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优秀男子竞走运动员个性特征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Cattell-16PF量表对优秀男子竞走运动员的个性特征进行了测量与评价。通过分析及与大学生、优秀女子竞走运动员的比较,揭示优秀男子竞走运动员的个性特征,为竞走的选材和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男子竞走运动员科学选材进行定量和定性的研究 ,结果表明 :男子竞走运动员初选阶段 ,各项评价指标要求都很高 ,特别是形态、素质、机能指标。选材时应着重于全面性 ;中选阶段应重点选拔个别形态、素质发展明显的资格指标及技术要求好的评价资格指标  相似文献   

3.
以我国优秀男子竞走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测量、因子分析和灰色关联等分析方法,从形态、技术、素质三个层面对我国优秀男子竞走运动员的专项能力指标进行了研究,构建了其专项能力指标体系,及其专项能力发展水平的评价模型,旨在为教练员科学规划运动员的专项能力训练提供依据,并为竞走项目选材提供专项能力导向模型。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竞走运动是一项耐力性比赛项目。研究证明,目前世界竞走技术正向着步幅适中,高频率的方向发展。我国女子竞走项目已走向世界,多次打破世界纪录,男子竞走也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与世界水平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面对我国竞走现状,国内外专家给予了高度重视,对优秀运动员的形态指标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优秀选手的竞走技术,并指出,我国女运动员的主要努力方向是增大步幅。据本人1988年对参加全国秋季竞走比赛成年组2.0公里前8名的步幅,步频测量调查,也发现我国男子运动员的步幅为110±10厘米,步频为3.43米/秒,而世界水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立体定点定机摄像与解析、逻辑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国优秀竞走运动员的技术风格和技术动作进行全面分析,以期为教练员、科研人员和运动员提供有益的参考。研究认为:我国优秀男子、女子竞走运动员目前的技术特点仍是在采用高步频的竞走技术风格;我国优秀男子竞走运动员均采用“足踵触地、踝关节背屈”滚动式着地技术,以及后蹬腿脚尖离地技术,符合当今世界竞走运动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中华武术》2009,(10):42-45
柏林当地时间2009年8月15日下午,第12届世界田径锦标赛进行了第一项比赛——男子20公里竞走。中国运动员王浩走出1小时19分06秒的个人最好成绩,夺得银牌。这是中国男子竞走首次在世界大赛上夺得奖牌,也是继跳高运动员朱建华、110米栏运动员刘翔之后,中国男子田径运动员第三次登上世锦赛领奖台。  相似文献   

7.
竞走     
G821.514.61.HL006 9905261我国男子竞走运动员的技术特征及生物力学分析[HL,中,A]/王君侠∥第五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1997.-52(SML)竞走∥男子∥技术特征∥力学分折就我国男子竞走运动员技术特点的形成和如何与新竞走定义接轨的技术问题,如何适应国内外裁判技术判罚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我国竞走运动员的技术特点是:脚着地距身体重心投影点近,脚后跟着地不明显,髋关节围绕垂直轴转动  相似文献   

8.
201o年5月15~16日在墨西哥奇瓦瓦市举行的第24届世界杯竞走赛上,中国运动员表现突出,获得4金4银1铜,在所有参赛队中成绩最好。世锦赛亚军、来自内蒙古的王浩更是夺得男子20公里竞走金牌,这是1995年第17届竞走世界杯之后,中国男子运动员再次获得该赛事冠军。  相似文献   

9.
李泽龙 《辽宁体育科技》2004,26(4):60-60,80
通过对一个竞走复步的分析,发现中外优秀男子运动员在后摆、前摆、前支撑、后支撑阶段中的运动学参数存在一定差异,找出我国运动员在技术方面存在的不足,为提高和完善我国男子运动员竞走技术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田径优势项目竞争实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IAAF公布的各项目世界最好成绩,筛选在中国田径优势项目中,世界其他国家(地区)和中国田径优秀运动员在2003年至2007年之间比赛成绩,运用Excel 2003提供的数据分析工具,以趋势分析和指数平滑等方法,对中国运动员竞争实力进行分析比较,认为中国运动员在男子110 m栏的竞争中有一定优势;女子马拉松运动员获得奖牌的可能性较大;男子20 km竞走运动员在该项竞争中,占有较明显的集团优势;男子50 km竞走和女子20 km竞走有望冲击奖牌;女子链球运动员获得奖牌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11.
1.从身体形态方面去挑选少年竞走运动员1.1身高、体重:竞走是耐力性运动项目,身高要求相对较低,体重就会相对较轻,这样运动员在竞走的过程中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能量消耗。另外,竞走运动员必须保持下肢运动频率和灵活性,过高的身高会对此产生不利的影响,但过低的身高又会影响步长。在同等条件下,身高腿长体重轻的人在竞走比赛中有明显优势。但我们又不把身高作为竞走选材的唯一条件,而是结合运动员的具体情况而加以综合分析。竞走运动员身高应在不影响体重过重和下肢灵活性的基础上,以高者为佳。女子身高在155-165厘米之间,男子身高在170-180厘米之间。  相似文献   

