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科技人才国际竞争的趋势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趋势战。这既给我们以往形成的人才吸引政策体系造成冲击,但同时也为我国利用全球科技人才特别是大量海外中国留学人才提供了新的机遇。移民制度在国家间科技人才的国际竞争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发达国家的移民制度构建了发展中国家科技人才流向发达国家的桥梁。移民一直是一些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移民国家赖以迅速发展壮大的基本国策。自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技术移民在移民中的比重不断增加。现在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设立了技术移民制度,标志着发达国家吸引外来科技人才已经进入法制化和制度化阶段。而许多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几…  相似文献   

2.
加澳新三国是移民的热点国家,2002年这三国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移民门槛,但这丝毫不能阻拦中国人去海外定居、发展的热情。移民中介公司是实现移民申请人梦想的桥梁,它们当仁不让地扮演着推动国人因私出入境的生力军。2002年北京的夏天是个充满激情季节,它不仅点燃了移民申请人的热情,也鼓舞了移民公司的信心。几乎每周都有不同规模的移民推介会在京城各大饭店里进行着。2002年7月27日在港澳中心,创新天公司的推介  相似文献   

3.
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外贸易越来越频繁,中外人民的交往越来越密切,移民也成为了一种时尚。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移民,要想移民到另一个国家去,需要考虑许多问题。世界上没有天堂,每个移民国家都有优点和缺点,我们要看这个移民国家的经济条件、社会环境、生存环境、政府政策等等。而更为重要的,是要看自己是否适合在这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英国技术移民门槛抬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是一个高福利的国家,国民享受免费医疗、教育等。近年来,英国的就业形势更是达到了数十年来历史最好水平,在欧洲诸国中,英国成为就业率较高的国家之一。但由于英国社会老龄化问题十分严重,所以迫切需要具有一定技能的社会成员支撑起国家推行的福利制度。为此,英国政府一直在考虑有计划地吸收高素质的技术工人。据了解,根据最新公布的移民政策的有关规定,来自欧洲以外地区的低技术人才未来将无法移民英国。由英国内政部推出的这份新移民政策旨在加强控制能在英国享有永久居留权的移民人数,低  相似文献   

5.
德意志帝国时期,德国的跨国移民趋势发生了根本逆转,从典型的移民迁出国转向移民迁入国。然而,德意志帝国缺乏一个统一的国家意义上的移民迁入政策。帝国时期的移民迁入政策事实上是各邦移民迁入政策的总和。面对外来移民的大量涌入,普鲁士制定了严格的移民控制与防御政策,其他各邦也有自己独立的移民迁入政策。尽管帝国各邦的移民迁入政策迥异。但在拒绝成为移民国家上是基本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文龙 《教育与职业》2004,(25):18-19
很多老移民深知,即使在他国待得再久,心里仍然装着两个国家,在两个国家之间做比较,这是一种很异样的感觉。毕竟,对任何人来讲移民都是一生中的重要选择,当然要在值与不值、得与失之间权衡。如果移民时间长了,自然会对这个国家有更全面的了解。其实,移民加拿大也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中国人,因为这个国家也并非十全十美。  相似文献   

7.
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可以说没有移民就没有美国。现今随着移民的大量涌入,美国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许多矛盾。要解决这些矛盾,美国移民政策势必面临改革,移民政策改革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本文结合美国移民政策的历史和实际对现今美国政策移民改革做一简要的探析,今后一段时间移民政策改革面临怎样的形势。  相似文献   

8.
说到移民这个话题,多数人脑海中会出现的移民目的国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这些国家。的确,这几个国家几十年来一直是全世界的移民热点国家,受人关注没什么稀奇。  相似文献   

9.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美国对于想移民海外的中国人一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但美国对于移民也—直有着严格的控制。移民到美国,并非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曾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预见到美国西部的发展“对美国命运必然发生新的影响和振兴的作用” ,事实也验证了其正确性。十九世纪最后三、四十年 ,伴随着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剧烈变革 ,美国的城市发展也进入了鼎盛时期。不仅仅是原本基础较好的东部城市进一步发展 ,而且广大中西部的城市也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其中 ,外来移民功不可没。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 1 60 7年英国在北美建立第一块殖民地弗吉尼亚时 ,就有了第一批移民。以后 ,外来移民源源不断 ,并几度出现移民浪潮 ,但数量都不算多。从美国独立到1 860年总数不过 5…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加拿大是一个传统的移民国家,每年申请到加拿大定居的人络绎不绝。就目前形势来看,加拿大联邦技术移民的政策自2001年以来变动起伏不定,而加拿大联邦及魁北克投资移民政策却相对  相似文献   

