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中文言文教学在做好应做的分内事的基础上,更要注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文言学习的兴趣。具体可从三方面着手:营造文言文学习的良好氛围,消解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恐惧感;培养文言兴趣,提高文言素养,提升精神品位;加强课外文言阅读,推行大语文观。  相似文献   

2.
文言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历来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基于文言文自身特点和传统文言教法的模式化,让学生对文言学习闻文生畏,而新课程倡导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契合点?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探索,由此提出以新促趣,以趣促新的文言教学理念,从而较好地实现了文言教学高效和学生创新培养的共赢效果。  相似文献   

3.
文言文是中华古代灿烂文化的载体,文言文学习是我们学习和吸纳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渠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视文言文教学,提高学生的文言素养,获得基本的文言知识和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是语文学习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就初中文言教学的现状、问题和提高文言文教学的质量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中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目标定位在"读懂","重在提高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以及文言文实际阅读能力"。而在实际的学习中,不少学生在文言学习能力上存在欠缺,考试中文言翻译这一考点上得分尤其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文言学习不感兴趣,认为文言现在根本用不上那个,就没有必要学了,具有较强的功利色彩。作为教师,认真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毫无疑问,学  相似文献   

5.
文言文学习的本质是学习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决定了文言文学习需要从晦涩难懂的文言知识走向学生语用的发展。在当下的文言文学习当中,简单机械的记忆背诵依然存在,这背离了文言文教学的原生价值,忘记了文言文教学出发的起点。因此,找到文言文教学之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搭建符合学生言语发展的运用平台,增强学生言语建构的能力,这样才能有效落实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意图,更好实现课程目标价值,也才能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6.
起始阶段的七年级文言文教学,学生既无文言积累,更谈不上文言语感。因此,文言文教学必须从培养学生的习惯做起,再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以及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以七年级第一课文言文《咏雪》为例,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学好第一课文言文,树立学习信心。  相似文献   

7.
庞震 《现代语文》2013,(4):87-89
文言文教学的繁难和无序成为初中生文言学习的较大阻力。为了帮助学生优质高效地学习文言,走进古代丰富精彩的文化世界,笔者对初中三个学段的文言教学进行了有序教学的探究。从字词到句篇,从朗读到理解,从理解到探究,组织学生循序渐进地有趣、自主地开展学习。一、营造文言文教学有序性的积极氛围:在循序渐进中学得有趣爱因斯坦曾说过:"思维世界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惊奇的不断摆脱。"从学生学的方面来看文言文  相似文献   

8.
赵宗明 《考试周刊》2013,(58):26-26
<正>文言文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富,蕴含灿烂悠久的文化精髓,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言文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知识,领略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一直是广大中学语文教师思索和研究的问题。笔者从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文言文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策略三方面阐述了见解,做了研究。一、积极开发教学资源,拓展文言学习空间开发文言教学资源,开拓文言学习途径,最终目的是提高  相似文献   

9.
在高中文言中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了解文言文的内在含义,引导学生勤于诵读课文,善于思考,理解词句意思,并利用课外时间增长文言文知识。学生要以积极的态度学习,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学会在不同的课文中灵活运用文言文词句,真正理解文言文知识。  相似文献   

10.
初中及高中的文言文部分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及难点所在,一方面它起着传承中华文化的功能,另一方面是学生考试占分比重较高的一个部分。作者在多年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初中文言文阅读部分失分较多,而课内失分较少,这种情况到高二时候才会逐渐改观。思考初高中文言教学如何能有效衔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释初高中文言文教学断层的原因及初高中文言教学有效衔接的对策,以期提高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缩小断层。  相似文献   

11.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中文言文几乎不太涉及,进入初中后,学生才开始正式接触文言文。这对初中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尤其对农村初中的孩子来说更是一个挑战。有些文言句子晦涩拗口,很难读懂,不易理解,使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就产生了畏惧心理,又因为他们受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平时生活中几乎不大能接触到文言文,而仅仅依靠课堂来学习文言相关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如何让农村初中学生喜欢上文言文,特别是初学文言文者,从而更有效地学好文言文,能从文言文的学习中汲取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精华,这是每个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者所要思考关注的问题。主要从"农村初中七年级学生文言文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农村初中七年级学生学习文言文策略"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在新课改要求下,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其思考问题、表达观点的能力。那么,如何有效开展文言文教学?本文主要从学习文言的重要性和如何进行文言教学两方面来进行论述,最大限度提高文言文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初中文言文教学是学好文言文知识的最关键环节,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当以诵读教学为主要方式,以理解文言文大意为基本学习任务,在精当、好懂的前提下学习文言常识和文言词汇,在词句篇章的积累中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4.
高中语文教材精选了脍炙人口的历代文言名篇,但因学生缺少文言积累与应用语境,没有良好文言阅读学习兴趣与习惯,对"文不甚深"的浅易文言文也有佶屈聱牙之感。突破文言文教学困境需要激发学生文言学习兴趣,提高他们自主丰厚文言词法句法的意识与能力,让学生在文言文魅力感受中爱上文言阅读,获得文言文学习与语文素养的增强。  相似文献   

15.
文言文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学习语文,就要重视文言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激发兴趣,激起学生探求文言知识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掌握翻译方法,积累文言词汇,主动学习文言文,是文言文教学的根本。  相似文献   

16.
统编版初中《语文》有时会将多个文言文文本组合在一起成为一篇课文,这样的文言文联读文本对学习任务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虑到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存在畏难情绪、文言文联读文本的特点以及文言文教学对“言”“文”统一的追求,在文言文联读文本的教学中,教师设计的学习任务可以关注趣味性、注重不同文本的联结、体现文言与文化的融合。如此,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其在自主或合作进行的实践中完成对知识的探索,增加文言文阅读的深度,提升独立思考的能力,发展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遗产,统编语文教材十分重视文言文教学。中年级是文言文学习的起步阶段。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课后习题的特点和要求,分析中年级文言文教学的方向,从多层次朗读、多策略阅读、单元要素差异化教学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体会文言韵味,理解文言之意,从而夯实中年级文言文起步之基。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引入高中文言文教学领域,并以此作为文言文教学实践的指导,思考如何在继承传统教育经验基础上改善教学现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通过情境、协作、交流达到建构学生文言认知结构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不少学生怯于文言文的晦涩难懂,缺乏学习的兴趣与深入探究的热情,他们选择了逃避与放弃。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应该怎么办?是听之任之,让学生不断逃避文言文学习吗?当然不行,那么如何让学生重新燃起对文言文的学习热情呢!笔者认为,引导学生学会关注文言文本细节,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是有效提高文言教学的方法。
  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不少学生怯于文言文的晦涩难懂,缺乏学习的兴趣与深入探究的热情,他们选择了逃避与放弃。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应该怎么办?是听之任之,让学生不断逃避文言文学习吗?当然不行,那么如何让学生重新燃起对文言文的学习热情呢!笔者认为,引导学生学会关注文言文本细节,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是有效提高文言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刘燕 《文学教育(上)》2014,(12):118-118
高中语文教材精选了脍炙人口的历代文言名篇,但因学生缺少文言积累与应用语境,没有良好文言阅读学习兴趣与习惯,对“文不甚深”的浅易文言文也有估屈聱牙之感。突破文言文教学困境需要激发学生文言学习兴趣,提高他们自主丰厚文言词法句法的意识与能力,让学生在文言文魅力感受中爱上文言阅读,获得文言文学习与语文素养的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