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列宁、毛泽东是苏联、中国两个社会主义大国的奠基者,在实践中都遇到了如何看待资本主义,如何处理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他们对此进行了长期的思考和探索,提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思想,包括发展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要发展新资本主义等。  相似文献   

2.
《集宁师专学报》2017,(4):43-4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现实需求,是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中流砥柱。从历史角度充分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长期合作与斗争的客观现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一如既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秉承开放、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3.
形成资本主义历史进步性的因素,同时也就是形成资本主义历史局限性的因素.这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矛盾的两个方面具有辩证的关系.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个矛盾统一体的辩证发展,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辩证的过程,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尽管这个过渡过程是长期曲折的,但是,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4.
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社会主义因素可以而且必须在资本主义的长期发展中不断从资本主义内部积累起来以后 ,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真正确立。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充分体现在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之中。认识这一点对于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竭力主张中国要全盘西化,走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他们认为,发展资本主义是中国的紧迫需要,这是分析长期历史经验所得出的结论。现在超越了贤本主义发展阶段,应该回过头来再补上这一课。这些错误言论,不符合中国特殊国情,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社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我党提出向外国学习一定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四大召开期间,我党客观地承认资本主义应有的历史地位,把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社会主义自身的发展联系起来,党的十五大之后,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并存是一个长期阶段,但不会改变资本主义最终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命运。  相似文献   

7.
《中国历史》第三册《中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和中国无产阶级的壮大》一章讲述了两个问题,即中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和日美对中国经济侵略的扩大.在教学中,我体会可依据教材着重分析:(1)中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的历史原因和条件以及中国资本主义在发展中所形成的某些特点;(2)日美对中国经济侵略的扩大以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英日美成了侵华的三个主要国家.教材首先概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历史原因和条  相似文献   

8.
<共产党宣言>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规律性,指出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论述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世界面貌的变化,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者和无产者的阶级对立,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9.
<正>(-)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社会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由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中国从长期的封建社会(自明以来,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社会,但是并没有发展成熟)走入了一个更恶劣的历史阶段——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英国战争失败后,清朝不但开始了赔款割  相似文献   

10.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资本主义侵华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英勇抗争和不断探索的历史。反抗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以争取民族独立,是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基本脉络。  相似文献   

11.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代封建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纵观世界历史的进程,英、法等国率先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它们完成这一变革较为迅速;相比之下,我国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速度却十分缓慢,封建社会长期延续。原因是什么?这是史学界长期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打算从剖析中国封建经济、政治特点入手,並就中外的具体历史情况,进行比较研究,以就教于史学界同人。  相似文献   

12.
何厚期 《考试周刊》2007,(8):126-127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知识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教版高中《中国近现代史》中出现了“实业救国”这一知识点。“实业救国”思潮是作为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之一而出现的。但纵观教材都没有其它的提及,这使得教师在教学中讲授得不深入、不透彻。而学生对此却多有疑问。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对“实业救国”思想发表浅见,希望能与同仁们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3.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侵入中国,扼杀了中国正常的资本主义发展。而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和封建经济结构的某些破坏,中国出现了近代资本主义。这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资本主义,是一种不正常的资本主义,从一开始就缺乏独立发展的力量,总是程度不同地依赖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其前途必然是殖民地或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历史证明,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中国根本不会有真正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包括官僚资本、买办资本和民族资本三种形式。三者有各自不同的产生方式,有相互区别的发展道路。多样化的资本主义构成,反映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道路的艰难与复杂。 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西方资本主义侵入中国,中国走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不管它与明清以来的国内资本主义萌芽有多少联系,它的产生并非这种萌芽顺利成长的结果,恰恰相反,正是借助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殊的历史条件,资本主义才得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中国发展观源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历史时代中国发展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本文从新时代的变化、思维举措以及贡献三方面探析了中国发展观变化及其影响。新时代发展观既摆脱了历史惯性又不历史虚无,既对资本主义保持警惕又不故步自封,是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和中国发展缺陷的双重扬弃,不但对中国意义重大,也为世界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6.
我国长期处于前资本主义社会,以农业为本,土地制度与我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国计民生的安危、历代王朝的治乱兴衰,农民起义的此起彼状,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等一系列问题都有着直接联系。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是了解和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最基本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十九世纪中叶,中英鸦片战争以前,中国长期停滞在封建社会的历史时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着主要地位,满清王朝为了保持自己的封建统治,对外采取了关闭自守的锁国政策,拒绝和外国通商。当时欧美资本主义正处在向上发展的时期,积极向外扩张,寻找商品的销售市场,争夺海外的殖民地。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而经济落後,因此就成为欧美资本主义侵略的对象。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实中存在的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某些思想困惑,从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相互关系的宏观视野深入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所包含的复杂特征、历史价值和世界意义,提出并论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深刻把握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所蕴含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矛盾的基础上对资本生产力历史作用的自觉运用,是在自主开放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自觉学习和借鉴,是以全面超越资本主义发展特征和价值取向为目标追求的自觉的历史创造,是在"世界历史"时代从民族特殊性出发开辟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伟大实践等观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分析光绪帝支持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言行和颁行的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阐明他对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所起到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20.
西方社会的迅速崛起,使中国人产生了许多疑问:近代中国为何大大落后于西方?中国封建社会何以长期发展缓慢?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何以萌而不发?现在看来,这些问题都产生于信念和事实的冲突,即“社会总要发展”的信念与“中国没有自发发展起来”的事实的冲突。只要搞清了中国何以未能发展起来,一系列的中国历史之谜就都能够破解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