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旺堆 《西藏体育》2005,(2):30-31
前言:在运动训练或比赛过程中,用于促进运动训练调整和改善运动员心理情感状态,尽快消除运动员疲劳,帮助提高运动成绩,预防运动伤病的发生,康复运动伤病的按摩,是现代训练学内容之一,其对象是运动员。  相似文献   

2.
少年阶段正是打基础的黄金时期,如何预防和减少少年田径运动员的伤病,提高优秀运动员的成材率,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运动潜能,延长他们的运动寿命,也一直是各位体育教学和训练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1、认清少年投掷运动员过早  相似文献   

3.
迎八运部分优秀运动员运动性损伤的治疗段桂华运动性损伤在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中时常发生,及时治愈伤病,使运动员尽快恢复训练,对于维持运动训练的系统性,保证训练质量,提高运动成绩,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运动损伤的治疗,依据伤病的性质、种类的不同,其治疗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跳水项目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出发,从力量训练、运动员的训练与营养、运动训练中常见的几种伤病及预防要素分析,总结概括了体能训练中的理论和实际的关系,及其在少儿跳水中的指导作用,并且分析了运动训练中常见的几种伤病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我国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早衰与运动损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樊莲香 《体育科学》2002,22(1):105-106
我国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由于运动损伤而引起的早衰趋势明显,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在役的运动员运动损伤明显。艺术体操运动员重伤损伤部位依次是腰、踝发病率高,中等程度伤以腰、脚背、膝、踝发病率高,轻伤以脚背、踝关节、腰、肩关节发病率高。总体上各部位发病率最高的为腰,其次为踝、脚背、膝、肩部位。运动损伤的发病时期主要为平时技术训练。建议根据儿童少年发育特点安排好基础训练阶段的训练,加强腰踝等部位的力量训练、注意伤病易发时期。  相似文献   

6.
运动员的体能是指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而足球运动中的体能是指符合足球专项运动特点的运动员的机体基本能力。良好的体能训练是足球运动技、战术训练的基础;是足球运动员承受大负荷训练和高强度比赛的基础;是足球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保持稳定、良好的心理状态的保证;能够预防伤病,延长足球运动员运动寿命。  相似文献   

7.
应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我国不同等级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的创伤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运动员运动创伤患病率较高;患病率居前5位的损伤是膝关节、腰部、踝关节、臀部和头、颈;创伤的发生率与运动年限无关,但创伤的严重程度与运动员的运动等级有关;运动损伤流行病学特征显示伤病特征与运动特点相关性较高,虽然专项训练是第1位的致伤因素,但伤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伤病对日常训练的影响十分明显,虽然治疗方法较多但总体治疗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建议在今后的训练中加强医务监督,引进新的治疗方法与手段,提高训练科学化水平,加强防护措施和自我保护意识,改善场地、器材等条件,进一步减少运动损伤。  相似文献   

8.
应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我国不同等级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的创伤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运动员运动创伤患病率较高;患病率居前5位的损伤是膝关节、腰部、踝关节、臀部和头、颈;创伤的发生率与运动年限无关,但创伤的严重程度与运动员的运动等级有关;运动损伤流行病学特征显示伤病特征与运动特点相关性较高,虽然专项训练是第1位的致伤因素,但伤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伤病对日常训练的影响十分明显,虽然治疗方法较多但总体治疗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建议在今后的训练中加强医务监督,引进新的治疗方法与手段,提高训练科学化水平,加强防护措施和自我保护意识,改善场地、器材等条件,进一步减少运动损伤。  相似文献   

9.
<正> 集训前要摸底:首先对参加训练的运动员从思想状况、心理素质、身体素质、运动基础、意志品质等方面摸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而后针对每个运动员的实际情况进行四定:定任务、定指标、定计划、定措施。计划大体分四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加量阶段、强化阶段、调整阶段。在整个训练过程中要培养训练能力、比赛能力、自我训练能力、自我保护能力(防伤病)。为了适应全国  相似文献   

10.
1 前言 短道速滑的运动伤病问题已成为困扰运动训练和影响运动成绩的原因之一。本文对吉林省体工队、长春市体工队、白城市体工队及黑龙江省部分短道速滑运动员的伤病进行了调查研究(男运动员23名,女运动员30名,平均训练年限5—6年;健将级30名,一级23名),统计了近3年内发生在训练和比  相似文献   

11.
了解掌握学校体育运动伤病的规律,是进行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运动竞赛以及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重要保证。本文的目的是通过调查817人次在校中号学生,对在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发生的246例体育运动伤病进行分析。认识和揭示中专学校学生体育运动伤病的发病率,伤病分布、运动项目发病率等,为预防中专学  相似文献   

