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顾问:我在采写新闻稿件时,常常因为稿件时效性不强而“告吹”。我向一位老报道员讨教,他开导我说,搞新闻要“打提前量”,估计一定要发生的事实,可以提前5—10天就把稿子写好,尽快发走。不然,稿子到了编辑手里,往往就成了“马后炮”。我不明白,为了不使稿子成为“马后炮”,就得“打提前量”吗?36232部队张景奇张景奇同志:那位“开导”你的老报道员说的话是不可听的。新闻报道稿件的确应注重时效,有时候,一篇稿子的时效性如何直接关系到稿子的成败。但是,提高稿件的时效性,主要靠快采快写快发,而绝对不能用“打提前量”的…  相似文献   

2.
“向报道员传达上级的指示精神色”、“向报道员汇报线索急”、“解决报道员的实际问题急”——这是某师报道人员给政治部副主任王志强重视抓好报道工作总结的_:大特与,故称他为“三急”副主*。自他上任以来,经他审阅的上h篇稿件,无一篇掺有水分。大、<那说,这应归于“三急”副主任的“慢三步”。慢一步———形成事实再写稿有些报道员在写迎接节日之类的应景稿时,往往节日还差十多天,活动计划安排刚刚列出,稿子就写了出突。报道员说,安排好的活补.巴协部要搞,提前把稿子写好,邮j收辑部,这算不上失实。若是Hg邓天搞完活动…  相似文献   

3.
青岛警备区某海防团团长荣光是一名地道的军事干部,但他在抓新闻报道方面却一点也不“含糊”。一天,一位报道员写好一篇连长贾化友安心工作立新功的稿子,为了提高稿件的质量,擅自把贾连长5次荣立三等功写成8次,团长看到后就问报道员,为什么这样写,这位报道员很随便地说:“这是为了增加稿子的分量。”荣团长一听,当即对他进行了批评教育,把失实处改正后才让他寄往报社。荣团长爱看报纸在全团是出了名的。今年3月份,他发现军区报纸上很少有本单位的稿子,就到宣传股了解近期的上稿情况,发现了刊稿的篇数倒是不少,但都是写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某油料仓库政委乔金平,一直对报道员十分关心,可在报道员中,却流传着一个他“三难报道员”的事儿。想听?下面听我—一道来——第一难:形不成事实不写稿去年9月中旬的一天,报道员李青兴冲冲地拿着一篇稿子找乔政委审阅。这是一篇报道部队开展“迎国庆演讲比赛”的消息。小李认为稿子写得不错,虽然活动到月底才搞,但迟早要搞,稿子写好寄走,先在编辑那儿排上号,请政委审稿也就是走走过场。可乔政委看完稿子后当时就给他上了一课:“迎国庆演讲比赛”是我们在国庆节期间开展的一项活动不假,现在活动还没搞你就把稿子拿出来了,这不…  相似文献   

5.
在连续3年被上级表彰为新闻报道工作先进单位的济南军区某团,流传着党委班子的这样几则小故事。团长常“参谋”“小伙子,这篇稿于我来帮你‘参谋参谋’。”这是团长李长清经常对战士报道员说的一句“口头禅”。提起李团长,报道员们都很佩服。政工稿件经他一“参谋”,主题更突出;后勤稿子经他一“参谋”,角度更新颖;特别是令报道员怵头的训练稿件,报道员更需要他“参谋”一番。今年新的训练大纲颁布后,报道员小耿在训练场发现有的连队战士不懂军号,竟出现了听着紧急集合号就寝的笑话。针对这个情况,小耿马上写了一篇消息寄往报社…  相似文献   

6.
提起河南省孟津县人武部政委李忠国,熟悉他的报道员们都习惯地称他为“第一编辑”。李忠国今年45岁,在武装战线上战斗了26个春秋。五年来,他通过改、审、选稿的形式,传帮带了一批报道员,经他看、审、修过的稿子就有800余篇。报道员们说起他当“第一编辑”的故事,个个如数家珍。报道员张文说——“李政委看稿真细心’我刚当报道员那会儿,由于基础差,不懂新闻的ABC,写出的稿子句子不通顺,错别字多,李政委总是不厌其烦地修改。几年来,经他修改过的稿子就有百余篇之多,可以说他是我从事新闻报道的启蒙教师。去年8月15日,我写了…  相似文献   

