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晚清中国人对西方图书馆的考察(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时期中国人对西方图书馆的考察大致可以划分为鸦片战争时期、洋务运动时期、戊戌变法前后和清末新政时期等四个历史阶段。本文通过对晚清中国人对西方图书馆的历史考察 ,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西方图书馆观念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2.
晚清中国人对西方图书馆的考察(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晚清时期中国人对西方图书馆的考察大致可以划分为鸦片战争时期、洋务运动时期、戊戌变法前后和清末新政时期等四个历史阶段。本文通过对晚清中国人对西方图书馆的历史考察 ,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西方图书馆观念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3.
作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和近代中国维新运动的重要先驱,林则徐是晚清时期中国翻译介绍西方图书馆的第一人。本文全面分析了林则徐在1840年左右组织编译的《四洲志》,以及魏源于1842年重编的《海国图志》翻译介绍西方图书馆,尤其是美国公共图书馆的历史史实,从而说明了西方图书馆观念最初流入中国的情形。  相似文献   

4.
西方传教士对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胡俊荣 《图书馆》2002,(4):88-91,85
该文论述了西方传教士在晚清时期介绍和创办新式图书馆活动,参与中国图书馆的变革是抱着强烈的个人动机,具有鲜明的殖民主义色彩。但在近代特殊历史条件下,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创办的图书馆起到了启蒙与示范作用,带来了西方近代图书馆建设的思想和模式,带来了杜威法和新式管理方式及公开、开放与共享的观念。从而在客观上对中国图书馆的近代化产生事实上的推动作用,促进了古代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晚清图书馆学术史研究一直是中国图书馆学研究的薄弱环节。其中,西方近代图书馆文明在我国传播研究更是明显不足。笔者提出拓展研究视野,以晚清早期使臣群体输入西方图书馆文明为研究视角,加强、深化西方近代图书馆文明在我国传播研究。  相似文献   

6.
晚清通儒缪荃孙的图书馆思想,滋生于中西方新旧思想交流碰撞的晚清时局中,既得益于晚清有识之士的图书馆建设思潮,又与缪氏本人深厚的国学功底与文献学素养密不可分。缪荃孙主持筹建的江南图书馆与京师图书馆,在善本馆藏、书目编纂、开放流通等方面成就卓著,映现出缪氏杰出的图书馆思想,奠定了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基石。缪荃孙的图书馆思想,在当代图书馆建设中依然具有可资借鉴的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7.
晚清西方图书馆观念输入中国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对晚清西方图书馆观输入我国的途径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指出其分为五个途经西方传教士对西方图书馆观的输入;翻译介绍对西方图书馆观的输入;中国人走向世界实地考察对西方图书馆观的输入;近代报刊对西方图书馆观的输入;学会图书馆对西方图书馆观的输入.  相似文献   

8.
本文详细论述了武汉大学图书馆由晚清时期一个小型手工管理的图书室发展成为现代大型的自动化图书馆的历史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9.
晚清至民国时期私立图书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晚清至民国时期图书馆法令中有关私立图书馆条款的考察,揭示作为图书馆事业一部分的私立图书馆不断发展的原因;通过对文华公书林、东方图书馆等当时具有代表性的私立图书馆的考察,反映私立图书馆对图书馆实践和理论的贡献;最后从私立图书馆的宗旨出发,揭示其折射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0.
张慧玲 《兰台世界》2012,(18):74-75
晚清时期西学东渐思潮兴起,书院藏书开始呈现现代图书馆化趋势,主要表现在书院藏书种类图书馆化;藏书编目图书馆化;藏书借阅制度图书馆化;藏书管理制度图书馆化。晚清时期书院藏书图书馆化,为现代图书管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文化广场”坐落在上海市中心,卢湾区境内,东接茂名南路、西靠陕西南路、北邻复兴中路、南以永嘉路为界。这个今天显得异常静谧的街坊,却曾是一个令上海市民热情似火的政治、文化、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文化广场”的历史浓缩了上海的沧桑变迁,牵动着几代人挥之不去的怀旧情结。  相似文献   

12.
牛红亮 《图书馆》1999,(3):71-72
阳春三月,风光明媚,一天忙里偷闲到校图书馆查阅资料,顺利查到文献后,却不愿离去,悠悠倘佯在图书馆阅览室,望着那宽大明亮的窗户,干净洁白的阅览桌,一排排整齐的书架,久违了的平和、安谧、宁静、幽雅的气息涤荡着我,莘莘学子们朝气蓬勃,意气风发,那一张张年轻...  相似文献   

13.
早春二月,南国亦冰封,因为春运路途臃塞,笔者索性在“花城”广州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期间,趁着游人稀少,还真有不少震撼人心的发现哩!  相似文献   

14.
15.
全新的思路 全新的事业——《特色图书馆论》评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特色图书馆论》是我国第一部特色图书馆的研究专著。全书共 5篇。第 1篇理论思考 ,第 2~ 4篇探索实践。该书具有篇幅小而容量大 ,提出新思路、开拓了新视野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特点。参考文献 7  相似文献   

16.
17.
网络环境支持下的光盘信息服务系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简述了光盘网络的一般工作原理和几种不同的模式, 并介绍了一个在Novell 网络环境下用SCSI Express 软件实现光盘网络检索的实例。  相似文献   

18.
19.
A Friend     
《The Reference Librarian》2013,54(25-26):xv-xvi
No abstract available for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20.
A rejoinder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2012,79(3):295-298
Triandis' (1986) refined conceptualization of 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suggests that this dimension of culture influences individuals’ behavior with members of their ingroups and outgroups. Drawing on his analysis, predictions were made regarding the influence of 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on the degree of personalization, synchronization, and difficulty that occurs in ingroup and outgroup relationships. The predictions were tested using data on perceptions of communication in relationships with strangers (outgroup) and classmates (ingroup) in Japan, Kore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was related systematically to perceptions of communication in ingroup relationships, but its relationship to perceptions of communication in outgroup relationships was more complicated. To explain the link between 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and perceptions of personalization, synchronization and difficulty in communication with members of outgroups, it appears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draw a distinction between contextual and simple collectivi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