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晓波曾是中国篮坛的风云人物,曾三次被评为全国“十佳”运动员。在1983年世界女篮锦标赛中荣获“最佳得分手”称号,并入选“世界最佳阵容”,成为中国女子篮球运动员获此殊荣的第一人。以她为队长的中国女篮,在该届世锦赛中夺得铜牌,是当时中国队历史上的最好战绩。宋晓波1986年退出国家女篮,出任中国女篮教练;1988年和1992年先后赴澳大利亚、台湾执教。1996年6月18日她创办北京宋晓波篮球俱乐部并任董事长。  相似文献   

2.
在第23届奥运会的女篮比赛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我国前著名国手宋晓波从右底线突破准备投篮时,对方一高大队员跳起封盖,这时,宋晓波将举到头上的球回收到肩上,躲开封盖后把球投中。宋晓波能在世界赛场上所向披靡、八面威风,与她娴熟的投篮技术不无关系。她投篮准  相似文献   

3.
宋晓波在1988年退出中国篮坛后,曾下了决心:以后不再看篮球,不再摸篮球。 宋晓波是我国70至80年代篮坛的风云人物,曾三次荣获全国“十佳”运动员称号;在1983年世界女篮锦标赛中荣获“最佳得分手”称号,并入选“世界最佳阵容”,成为中国女子篮球运动员获此殊荣的第一人。以她为队长的中国女篮,在该届世锦赛中夺得铜牌,是当时中国队历史最好成绩;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她代表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奥运会上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并同队友夺得本届奥运会女篮比赛铜牌;她曾代表中  相似文献   

4.
宋晓波何许人也──宋晓波,原北京女子篮球队队长一生在北京,长在北京,一口京味普通话,当算个地地道通的北京人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在宋晓波的脑子里;北京人爱首都,就像中国人爱祖国。所以,1974年,当响当当的全国第一军旅八一队和急需招兵买马的北京队同时向她招手时,她不假思索地选择了北京队。她为北京女篮带来了最辉煌的时期:1975~1979年,身为队长的宋晓波率领队友两夺全运会冠军;1979年和1981年,她和她的北京队杀出重围,两次登上全国女篮甲级联赛冠军的宝座。──宋晓波,原中国国家女子篮球队队长。…  相似文献   

5.
中国艺术体操“大姐大”郭莎莎记谈录本刊记者/@@宋凯寻访中国著名艺术体操运动员郭莎莎是我多年的愿望,这不仅仅由于我与她是同是一个学校的校友,还因为她是一个不平凡的少女,代表着中国艺术体操运动的一个时代,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她曾给我们留下许多问号...  相似文献   

6.
宋晓波的名字曾经与中国女篮 共同辉煌于世界篮坛。她在十几年的篮坛生涯中,为中国篮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做出了重大贡献。现如今,已走下篮坛十几年的宋晓波仍被许多人关注。笔者将把一个真实、坦荡的宋晓波介绍给您。 1 凡是与晓波接触过的人,都说她聪明过人。 说晓波聪明是因为她每逢遇事总爱思考,节骨眼儿上眼珠一转,主意就来。训练之余,她爱读书、写笔记、听音乐,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球场上,她靠头脑灵活、动作敏捷去打球。别看她在场上不紧不慢,轻轻松松地移动,但一旦看准机会,她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对方个措手不及。因此,她常常令对手头痛,是球场上不可多得的用头脑打球的人。  相似文献   

7.
宋晓波:北京宋晓波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上个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中国篮坛风云人物,1979年、1982年和1983年当选为“全国十佳运动员”。1996年从澳大利亚回国,在北京创办了我国第一家以体坛名将名字命名、注册的宋晓波篮球俱乐部。  相似文献   

8.
穆紫 《篮球》2001,(24)
宋晓波曾经在中国篮坛叱咤风云,说她是中国女篮一个时代的代表并不过分。现在,没有多少人能够说出中国女篮队员的名字,那怕是聂具代表性的人物。而宋晓波所处的时代,中国女篮着实挺风光。柳青、丛学娣、陈月芳、郑海  相似文献   

9.
郭琦 《新体育》2009,(7):44-45
对今天很多年轻人来说,宋晓波的名字或许有些陌生,但在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宋晓波可谓家喻户晓的人物,其名气不亚于今日的姚明。20多年过去了,这位昔日的体坛巨星在做什么呢?带着疑问和关注,我们走近了宋晓波。  相似文献   

10.
郎平女,21岁,排球运动员,运动健将,国家女排主攻手,被人们誉为“铁鎯头”。她曾多次为祖国争得荣誉,是中国女排夺得第三届世界杯赛冠军、第九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冠军和第九届亚运会冠军的主力队员。宋晓波女,24岁,篮球运动员,运动健将,北京女篮主力前锋,现任国家队队长。她曾百余次参加各种国际比赛。1982年,在第九届亚运会上,为中国女篮第一次夺取亚运会冠军立下了汗马功劳。  相似文献   

11.
宋晓波有一个“爱人”,一个“情人”,爱人是青梅竹马,伴她南征北战,助她红透大江南北;情人是一见钟情,常常不离左右,令她爱不能弃。那“爱人”是篮球,“情人”是网球。  相似文献   