12.
竞走     
G821.3,G804.4 9413743男子竞走运动员下肢形态选材标准的研究[刊,中]/张欣铭,郭成吉,王秀玲//甘肃体育科研.—1994(1).—12—15表4参6(SML)竞走//下肢//形态//选材G821.4 9413744试论竞走技术裁判工作的规范化[刊,中]/李东河,赵桂珍//体育研究.—1994(1).—21—25图3表4(SML)竞走//技术//裁判工作//裁判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男子竞走运动员在不同训练阶段血细胞指标的变化特点。方法:对男子竞走运动员冬训期间及赛前训练中血细胞指标监控进行分析,监测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红细胞计数等血细胞指标。结果:青少年竞走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不同训练阶段的血项指标存在不同的波动性,其中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积存在明显差异。结论:血细胞指标对评定运动员赛前、赛后身体机能状况,训练负荷强度、负荷量等是不可缺少的生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男子竞走运动技术水平长期徘徊,1992年中国云南运动员陈绍果在巴塞罗那第25届奥运会上以稳定的技术和实力获得了男子20公里竞走项目的个人第五名,不仅为中国男子竞走项目争了光,而且冲破了技术水平徘徊的项圈。从1992年—1994年,我们又观察了中国诸多男子竞走运动员的技术,通过高速摄影和解析剖析了技术环节,不难看出,从技术的角度来说,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竞走技术的10个特征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和体育统计学的方法、对1995年国际田联/锐步世界杯竞走赛女子10km、男子20km和男子50km3个项目前8名运动员的技术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研究,归纳出符合竞走规则新定义的当今世界竞走技术的10个特征。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我国第29届奥运会20 km集训竞走男女运动员的跟踪技术监测与分析,认为我国优秀女子竞走运动员总体技术水平表现平稳,在体能下降或技术安排所造成的位移速度下降时,步幅降低程度远大于步频下降的程度;男子运动员的总体技术水平相对平稳,属于中等动作幅度的技术类型,总体上表现不够稳定.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第23~28届奥运会中国田径运动员比赛的成绩进行统计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女子中长跑、女子竞走、女子投掷和男子跳跃4大类项目为中国奥运会田径传统优势项目,男子110m栏、女子链球和男子竞走等项目为奥运会田径新兴潜优势项目.  相似文献   

18.
<正> 前言我国竞走运动近年来发展很快,女子两次夺得世界杯赛团体冠军,数名女运动员多次打破世界纪录和获得世界冠军;男子保持着亚洲领先地位。但是,1987年这一年,在一系列世界性重大比赛中,我国男女运动员先后有8人次被判罚,在我国田径界引起了反响。世界竞走运动正在迅速发展,如何保持我国女子竞走项目在世界的优势?如何加快提高男子竞走走向世界的步伐?如何解决竞向高速度的发展。而又不违背竞走规则被判罚?这是需要认真研究的。本文通过六运会竞走决赛调研,就继续提高我国竞走运动水平的途径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竞走比赛有公路与场地两种。目前承认全国纪录的项目,男子有10公里、20公里场地竞走与20公里、50公里竞走;女子有5公里场地竞走与10公里公路竞走。竞走技术有特定的规则,运动员行进的速度又比较快,而比赛时裁判员以目测来判定犯规与否,因而增加了裁判工作的难度。裁判员应加强对规则的理解和竞走技术的研究,经常实践,不断总结,提高分析能力。裁判员还应增进与教练员、运动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团结协作,共同为促进竞走技术的发展和运动成绩的提高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竞走速度是所有关于竞走运动技术和特征研究的首要问题,也是所有竞速项目最终要解决的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12运会男子、女子20km前8名运动员的速度特征进行分析,探求中国竞走运动员速度发展的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为中国竞走运动员参加2015世界田径锦标赛和2016里约奥运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