12.
移民化是指以迁移民族化为主体揉和于当地土民族化形成的特有的化现象。新疆移民化研究内容庞大,但其形成和发展过程有其内在的规律和特征。吐鲁番盆地由于其独特的地缘环境、历史上的军事形势和政治措施以及经济商业贸易活动诸因素,成为新疆移民的一个重要聚居点,亦是新疆移民化形成的典型地区。其中回族移民化对本地区的当地民族化有一定的影响,当地民族化对回族移民化也有很大影响。章尝试以吐鲁番市为典型,对新疆吐鲁番地区回族移民化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美国是一个由移民组成的国家,美利坚民族是一个由许多民族(或种族)组合而成的民族.除了原有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外,所有美国人不是外来移民,便是外来移民的后代.因此,美国的整个历史进程都受着连续不断的移民洪流的极大影响.在世界近代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吸引了数目如此众多、民族(或种族)如此庞杂的外来移民.外来移民特别是早期移民对美利坚民族性格的形成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这也是美利坚民族形成、发展过程中与其它民族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4.
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在美国的华人移民也不算少,他们在美国安家落户,繁衍生息。在美国的中国移民通常自成一体,老一代的移民在各地开辟唐人街、中国城。现代新移民又不断往外扩展,形成更广大的华人社区,像西海岸的旧金山、洛杉矶和东海岸的纽约都有著名的华人区。但美国也有不少地方中国人不多,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立社区。 在密西西比州克里夫兰61号公路旁,橡树郁  相似文献   

15.
朱老师: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自从“五月花”号载着第一批清教徒驶向这片崭新的土地,世界各地的移民也纷至沓来。因此美国的人口构成是极其多样的,文化也是极其多元的,人们的观念更是极其开放的。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息繁衍使目前这一代青少年已经不知是多少社会因素的混合体了。但本文要向大家介绍的则是另一种背景下的融合。  相似文献   

16.
澳洲移民     
IT类人士移民澳洲新机遇 众所周知,作为多元文化国家的澳大利亚,每年从世界各地吸引各类优秀人才赴澳定居,对IT类人士更是青睐有加。由于澳洲移民法规定:凡是打算移民澳洲的人士都必须通过相应机构的职业评估,所以通过职业评估就成为了移民的前提,而惟一为IT类人士提供职业评估的机构是澳大利亚计算机协会,该协会的评估要求一直很严格,申请人除了自身必须达到要求外还需要选择非常专业的澳洲移民代理为自己提供法律及文件准备的专业服务,这是申请成功的关键。而职业评估一旦成功,不仅获得了移民许可,还获得了澳大利亚计算机协会的会员资格,可以享受相应的待遇和专业服务,可谓一举两得。但在2002年10月1日澳大利亚计算机协会将职业评估的要求提高后,IT类人才移民澳洲的形势陡然严峻,澳大利亚计算机协会自2002年10月1日起要求打算移民  相似文献   

17.
刘声 《留学生》2014,(5):45-47
正改革开放以来,截止到2013年,中国海外移民存量已达到934.3万人,自1990年以来23年就增长了128.6%;中国也从1990年的全球第七大移民输出国,上升为全球第四大移民输出国。移民更倾向流向发达国家和地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传统的移民国家,是中国新移民的主要目的地国,同时也包括了欧盟、日本、新加坡等其他国家。  相似文献   

18.
纵观世界各国历史的发展,几乎每个国家都会遇到由于诸多因素导致的地区间的人口流动。但由于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地理等因素的差异,其移民开发的动因、经过及所带来的后果和影响也各不相同。纵现俄国西伯利亚300余年的征服开发史,移民运动贯穿始终,成为西伯利亚各方面发展的决定因素。国内外学者时西伯利亚移民开发的研究多侧重于移民政策及移民开发的后果和影响这一方面,对于导致人口迁移的动因及移民政策出台的原因等方面实质性的探讨研究则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9.
上海是中国特大的移民都市,在清末民初的上海小说中有大量的移民题材中长篇。移民之中有工商投资者、文化人、革命者……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还有相当数量的国际移民。当然,极大多数移民是战乱与天灾中流向上海的难民与灾民,到上海成为出卖苦力的劳动者,但用“乡下人进城”这一概念是概括不了这股移民潮的全部内涵的。移民小说显示了上海这一移民大都会的众生相,也是培育外来移民的现代市民意识的形象化的启蒙教科书,深受广大市民读者的喜爱与欢迎,即使对今天的现实也有一定的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日对在美国移民遭排斥初期对策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中、日两国政府都曾试图保护在美国遭受歧视和排斥的本国移民,但具体政策存在差异,对两国移民的境遇及各自的国家利益、政府形象产生了显著不同的影响。两国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以及国家实力、国际地位不同是形成差异的基本原因,但清朝封建统治阶级封闭愚昧和明治时期日本统治阶级相对开化也是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