7.
红花的美艳,是因为有了绿叶的衬托。江苏省泗阳县人武部部长王军生就是这么一位甘当绿叶的人。在他的关心帮助下,泗阳县人武部不但连续6年被上级评为先进单位,而且成为一方新闻报道员成长的沃土。宁愿不上稿也不能造假。王部长当战士时写过报道,深知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线。在平时,他经常提醒报道员要深入学习,有务实的采访作风,确保每篇报道的真实性。在部里,谁要是为了上稿而想点子,随意拧角度,那稿件到了王部长那肯定要卡壳。报道员小张到人武部当报道员两个月了没上一篇稿子,急得团团转。后来他想了个法子,找了几个女民兵搞训…  相似文献   

8.
本栏的稿子,多是赞扬领导如何在生活上业务上关心报道员的事,很少有人写领导如何严格要求报道员的,这篇稿件正是从“严”的一面讲的,使人觉得新鲜。  相似文献   

9.
“搞新闻报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真实,宁可一篇不上也绝不能让稿件失实,谁的稿件失实就处分准!”这是某部政治处主任刘福林对报道员的要求。报道员写的每一篇新闻,刘主任都认真审阅,凡是稿件涉及的事实,都一一核对,并把水分挤出来。“踢足球守门员最重要,搞新闻报道也要守好‘门’,不让一篇失实稿件上报。”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平时,刘主任经常对报道员讲述报道失实的危害性和它的严重后果。发现失实的苗头,立即纠正。一次,报道员小马来写一对夫妻16年如一日为驻岛官兵运送粮油的稿件时,由于采访不细,把11次被市、县评…  相似文献   

10.
在驻疆某师,提起政治部主任陈作明,都称他是“实心眼”主任。这里撷取的是他务实求真抓报道工作的三件事。抓实“宁可一篇稿子不见报,也不能加水分写失实虚假的报道。”这是陈主任时常提醒报道员洛守职业道德的警言。一次,战士小张写了篇某连长兄弟般爱兵的通讯。文中说连长每月为战士家写信30多封介绍其成长情况,并为贫困的战士家寄钱接济。陈主任审稿后不大相信。他是个细心认真的人,经了解并非报道中说的那么“突出”,其中的数字也有出入。于是,他严肃地指出了这篇报道中“水分”多的问题,并给小张辩证地分析报道先进人物不能一…  相似文献   

11.
王水林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那张黝黑的脸庞,那是多年来在新闻和事业的道路上历尽曲折磨练而形成的光彩……。1976年12月,王水林由老家湖北入伍,来到了南京军区某坦克师修理连,当了一名无线电修理工,还担任片战一上文化普及课的教员。那时,他用螺丝刀修理无线电!或是站在黑板前讲课的时候,是绝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一名“上记者”的,说来凑巧,还是一位采访他外J战士报道员把他引上了新闻之路。一次,~位报道hi采访了他的事迹后,把写好的稿子拿给他看。他仔g田看了几篇,暗自掂量,这样的稿子自己也能写,别人能当报道员,我为啥不能…  相似文献   

12.
146医院政治处主任乔金平,善于给报道员出点子,想点子,定点子,对报道工作倾注了自己一副火热的心肠,报道员亲切地称他──“点子”主任。实点子。报道员(特别年轻报道员)写稿子,由于上稿心切,往往出现一些“艺术”拔高现象。乔金平主任每次把关审稿子,都坚持新闻的真实性,不留情面地把水分拧干。一次报道员小李采写了一篇医院为老区群众服务的稿子,将13人组成的医疗队写成了30人,乔主任在审稿时认真严肃地给以纠正,并十分诚恳地告诫小李:写稿要求真务实,遵守新闻的真实性,不能把文章写得花里胡哨。5年来,146医…  相似文献   

13.
有位名记者说过,好新闻是脚板底下跑出来的。兰州军区某团战士解开平就是这样一个为追求好稿而不怕吃苦的报道员。在连队就喜欢新闻的解开平,1996年5月在《人民军队》报上发表了一个豆腐块后,有幸被团新闻干事看准把他调到政治处当报道员。到报道组后,小解为不负领导的厚望,一心想早出成绩。便整天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不停地写,几乎一天写一篇,结果三个月过去了,寄出去的稿子,竟然在报纸上一个字也没见到。他失望了,认为自己不是搞新闻的料。新闻干事看出小解的心思后,便指着他那些没刊用的稿件底稿语重心长地说:“不是你文字基…  相似文献   

