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设参与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主动学习;创设丰富的信息资源环境,让学生在优化的情境中学习;创设知识经验共享环境,让学生在协作中学习;创设真实环境,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通过上述方式优化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效学习。  相似文献   

2.
陈米华 《云南教育》2007,(7Z):36-37
一、每节课都要创设情境吗?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于是,许多数学教师认为,每节数学课一定要创设隋境,不是情境导入的课就不符合新课标的理念。  相似文献   

3.
2001年,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对教师的发展、提高以及在新课程中的作用进行了如下阐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研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4.
让学生想学,教学生会学想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想学欲望。做法:(1)明确学习的意义,增强责任感,进行有目标学习,使学习活动成为有意义的学习过程。(2)利用旧有的知识和技能,学习新知识,实现知识正迁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3)创设问题的情境,诱发学生...  相似文献   

5.
一、创设英语语言环境的意义 (一)创设英语语言环境,有利于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创设英语语言环境,有利于教材内容语境化,进而促进和推动教材、教法的改革,创造性地使用英语教材。如大量的角色表演、书面表达、英语阅读、打招呼、互相交流各自的爱好、兴趣等语境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对技能训练有着特殊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基地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工学结合的课程中,学生针对所学专业(职业或职业小类)的典型工作任务展开学习活动,这需要相应的教学媒体和环境支持,其核心是创设与真实工作情境尽量一致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7.
所谓数学问题情境,就是在数学学习中,创设与教学目的(大多数情况下为课堂需要解决的问题)相关的教学环境。课堂创设的情境,既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思考的凭借,也是引导学生进入探究和自主学习的桥梁。布卢姆曾经说过:“世界上任何一个人能学会的东西,几乎所有人都能学会一只要给他提供适当的前提和学习条件。”课堂上创设有效...  相似文献   

8.
将讨论式教学法应用在初中物理课堂中能够有效的激发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为学生创设出一个民主、开放的环境,优化学生学习流程,在初中物理课堂中,应该如何开展讨论教学法呢?(1)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2)根据教学目标与内容确定好讨论的方式;(3)设计实验,开展互动探讨;(4)鼓励学生自主讨论,整理零散信息.  相似文献   

9.
教学过程:Step 1.Warming up Prepare for the class:Sing a song“Heflo.How are you?”(设计理念:在节奏明快的歌唱声中创设轻松的环境与浓厚的英语课堂氛围,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消除学生学习前的紧张心理。)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人教版)中列出了许多探究式学习活动,这些活动是知识、能力、方法和探索精神的集中体现。为此,在初中地理课教学中,教师要用课程标准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活动。一、营造探究式学习环境进行探究式学习,首先应布置好教室,创设愉悦的教学环境。为此可把学生座位调整为“V”字型、“U”字型或“O”字型等,以便于师生间的互相合作与交流,更有利于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究。在活动中,教师走下讲台,与学生平等交流,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营造出一种平等、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按照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与发展现状,从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出发,对新课程环境下语文课堂教学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创设最佳境界调动学习积极性湖南衡阳市教科所(421001)刘庆华在生物教学中创设最佳境界,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从学生心理及认识特点出发,就如何创设最佳境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谈几点体会。1.创设渴望境界渴望境界能使学生对某种知...  相似文献   

13.
陈杰 《广西教育》2014,(17):76-77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创造各种环境,提供机会参与数学活动,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可见,让学生处在生动的环境中学习,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那么,怎样创设有效的数学课堂情境呢?  相似文献   

14.
刘红红 《天津教育》2023,(28):78-79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数学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应采用不同的表达形式,这就要求在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时,要根据具体内容,从学习者已获得的经验入手,利用各种方法创设问题情境,满足学习者多元化的学习需要。通过对初中数学具体内容以及学生心理特点的分析,可以得知,初中数学内容对于多数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枯燥的,因此,要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研究,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创设初中数学问题情境,提出了以下四种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有更多体验成功的机会。教师也可以创设一个适度的学习竞赛环境(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题目),在课堂上多关注这些成绩中下游的学生,多给其一些鼓励性的评价等。  相似文献   

16.
鼓励多尝试     
创设求知环境,诱发尝试动机。要实施“尝试成功”课堂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欲望,而引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前奏。作为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好奇、好动),尽力创设求知环境引发学生尝试动机、激发学生思维火花,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产生要学的欲望。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如下方法。其一,竞赛引入法。通过学生之间竞赛,使他们领会新知识、新方法的特点,主动学习,诱发参加与尝试的动机,把学习新课题转化为内在需要。其二,悬念引入法。向学生提出新颖、巧妙的问题,唤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以…  相似文献   

17.
“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就是创设与教学内容(目标)相适应的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心理的自学情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直观形象,具体生动地呈现自学信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情感,充分调动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并使它们协同作用、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陈继平 《学语文》2005,(6):1-5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确实,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9.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情境教学,注重学习环境的创设。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练习室将环境分为两类:(1)显性环境:把呈现给学习者知识的web页作为营造学习环境的一个重要要素。(2)隐性环境: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创设学习情境的功能,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使学习者在学习情景中的学习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20.
采用“交互感应”的自读教学模式,完成小学语文自读课文的教学任务,其过程可划分为创设情境、确定目标、自主学习、反馈总结四个阶段,同时,在运用这种教学模式是要注意四点:(1)激励学生积极参与;(2)个体与群体交互感应;(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4)创设和谐的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