12.
运动员为达到优异运动成绩而进行的训练是一个长时间的连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考虑到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个性的年龄特点,各种训练手段的比例、一般训练和专项训练的量和强度、达到一定的运动技巧的年龄和时限、对具体的某项运动的要求等等。开始专项化的阶段包括儿童进运动学校后前2—3年的时间。这个时期的教学训练要解决许多任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一些高水平十项全能运动员在制订训练计划时,常把目标订在破总分9000分大关上。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目标呢?进一步提高十项全能运动员的成绩需要具备那些储备?作者认为,最主要的储备之一是改善对训练过程的控制。控制教学训练过程的目的是使所有的运动训练系统,适应运动员的个人特点和机能能力。在十项全能运动员的最高运动技术阶段(19—26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必须预测十项全能运动员达到高水平成绩的可能性和确定他的个人特点。2、制订出竞技目标和完成该目标的  相似文献   

14.
应用医学研究中流行病学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出现的运动损伤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出现运动损伤的概率较高;运动损伤主要分布于膝关节、腰部、踝关节、臀部和头、颈等部位;运动损伤的发生率与运动员的训龄无关,但损伤的程度与运动员的等级呈正比关系;运动损伤流行病学特征显示伤病特征与运动特点相关性较高,虽然专项训练是第一位的致伤因素,但伤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伤病对日常训练的影响十分明显,虽然治疗方法较多,但总体治疗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建议在今后的训练中应完善训练条件、提高训练科学化水平;加强防护措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为不断完善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伤病的治疗方法与手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篮球运动属于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它不仅要求运动员有出色的技、战术能力,对运动员的体能也有很高的要求。在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中,为了进攻得分或者防止对方得分,篮球运动员之间有大量的身体接触和身体对抗,这样无疑增加了运动员受伤的风险。本文结合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特点、原因及其运动损伤的康复原则,针对性的给出了常见损伤康复训练的方案以及伤病防治的建议,为运动员和教练员提供参考,以利于篮球运动员运动伤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6.
何蔚  纪春楠 《冰雪运动》2006,(4):6-7,18
国家花样滑冰队双人滑运动员承担在第20届冬奥会上实现历史突破的任务,而运动员年龄大,伤病多,给完成这一任务增加了难度。运用祖国医学理论,结合现代运动创伤治疗手段,将运动员的伤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是备战都灵冬奥会的重要任务之一。赛前训练要加强一般素质训练与专项素质训练,降低运动创伤发生几率,从而保证运动员正常训练和参赛。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全国216名射箭运动员颈肩伤病的调查分析,发理该项目运动员的颈肩运动创伤发生率较高,为44%。我们认为射箭运动员颈肩部软组织慢性劳换发病率高与该项运动的特点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乒乓球训练中的恢复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竞技体育的训练和比赛中,如何使运动员发挥最大的潜力,取得最理想的成绩,是摆在我们教练员和医务工作者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 运动训练学认为,完整的运动训练过程应该是练习加恢复,没有恢复就没有训练,将运动恢复过程和运动训练列为同等重要的地位。按照负荷、疲劳、恢复、提高这样的过程,从眼前看,运动恢复是训练水平提高的前提;从长远看,能使机体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使运动员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为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为运动员延长运动寿命得到了体能上的保证。 我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退役比发达国家的优秀运动员早得多,一方面中国人才济济,长江后浪推前浪,竞争激烈,另一方面,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体能问题,伤病多,运动量上不去,训练得不到保证,自然不排除心理、精神压力等方面的问题。第35届世乒赛单项决赛,郭跃华赛中大腿拉伤,放弃了争夺冠军的机会;蔡振华的伤病,影响了他运动寿命的延长;王浩的肘关节  相似文献   

19.
1体能训练的概念及内容体能训练是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结合专项需要并通过合理负荷的动作练习,改善运动员身体形态,提高运动员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充分发展运动素质,促进运动成绩提高的过程。它是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的基础,并对掌握专项技术、战术,承担大负荷的训练和激烈的比赛,促进运动员身体健康,防止伤病及延长运动寿命等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提高少年短道速滑训练中观摩教学效果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凡  佟丽君 《冰雪运动》2008,30(4):19-21
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正是身体快速发育和技术动作逐渐形成时期,如何在训练中使运动员减少伤病,尽快形成完善的技术动作和良好的有利竞争的心理品质,是少年运动员和教练员在训练中追求的目标。从理论上分析观摩教学在短道速滑训练中的作用,认为其符合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有助于运动技能的形成;心理结构的模块性特点决定了观摩教学是少年运动员必不可少的训练内容;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各种运动素养的形成依赖于观摩教学。提出在观摩过程中,明确观察的目的,给运动员以具体的语言指导,培养学生日常训练和比赛中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注意在观察后模仿高水平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是提高观摩教学的效果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