12.
老板宋晓波     
在晓波出国之前,曾有位占卜先生说她34岁开始,将会有大发达。当时她笑笑说,希望如此。而最近,有位慕名到她座落在墨尔本市边缘的“宋苑酒家”吃饭的职业星象家,吃过饭后却非要看看她的手,看后说,我看到了两个不同的事业高峰。晓波相信,努力加运气可以造就一个人的成功。她最爱说:我特赶趟儿。而且老爱讲一个她刚开始打球时的事当例  相似文献   

13.
(在体育生涯中,李富荣呆在家里的日子并不长。但他所取得的人生辉煌,与家人的默默支持是分不开的。面对记者,李富荣第一次坦率地谈起了自己的家庭。) 我的夫人叫张予懿,她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以前是跳民族舞的。1963年分配到了辽宁歌舞剧团。我和夫人的相识,是在1964年。当时通过辽守省排球队的一位运动员介绍,我们俩见了一面,这就是我第一次相亲,她留给我的印象非常不错。于是我们俩开始交往。那时我们既不会谈情,也不会说爱。书信来往都是叙述着训练、比赛和生活中的流水小帐,但是我和她都没想到,我们俩的初恋,成就了一段相伴终身的姻缘。  相似文献   

14.
女篮宿将孙瑞云。现在北京首钢女篮担任主教练。薪水虽不高,但她干得十分投入。在她带领下,北京首钢女篮,在短短一年之内就有了飞跃;从乙级队打入甲级队,并获1995年全国联赛第5名;1996年全国联赛第4名。令同行们刮目相看。 屈指算来,孙瑞云从退役至今,已经有15个年头了,但人们仍记得她,那是因为她和陈月芳、宋晓波等人一样,曾经有过辉煌。  相似文献   

15.
80年代至今,体育体裁的故事片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莫过于北京青年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沙鸥》了。因为它讲述的不仅是一个关于排球运动员的故事,而且影片的主演本身就是一名专业的排球运动员。还有什么比一个非职业演员用她生活的真实演绎(表演)出艺术的真实更能感动人的呢?或许这就是十多年过去了,我依然能清楚地记得影片中的许多场景和扮演沙鸥的演员常姗姗的原因。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国家教委旅行社工作的朋友戴炽星告诉我,常姗姗是她的朋友,现在是《科技日报》的记者。正好我想为那些曾经从事过排球运动的人们开设一个以讲述当年…  相似文献   

16.
一次晚宴上,在座一位颇有身份的企业家和我感叹自己"实在看不懂"现在层出不穷的新词.他说,自己16岁的女儿前一阵说话时讲到"然并卵","这是非常粗俗的话,女孩子家怎么能说出口?我们家里一向家教很严,我当下严厉训斥了她,她被骂哭了.后来我才知道,这竟然是一个网络流行语."  相似文献   

17.
今天是夏令营的第一天,上午 集合后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宋晓波也特意过来帮助分班。另外,幸运的是,我被第一个挑到了大班,当时我心里觉得我的技术能力不够完善,能分到大班我真高兴。分完班之后,我们就跟 范教练进 行了第一 次训练,练 习内容不多,我们大班很快就练完了, 但我们马上被通知,下午一点钟接着 训练。吃完午饭,我们进馆里一看,那 个电视里讲课的黄教练(黄频捷)就在 眼前,我心里真激动。现实中的黄教练 看起来要比电视里的他更壮一些,两 只眼睛更是炯炯有神,只是脸色有些严厉。他用目光把大家扫视了一遍,此时的我心…  相似文献   

18.
门,轻轻地拉开了。我有些惊讶。这就是她吗?这就是“泰山杯”邀请赛中,把所有运动员(包括许多男运动员)抛在后面,第一个到达终点的温衍敏吗?她哪象个运动员呀!瘦瘦的身材,白哲的面宠,一双大眼睛,睫毛长长的,忽忽闪闪,倒象个唱歌跳舞,干文艺的。她把我们让进屋后,倒了两杯桔子汁,然后就坐在床沿;低下头,一声也不吱了。好象我们不是慕名前来访问她这位马拉松冠军,而是她有个什么错儿,等着我们批评似的。我稍微打量打量,嗯,是她。十月二十八日上午,就是这位瘦瘦巴巴的姑娘,跑完四十一公里  相似文献   

19.
1985年6月,法国网球公开赛结束时,世界网球明星纳芙拉蒂洛娃同记者谈到她的感想:“场上最大的敌人是年龄.我国劳埃德都有在两年内退休的打算.我相信继承世界第一号女子网球运动员最可能的人物是加布里拉·沙巴蒂尼.”1985年罗兰一卡罗斯绚丽夺目的红场地上,出现了一位15岁的小姑娘.她击球凶猛,攻势凌厉,势如破竹地直闯半决赛,同威震网坛的劳埃德争夺决赛权.她虽然输了这场球,却赢得埃弗特和两万观众的高度评价,谁也不信这位勇将才15岁.  相似文献   

20.
1995年10月10日,16岁的莫慧兰在日本以9.90分的成绩获得平衡木世界冠军,成为中国体操队第一个在世界锦标赛上获此荣誉的运动员。此刻,莫慧兰的教练袁紫娟正在南京准备城运会。当记者在电话中告诉她这个消息时,话筒那边半天没有声音。许久,她说:“现在我很平静,为了这一天,我和爱人分居5年。我们的付出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