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引言 我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我国的古代典籍可以说是汗中充栋,其中散存于各个历史时期众多文献中的有关体育运动心理学思想的资料,浩如烟海,蕴含丰富。但却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本文试图从体育运动心理学的角度,加以简要地概括,以期达列古为今用以及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现代体育运动心理学体系与内容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避讳语是言语交际中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它的使用跟社会文化心理和习俗密切相关。《左传》作为先秦时期重要的文献典籍,其中使用的避讳语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广泛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3.
避讳语是言语交际中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它的使用跟社会文化心理和习俗密切相关。《左传》作为先秦时期重要的文献典籍,其中使用的避讳语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广泛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4.
赵红军 《山东教育科研》2014,(9):I0007-I0007
我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这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沉淀出了灿若星河的国粹文化。汉语典籍将这些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记录了下来,造就了无数的优秀作品。它们是中华文化的结晶,也是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中华的古老文明,传播和谐的发展观念与求同存异的思想理念,汉语典籍的英译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从成语特点看汉语词义的人文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种语言中,最能反映其民族特点的莫过于它的词汇。汉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悠悠的历史长河丰富了汉语的词汇,使汉语成为一种最具表现力、最生动活泼的语言之一。人们可以通过汉语的词汇来了解历史发展的进程,反过来,通过历史上的一些情况,诸如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历史事件、文学样式等等属于文化范畴上的东西也能加深我们对汉语词义特点的认识。从某种意义上说,汉语词义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人文性。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教育》2005,(5):25-25
我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伟大国家。其和谐教育思想的发展,可以说源远流长,与中国的历史、文化同样悠久和灿烂。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度,档案文献编纂工作源远流长,它是伴随着档案产生而产生的。先秦是我国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在这个时期,先秦学者在他们从事书籍、文献、档案的整理和编纂过程中,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编纂原则和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编纂成果。先秦编纂理论经验对我们今天的档案编纂工作具有指导作用。因此,今天研究先秦档案文献编纂工作及其编纂思想是对档案编纂学学科建设具有指导作用的一个课题。据本人所知,目前有关先秦档案文献编纂方面的研究论文和著作还不多且缺乏资料性和系统…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政治哲学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其内容发源于遥远的上古时代,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传承性。其中先秦儒家政治哲学思想占有重要的研究地位,新近大量出土的简帛文献,尤其是郭店简、上博简的公布,为我们把握先秦时期政治哲学思想及其发展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通过对这些传世文献的研读与深度挖掘,可以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先秦儒家政治哲学的生存环境和理论背景,同时也为构建中国现代政治哲学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论语》中的特殊语序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重要典籍。它不仅在研究古代政治、哲学、文化、教育等方面有着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语言学,尤其是汉语史方面的研究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为上古汉语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书面语言材料,受到历代语言学家的重视。本文拟对《论语》中特...  相似文献   

10.
贾霞 《教师》2011,(28):84-84
一、小学英语课程的开设 小学英语课程的开设,违背了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影响并削弱了汉语的学习,对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了阻碍的作用。我国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语言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1.
<正>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背景下,立足本地实际,充分开发和利用地域自然、文化资源,开发突显特色的校本课程,对于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对于促进教育多元化都具有重要意义。敦煌悠久的历史孕育出灿烂的文化。那遍地的文物遗迹,浩繁的典籍文献,精美的石窟艺术,神秘的奇山异水……饱含着历史文化底蕴。地处敦煌的学校有大漠自然风光的濡染,西域边塞文化的熏陶,深厚历史文学的传承和浸润。这得天独厚的条件为语文校本课  相似文献   

12.
“江南”在先秦及秦汉典籍中,泛指长江以南、南岭以北的包括今湖南、江西及湖北的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魏晋南朝时则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尤其是以建康为中心的吴越地区。唐代“江南”已非单纯的地域概念,又是一文化概念。江南文化发源于先秦时期吴越文化,又是晋唐时期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新文化。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享誉世界的文明古国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绘画艺术作为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的童年,即史前时期,就展现出奇光异彩。在人教版《高中新课标实验教材·历史(必修3)》第二单元第4课《充满魅力的中国书画》中,有  相似文献   

14.
荀子是先秦时期的最后一位儒家大师,他在继承前人的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更加适合社会发展的教育观点.其中他的尊师思想是我国悠久而灿烂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两千多年过去了,但其尊师思想对现代社会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西王母在中国古代历史和神话中是一位重要的传说人物。古代关于西王母的传说虽有很多神话的色彩,但古典文献中最早记载的西王母,却反映了青海高原上还处于原始社会时期的母系氏族部落的某些生活风貌。西王母的传说表明中原内地与青海高原很早就有了交往和联系,同时也说明古代青海是我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的发源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6.
《商君书》是先秦诸子的重要典籍,是我国古代灿烂传统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它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商鞅变法是《商君书》的核心,商鞅变法的理论依据和政治主张是本文的中心内容。  相似文献   

17.
略论我国古代的心理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与灿烂化的国家,在其汗牛充栋、浩如烟海的化典籍中,虽没有心理素质教育一词,但裨上是蕴含有这一思想的。现打算从理论基础、主要内容与基本方法等三个方面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18.
先秦文献,尤其是"三礼"中保留了大量的"坟墓"义词语.这些词语不仅体现了当时的语言发展面貌,而且反映了先秦时期的丧葬礼俗及人们对死亡的理解和认识.因此对这一时期的"坟墓"义词语进行考察,并运用义素分析法分析其中单音节词的词义引申发展演变,对汉语词汇史的研究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9.
我国方言研究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据古籍记载,周朝有“輶轩之使”从事方言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先秦典籍中也保留下了许多方言材料,如《孟子》中就记录了一些方言词。当然最具有标志性的方言著作是西汉末扬雄的《方言》一书,此书奠定了汉语方言学的基础,标志着汉语方言学的建立,从此汉语方言研究就渐渐进入了自觉时代,绵绵不绝一直到现在。随着新中国组织的大规模的方言调查,搞清了全国方言的基本情况,也促进了汉语方言的研究,使得方言研究成为了汉语研究的一个重镇,有专发方言研究著述的《方言》杂志,近年来又出…  相似文献   

20.
先秦两汉时期的赵国前后存世600余年、立都邯郸500余年。仅汉代赵国就历时400余年,是研究赵文化作为地方封国历史的重要阶段。然而,这一阶段跨度日久、史料遗阙、王位更迭、废立频仍,结合古代典籍文献与现代学者研究从而较为细致地梳理、编次、考订和补阙,进而更好地展现汉代赵国的历史面貌,为更加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汉代赵国做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