14.
每次和他一谈论新闻的话题,他就“新”字不离口。什么时间新、事件新、角度新等等,他常用一句很朴素的话对我们这些报道员说:“如果稿子写出来让别人看了说不新,那就不叫新闻,寄到报社,编辑也不可能采用。”几年来,他始终把“新”字当作前进路上的航标,使一篇一篇的稿件被军内外、报刊电台采用。1980年底,他从胶东半岛一个贫困的农村入伍后,深深地被战友们那种战风沙、斗严寒、练酷暑的训练精神所感动。于是,他拿起了笔,试着把战友们这种精神写成了一篇篇稿件。可是,半年下来,几十篇稿子寄出去后,全都泥牛入海,奋无音信。他…  相似文献   

15.
“有事找政委”是报道骨干的一句口头弹。一次,报道员小刘抓到一条“活鱼”;三名战士避免了驻地一起油罐车与汽车相撞的特大事故。他赶写了一篇《我是军人》的快讯。可抬腕一看,已是下午5:4O了,驻地邮局6:00下班,骑车已来不及,想搭车,可家里剩下的一辆车一位首长马上要用。李政委得知此事,立即把车派给报道员到邮局发稿。李政委常对人讲,他就是报道组的“后台老板”。7月份,报道员向勇写了一篇(怎能如此午休)的稿件,批评两个连队在午休上的不正确做法。稿子没发出去连队便找上门,要求小向高抬贵手,否则,后面的话说得很难…  相似文献   

16.
于政委送槁“编辑同志,这是咱们师一个报道员写的稿子,你看行不行?”编辑抬头见送稿人是一个大校,忙起身让坐。当得知他是师政委时,激动地说:“于政委,就冲这件事,我敢肯定,你们师的新闻报道工作一定能搞好……”这是10月下旬的一天出现在军区报社的一幕。这之前,于政委到某团二营蹲点。营部报道员小龚写的一篇新闻稿,无意间被枪委看到了。于政委看他写得还可以,时效性又很强,就对小龚说:“明天我刚好到军区开会,稿子我给你带到报社吧、”尚副师长送站一天,刚从外单位调来的尚副师长下部队检查工作。车子快出师机关院门时,…  相似文献   

17.
文人当自重     
“文人”在这里指的并不是作家、编辑,也不是记者或一些文化界名人,而指的是某些基层报道员。君不见,有些基层报道员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喜欢自己“吹”自己。某部一报道员刚刚从外单位调来。为了在领导面前显显“能耐”,就以他人之名写了一篇自己的“事迹”,把自己的吃苦精神吹得“云山雾罩”。时隔不久,他的这篇自吹文章果真感动编辑被刊用,可他那成才事迹让人看了,真是令人咋舌。单说写他担任报道员两年来,写了230余篇稿子,在各级报刊见稿200篇,就很使人刮目相看。你别说他这么一写,几个领导看了还真在机关引起了一场不大不…  相似文献   

18.
“亮”红灯     
“这稿子不能发!”小李写了篇关干制配连举行“党在我心中”庆“七一”文艺晚会的稿子。不曾想,在发稿时碰上了部长姚明林亮出的“红灯”:“这稿不能发!”原来,小李认为“七一”、“八一”之类的应景稿,等过后再写,十有八九是马后炮,只有提前写,待稿子寄到报社,正好编辑部需要这类稿子。于是,“六一”才过不几天,“七一”的稿子他就写出来了。姚部长像是瞧出了他的心事,说:“这样写稿不好,稿子见了报,官兵有意见。你看这样写行不行?”最后,姚部长帮他定了一篇言论稿。“这假不能批”小于写稿写了半年多,稿子寄走近百篇,…  相似文献   

19.
驻扎在偏远山区的某舟桥团党委“一班人”,甘当“沃土”育壮苗,为报道人员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梁面问”——这是报道人员对团长栗玉正的美称。过去,这个团的报道员写稿有单打一现象,一写反映军事训练的稿件就怵头。梁团长了解这种情况后,毛遂自荐当上了报道组的“军事顾问”。报道员遇到不懂的军事难题就请教梁团长,他总是不厌其烦地认真讲解。同时,他还给训练部门“约法三章”;凡召开训练会议都要通知报道人员参加;举办训练比赛要邀请报道员观摩;不定期地为报道员举办训练报道线索“发布会”。对报道员写的训练稿件,他…  相似文献   

20.
郭洁 《军事记者》2011,(4):71-71
报道员小王在写一篇新闻稿,只见他一会儿拿起电话打给某连指导员:"我这还缺一个战士舍小家为大家的事例,请帮忙找个例子";一会儿又给士官小张打电话:"我这稿件里需要一句话,到时我就写上是你说的"……如此一阵忙乎之后,一篇反映基层连队争先创优的新闻稿就出炉了。这种“拿靴找脚”的新闻写作方法,在一些通讯员身上并不鲜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