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行动导向教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动导向教学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的学科教育的职业教育模式,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根本目标,符合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适应职业人才培养规律.在探讨行动导向教学的内涵、理论依据的基础上,结合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重点阐述了基于行动导向的学习情境、教学模式、任务实施模式设计以及项目教学法、问题导向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2.
卢红  陈巍 《上海教育》2014,(6):78-79
在德国为期一个月的职业教育学习和考察中,德国职业教育中的行动导向教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理解,行动导向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教学,它通过有目的地、系统地组织学习者在实际或模拟情境中参与设计、实施、检查和评价职业活动。通过学习者探索、发现和解决实际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体验、反思并改进学习行为,最终获得相关职业活动所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3.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会学习为目标,学生主动用脑、心、手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运用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人的能力发展为本位、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行动导向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技能的形成、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本文在介绍行动导向教学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行动导向教学法中几种主要教学方法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运用,并提出了在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德国的职教实践已经表明,行动导向教学法是提高职业教育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方法。该研究在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思想的指导下,设计基于Moodle平台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付诸实施。实践表明,Moodle支持的网络教学环境以及网络教学资源较好的支持了行动导向教学法实施。  相似文献   

5.
行动导向法是指以行动或工作任务为主导方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文章讨论了基于行动导向法的银行会计课程教学,提出在会计课程的行动导向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使学生形成一种终生学习的意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使其在行动中学习,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6.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一种实现文秘专业教学优化的较切实可行而易取得实效的方法。这种理实结合、实践导向的职业教育模式,以职业行为体系代替专业学科体系,以学习领域为基本原则组织教学内容,按企业生产任务的要求组织教学,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职业实际操作能力的综合培养,以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使学生获得与职业相关的知识、技能和关键能力。  相似文献   

7.
行动导向教学是职业教育中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行动导向教学中的"行动",不是指教师"教"的活动,而是指在教师引导下,为达到学习目标,由学生自主组织和控制的有意识的"学习性工作活动"和"职业性学习活动",学习活动是在与具体的职业行动关联的过程中进行的。职业教育要求学生边实践边学习,学生完成工作任务后,也就获得了实际工作岗位的技能,积累了实际工作经验。为此,我校在企业(行业)专家、校外教育专家的指导下,确立了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路径。  相似文献   

8.
职业院校会计类专业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职业教育对象的智能结构类型以及会计专业的实践性、应用性,决定了会计专业必须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使之具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因此,在会计教学中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其学习过程依照会计工作过程展开,教学行动以学习情境为导向,使学生练就会计从业本领、获取从业资格和完整的职业行动能力。  相似文献   

9.
《职教论坛》2007,(4S):40-40
刘邦祥、吴全全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第5期撰文指出,行动导向的学习起源于改革教育学学派的学习理论,与认知学习一样着眼于探讨认知结构与个体活动之间的关系。行动导向教学是根据某一职业工作活动所需要的行动以及行动产生和维持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以及从业者的内在调节机制来设计、实施和评价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行动导向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习者职业能力的发展,其核心在于把行动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统一。它倡导通过行动来学习和为了行动而学习,是“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产品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Meyer1989)。  相似文献   

10.
基于针对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一次调查,首先对国内外职业能力认知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简述,在对本次调查中有关毕业生和企业对职业能力需求数据呈现基础上,重点对双方存在的异同进行了对比分析。之后,针对毕业生关于在校期间能力培养的学习方式、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偏好的调查结果,提出了强化职业能力培养的三个基本观点:职业能力在认知层面可以分层分类,但能力的呈现和培养应是整体性的、个性化的;行动导向课程是在校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载体,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是职业教育理想的行动导向课程模式;体验是更高层次的实践,体验式教学有助于提升行动导向学习的有效性和质量,体验式教学是与能力培养相匹配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最后,以管理类专业三门课程为例,分别展示了在职业教育实践中如何实现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整体性和个性化培养,如何实现行动导向学习,如何开展体验式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