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抽样调查江苏苏南、苏中、苏北三地市区、农村共60所小学3~6年级6000名学生习作习惯现状,发现江苏各地区小学生习作前储备习惯、习作中监控习惯、习作后修改习惯与其习作水平有显著相关性,不同习作阶段习惯好的学生习作水平更高。建议小学语文教师加强对不同习作阶段学生习惯的培养,特别关注男生习作习惯的养成,有关部门要加强区域学生素养养成的均衡。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9,(58):6-7
抽样调查C市市区、农村共8所小学和初中800多名学生习作习惯,结果表明,习作习惯直接影响习作水平,习作习惯好的学生习作水平高;六七年级的女生写作习惯普遍优于男生,且有上升趋势;小学六年级学生写作习惯优于初中七年级学生。建议六七年级教学要注重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要重视加大习作修改的力度。  相似文献   

3.
习作评价对习作教学过程的实施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对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习作水平,改进习作教学方法及促进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习作评价注重终结性结论,忽视形成性评价,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对学生的习作方法、习作习惯以及  相似文献   

4.
哲人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试问,撬动整体学生习作水平的支点在哪里?众所周知,学生的习作能力是其语文水平高低的综合体现,没有好的方法,没能激发学生潜在的习作愿望,不让学生进行一定量的积累,不让学生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表述方法,不培养一些良好的观察习惯,就不可能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因此,学生习作能力快速提高的"支点"在习作评价,用评价的杠杆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行为和浓厚的习作兴趣。目前学生的习作评价体系五花八门,有的  相似文献   

5.
抽样调查江苏苏南、苏中、苏北三地市区、农村共60所小学3~6年级6000名学生习作语言现状,发现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直接影响小学生的习作水平,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高的学生习作水平高;小学中、高学段内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基本呈上升的趋势,但随着年级的递增,在习惯、质量、建构三个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不同性别、地区的小学生习作语言素养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但并不与其经济、教育水平一致,小学男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普遍低于女生。建议小学习作教学要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要重视小学男生习作语言习惯的全面培养。  相似文献   

6.
在写作教学中,应挖掘课文中有效的训练因素,寻找习作训练点,及时批注,培养学生动笔习惯;研读教材,指导学生借鉴技巧;挖掘文本,开发学生习作潜能,渗透练笔训练,充分发挥阅读的借鉴模仿作用,逐步提高学生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7.
"微型作文"的优点是篇幅小、形式多样、易于操作。这种形式容易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从而便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最终达到提高学生习作水平和语文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惧怕习作,同时教师疲于批改作文。针对此类现象,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要如何改善呢?怎样使学生的习作水平得到提高呢?本文简要论述了在习作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习作的习惯和能力。这项要求突出了大语文观,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能力,又能较快地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进而提高了语文的教学效率。主要从三方面展开论述:教育学生明确修改习作的意义;教给学生修改习作的方法;指导学生提高修改习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陈萍 《林区教学》2010,(2):34-35
小学生习作是指学习写作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标准的贯彻实施,小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了长足发展。然而,当今小学生的习作水平,尤其是小学生的作文习惯、习作心理以及写作知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却不容忽视。只有矫正学生习作心理障碍,学生才能乐于习作、善于习作。  相似文献   

11.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很多学生惧怕习作,同时教师也疲于批改作文。针对此类现象,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要如何改善呢?怎样可以使学生的习作水平得到提高呢?全文简要论述了在习作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  相似文献   

12.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通过对低年级小学生进行系统地、序列性地习作起步训练.与中年级习作教学进行有机衔接,提前培养起学生良好的写作兴趣和写作习惯.为中高年级学生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对推动小学作文教学,提高小学生习作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通过对低年级小学生进行系统地、序列性地习作起步训练.与中年级习作教学进行有机衔接,提前培养起学生良好的写作兴趣和写作习惯.为中高年级学生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对推动小学作文教学,提高小学生习作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要培养学生自改习作的能力,只有必须明确学生自改习作的意义,消除传统习作批改的弊端,探究培养学生自改习作的方法,思考培养学生自改习作的步骤,才能使学生在自改习作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修改的习惯和能力而提高习作的水平,才能使教师提高习作教学效益而实现(《语课程标准》提出的习作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5.
学生习作的评价是语文教师工作中耗时多成效低的一项工作。因此,如何提高习作评价的有效性就成为摆在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和有待研究的课题。一、评价修改及时,课内外相结合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和习作教学实践证明,在学生对习作内容记忆犹新的情况下,对学生习作进行及时评改,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养成及时评改学生习作的习惯,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习作的评改,以此提高习作评价的有效性。具  相似文献   

16.
习作教学是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通过习作教学,既能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写作能力,又能发展学生听话、说话和阅读的能力,还能使他们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可以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而对于学生来说,习作水平的高低往往标志着其语文学习水平的高低.  相似文献   

17.
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修改习作则是写好作文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习作修改是一个思维过程,需要学生具备自主修改的能力,这样他们才能创作出高水平的作文。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修改兴趣,给学生科学的指导,让学生进行合作修改,并指导学生参与综合训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修改习惯,从而不断提高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18.
学生的习作水平难以得到提高,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的质量.为此,教师必须在习作教学方面进行重点攻关,多管齐下,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一、细致观察,追求真实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常常听到学生抱怨习作太难,不知道怎么写.有的学生说:"我就怕作文,一拿起笔来就头疼,总觉得没东西可写." 如何改变学生害怕习作这种现象呢?我认为,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观察.观察,就是用眼睛去看,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并形成一种习惯.学会观察是提高习作水平的第一要素.  相似文献   

19.
《海南教育》2013,(2):63-63
<正>学生习作的评价是语文教师工作中耗时多成效低的一项工作。因此,如何提高习作评价的有效性就成为摆在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和有待研究的课题。一、评价修改及时,课内外相结合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和习作教学实践证明,在学生对习作内容记忆犹新的情况下,对学生习作进行及时评改,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养成及时评改学生习作的习惯,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习作的评改,以此提高习作评价的有效性。具  相似文献   

20.
李兰 《考试周刊》2013,(10):44-44
好的习作是逐句逐句修改而来的,很多教师作文教学时都是指导学生亲身体验,将所体验的实例如实地记录下来。作者认为小学教师要在指导习作的基础上更侧重于修改,让学生养成修改的习惯,提高学生写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