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考点解读】"读书卡片"题是近两年中考试卷中出现的一种新题型。制作读书卡片是一种很实用的读书方法,也是一种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中考命题看好"读书卡片"题,显然是要教给学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的学习中,语文课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承载着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语文素养的优秀人才的重任。低年级学生刚刚接触语文的学习,更要重点培养他们"读书、积累和感悟"的良好习惯。本文以《咏华山》为例,就教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进行浅议。  相似文献   

3.
在《说文解字》一书中对"朗读"是这样下的定义:"朗,明也","读,诵书也"。"读书"首先要会"读",朗诵是读的基本方式。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把朗读摆在第一位,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教学中做好语文朗读的教学工作,能让学生感受文章之魂,提高理解能力。本文通过分析高中语文朗读的重要性,提出语文朗读教学的策略,抛砖引玉,希望通过朗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采用有放手段与方法,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积极进取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喜欢语文课,乐意参加语文学习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5.
薛有庆在《新课程呼唤美的语文》一文中所说:"语文是美神维纳斯断臂的浮想联翩……"《课标》中指出:"语文教育是审美的,诗意的,充满情趣的。""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想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必须创设美的课堂。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课标》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我们的语文老师在教学中把识字写字放在首位,不仅要关注"教过",更要关注"教会",要舍得在识字写字上动脑筋,花时间,下功夫。同时还要结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激发他们的识写兴趣,在"反复"中完成识字任务。  相似文献   

7.
刘俊 《科教文汇》2013,(12):211
《技工院校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鼓励学生自己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在努力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点燃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使课堂内外的语文学习取长补短,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可见,语文教学效果真正的源泉是阅读,阅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最主要获取知识的来源是教师的讲授,他们通过自己主动学习获得的知识只占很少一部分。因此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加他们获得全方位知识的途径、引导他们学会自主阅读,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教师要营造良好的班级读书氛围,加强对他们阅读的指导,积极组织各种读书活动,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让小学生爱上读书、学会读书,并能享受读书所带来的快乐。  相似文献   

10.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是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十九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唯一工作和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智育,而且要肩负提高学生德育、美育等的重任。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笔者对该校六年级4个班152名学生阅读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提出选择书籍是悦读的骨,教会读书方法是悦读的肉,让"悦读"成为孩子语文素养提升的奠基石。  相似文献   

12.
丁振华 《知识窗》2011,(6X):25-26
<正>课外作业是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与初中生语文素质的提高有很大关系,必须得到初中语文教师的重视。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纲要》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因此,我们农村教师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农村特有的课程资源,弥补农村初中教学资源的不足,缩小城乡课程资源的差距,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得重视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与阅读能力的提高。引导学生好读书,且能读好书必将使他们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语文的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这里强调的是语文课程的实践性,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不是仅仅关注语文系统知识的传授,把语文课程与实践活动紧密联系,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里》一书中多次谈到了阅读,他认为那种只会死读教科书不会真正阅读的人,是"不善于思维"的人;朱熹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指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也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之说。可见,语文教学局限在课堂是有缺陷的,其源泉应源于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在语文教学中,要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  相似文献   

18.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小学语文教学,应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把教学生正确理解祖国语言文字和进行情感教育统一起来,激发学生情感的浪花,培养他们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苏培英 《科教文汇》2011,(11):104-104,108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孟子》中就有"诵其诗,读其书"之说。唐代大诗人杜甫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诗句,说明了诵读诗书的重要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加强朗读方法的指导,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通过导语、情境、范读、言语、分角色读、自由表演读等方法激发他们朗读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在《语文课程课标》中"语文素养"一词出现多次。什么是语文素养呢?用叶圣陶老先生的一句话来理解:"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养欣赏文学的能力,练习写作文字的技能。"而这些,也正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与归宿。要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持之以恒,加强实践,进行语文素养教育,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