性无助在学生体育学习中的表现,以及习得性无助与归因之间的关系,结合归因训练的通用模式和利兹归因编码系统,提出了一个适用于体育学习领域的习得性无助的归因训练程序。  相似文献   

6.
归因与人的情感、动机、态度、自信心以及行为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使竞技体育领域内的归因训练得到卓有成效的开展,充分发挥出归因训练的积极效应,必须把握好归因训练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和训练要领:明确归因训练的目标;选择有效的归因训练方法;拓展努力归因,加强方法、策略归因;控制归因偏差;发展运动员认知技能。  相似文献   

7.
体育教学中归因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体育教学中的学生归因、归因训练和教师与学生的归因关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指出体育教学中的归因研究多偏重学生的归因及其训练,对教师与学生的归因偏差研究薄弱.提出该领域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体育运动领域中归因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其未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归因理论提出以来,显示了其巨大的生命力,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体育运动领域内。本文在纵向上拟从归因理论在体育领域中应用的历史、现状及其未来进行综述,在横向上拟从归因理论的前因研究和归因理论的结果研究来进行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体育师友》2018,(2):3-4
归因训练是目前归因研究的重要领域,通过归因训练能够使参加体育课学习的高等学校学生将其成败归因、情感、期望水平和心境等向积极方向转化,继而提高学生的坚持性、成就动机等。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和实践法,对武术教学的归因训练进行研究,指出武术教学同属于体育教育,武术教学与训练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共同活动,武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武术学习和训练的结果进行正确归因,提高教学训练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成绩。  相似文献   

11.
心理学将归因理解为一种过程,是指根据行为或事件的结果,通过知觉、思维、推断等内部信息加工过程而确认造成该结果之原因的认知活动。不同的归因会引起人们不同的情绪、动机和行为反应。以问卷调查为手段,研究我国高中学生体育运动情景归因的特点。研究结果显示,体育运动情景下的高中学生的归因与学业成就领域的归因存在差别,且存在较显著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将归因理解为一种过程.是指根据行为或事件的结果,通过知觉、思维、推断等内部信息加工过程而确认造成该结果之原因的认知活动。不同的归固会引起人们不同的情堵、动机和行为反应。我国高中学生体育运动情景下的归因与学业成就领域的归因存在差别,且存在较显着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3.
体育课评价是体育教育工作者普遍运用的手段之一。目前在体育课中教师对学生表扬和批评尚存在一些潜在的危害,从归因理论的角度看,体育教师应注意在学生评定中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把握好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合理地传递评价信息,引导学生积极有益地归因。  相似文献   

14.
归因学说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归因理论进行了简述,提出在指导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能帮助教师深入探索学生的心理态势,从而能不断地改进体育教学,达到培养学生的运动心理素质和进取精神。  相似文献   

15.
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探析了归因理论在篮球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如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并指出教师在篮球教学中要进行自我归因,并掌握归因技巧,引导学生在技术学习过程中进行积极的归因,从而提高篮球技术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运动归因研究的过去、现在及未来(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运动归因研究的四个理论来源、运动归因的研究领域、运动归因本质的研究,运动归因研究的方法学问题进行了文献综述,并进行了运动归因研究的未来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17.
归因方式是个体跨越不同情境与时间而表现出来的特定归因倾向,不同的归因方式将对个体的情感、自我评价以及社会行为等方面产生不同的影响。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归因方式存在年级、性别、独生与否及城乡来源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