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考试周刊》2021,(41):45-46
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对新时期的教学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小学语文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课程,在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价值与魅力,使他们通过语文课堂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小学语文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只有如此,才能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的持续化发展,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缪先红 《甘肃教育》2020,(6):147-147
我国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博大精深的国学文化生生不息。随着时间的推移,流传至今的传统文化都是我国文化的精髓。为此,在小学阶段让学生学习国学有利于学生传承我国的优秀文化,且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国学教育对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具有深远的意义。为此,在现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累并总结教学经验,从而实现国学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的高度融合。  相似文献   

3.
传统文化教育既是国家长远发展的需求,也是学生素养建设和学习发展的需求——语文这个学科在渗透传统文化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和把握语文学科的这个特征,重视并积极有效地组织好传统文化渗透教学。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21,(27):43-44
语文教学作为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其也是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知识学习的重要基础。致使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知识的融入问题,教师应将传统文化知识有效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帮助学生建立起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认知,以此来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以及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文章就以渗透传统文化精髓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进行阐述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拓宽教学模式对小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教学,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促进学生高尚品格的形成,培养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本文围绕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价值意义、常见问题及强化策略进行探究,供大家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显峰 《家长》2023,(31):115-117
<正>汉字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受到了越来越高的关注。将汉字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能够丰富语文教学的形式与内容,助力学生文化传承意识的培养,赋能小学语文课堂深刻的育人价值。小学语文教师应在课堂中不断挖掘汉字文化的正确应用路径,推进汉字文化的融合。本文分析了汉字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及融入原则,并探讨了具体融入路径,旨在让语文教学更具文化内涵与育人价值。汉字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分支。  相似文献   

7.
当今,素质教育不断发展,新课程标准改革对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要求日益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还要充分地将国学文化融入教学过程中,为文学素养、思想道德情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对此,教师应整合和利用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开展国学诵读活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和国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进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20,(75):21-22
小学语文教学已成为学校以及家长所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小学语文教师应尊重小学生的学习个性,提高他们对语文课堂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语文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教材背景下融入乡土资源,有利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文章对乡土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以及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基于教材背景,对融入乡土资源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学生的启蒙教育中,小学语文教育发挥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当前学生发展的需求,教师应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激发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依旧存在许多不足,会限制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难以满足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因此,教师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探索和研究,保证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的融合与渗透使学生能够在启蒙学习阶段便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形成对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小学语文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继续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基于传统文化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为增强学生的文化感知能力奠定良好基础。文章简述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融入与渗透的现实意义,提出剖析汉字体会传统文化之美、解读课文感受传统文化魅力、鼓励吟诵抒发传统文化韵味、赏析插图挖掘传统文化元素等教学策略,为语文教师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培育小学生的文化自信提供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新课改后,教育部门更加注重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既是民族进步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个人综合发展的需要。因此,如何增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成为当下语文教学实践中格外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融入中华传统汉语文化,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索汉语文化的源头,建立语文创新教育和汉语文化之间的联系,探讨如何在汉语文化视野中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让学生从语文学习中感受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3.
童宝安 《新教师》2019,(7):36-36,56
闽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闽南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将闽南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中,最大化地将闽南乡土文化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让其在语文教学中得到渗透。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下面,笔者就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协助学生了解闽南文化在古汉语知识中的作用,如何通过灵活应用闽南乡土文化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还有利于学生理解中华文化。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下,缺失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热情不足,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合理应用激励教学策略,有效借助激励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5.
姜宇泞  潘明福 《教师》2022,(6):18-20
乡土文化作为地域性人文积淀,底蕴浓厚.将乡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在于丰富语文课堂,拓宽学生视野;弘扬乡土情怀,增强学生文化认同感.但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乡土文化却频频缺失.文章从乡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的价值、缺失的原因出发,探讨相应的策略,以期推动乡土文化顺利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从而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语文教育体系中,教师应以培养高年级学生语文作文技巧作为主要教学工作。重视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文作文技巧,能够提升小学生的语言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应将工作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进而使小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本文将对小学高段语文的作文技巧进行分析与探究,希望可以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优化作文教学提供一些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育重要性表现在是儿童认知发展的需要,是语文教育规律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开展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以传统文化带动校园文化,营造重视传统文化的氛围;开展课外活动,激发小学生兴趣;丰富教学形式,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参与感是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小学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语文教学是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入我国传统文化教育,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能使学生学到先进、有特色的民族文化精神,更能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品德精神。基于新课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传统文化教育进行分析,并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现阶段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更新与发展以及新课改的深入,当前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越来越重视从学生实际情况及学习需求出发,营造良好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更主动、积极地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及积极性,强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学习需求及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小学英语学习氛围,为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奠定基础。为了分析营造良好的小学英语学习氛围的策略,针对营造良好的小学英语学习氛围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针对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教师应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学习语文就是学习生活,选择多种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快乐中汲取知识,达到提高人文修养,传承人类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