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玛纳斯》与《荷马史诗》都是享誉世界的文化精髓,反映了各自民族的社会生活。很多研究《玛纳斯》的学者表示这两部史诗有不少相似之处。《玛纳斯》与《荷马史诗》不仅都是战争题材,在文学价值和艺术效果上的价值也不分上下。本文立足《玛纳斯》史诗和《荷马史诗》的文本,以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比较女性身份和地位、女性美的表现,以及史诗表现女性人物形象之方法,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异同,并试图追溯产生这些异同点的渊源。  相似文献   

2.
崔嵬 《怀化学院学报》2010,29(3):106-108
《忒拜之歌》这个已经几乎失传的文字与同为史诗的《荷马史诗》有明显的差别,从这些差别中,可以分析出《荷马史诗》之所以流传千古的真正原因所在,也可以看到一部影响西方文明的经典作品内在的分量,即《荷马史诗》注重创作题材与"人"的关联性,让就算时隔千年的读者,也能从中仿佛看到自己的影子,而这正是亚里士多德《诗学》中提到的一条创作原则,也与"诗可以兴"的古训不谋而合,为我们呈现了经典之为经典的一项重要的诗性智慧所在。  相似文献   

3.
严静  肖锦龙 《甘肃教育》2005,(10):28-29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西方最早的文学作品。作为西方文学的源头之作,无论情节、人物、创作风格,亦或是语言、主题、结构,荷马史诗都对历代文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代文论家H·J·罗斯这样评价荷马史诗:“在一切方面为古希腊乃至欧洲文学的发展设定了一个适宜的方向。”西方文学批评界对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以下简称《伊》的评论源远流长。自公元前6世纪下半叶至今,《伊》备受关注,不同的批评观点异彩纷呈;更有专家著书立说阐述自己的分析成果。但是,这些批评集多把笔墨集中在有关《伊》的评论的横向陈列,即一种简单的…  相似文献   

4.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涉及的女性形象集中反映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女性美,展现了女性的仪表美、品德美及体态美,反映了周人对女性美的追求标准,这种标准对后世女性的审美观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荷马史诗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文学巨著,它反映了古希腊史前时代的生活面貌,是研究希腊早期社会的重要文献。本文主要从历史和历史学的区别宏观探析了《荷马史诗》作为"历史"的体现因素;包含了英雄人本主义历史观念的意义;《荷马史诗》并非历史学的原因分析,多角度展开对于《荷马史诗》的进一步客观解读。  相似文献   

6.
举世闻名的古希腊雕刻杰作《米洛斯的阿芙罗蒂德》(或译《米罗的维纳斯》),长期以来一直被西方学者视为古希腊最优秀的雕刻作品之一,古希腊雕刻艺术中的珍品,被认为是西方艺术中表现女性美的典范。 阿芙罗蒂德是古希腊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在古罗马神话中称作维纳斯),传说她诞生于大海之中,一出生便已成年,美丽无比。西方文艺作品常常取材于有关她的传说故事,在雕刻、绘画  相似文献   

7.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第一部将女性美展现于后世的作品,向我们呈现的女性美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即窈窕淑女。  相似文献   

8.
谷崎润一郎作为唯美主义的代表作家,在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表现出对美的异常追求。他的主要代表作有《文身》、《春琴传》、《细雪》等。本文试图从对官能美和女性美的追求两方面来进一步剖析谷崎文学中的美意识。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女性美的代表作《硕人》的美学特征及必然性和典范性.并以《陌上桑》和《玉阶怨》为代表,探讨了中国古典诗歌女性美的类型.  相似文献   

10.
下篇:女性美的描摹·绮靡和新变·庸俗的心理 四、在女性美的描绘上,梁代宫体诗继承并超前了前代,从而使我国的诗坛出现了全面细致地描写女性形象美的诗作,形成了描摹女性美的新潮流。 对男女爱情的抒写,自然离不开对女性美的描摹。梁代宫体诗在女子形态和情态美的描写上,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粗线条的写意,或局部的片断的摹写,而是更加细腻、传神的工笔彩绘。 梁代以前,我国的诗歌领域,对于女性的形态和情态美的描写并不十分注重。《诗经》中虽然有许多热切的爱情诗,但真正工笔描绘女性美的只有《卫风·硕人》的第二章。这章诗既细致地拟写了庄姜“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的容貌美,又刻画了她“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情态美,把一个绝世美人活现于人们的眼前,故旧有“美人图”之誉,被视作我国古代文学中最早细致刻画女性美的篇章。遗憾的是由于受汉儒“非礼忽视”的传统道德的束缚,《诗经》之后,男女之情的大胆表现被视为禁区,对女性美的描写主要沿袭了《诗经》侧面烘托和特定环境映衬等手法,《陌上桑》、《董娇饶》、《羽林郎》等就是典型的例子。这种手法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文学艺术中表现丑的艺术品的出现,有些理论家对丑在美学中的归属和地位的把握,由过去的明朗、清晰而重新变得模糊、暧昧起来。《尤利西斯》在人物、结构和情节上都有意模仿荷马史诗《奥德修记》,两者犹如一块钱币的正反两面,但在审美追求上风格迥异,一个追求崇高的美,一个表现生活的丑,显示了漫长的时间跨度间西方艺术史上美与丑的矛盾运动过程。这就为研究丑的产生、发展,美与丑的关系,从而确定丑在美学中的地位提供了一个绝好的个案。本文试通过《尤利西斯》和《奥德修记》的粗略分析,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围绕着丑的归属问题,有人主…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审美心理学的视角,解读并挖掘了古典名著《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艺术形象。作者认为林黛玉的美学价值,在于凝聚了封建末世的女性美:典雅柔弱的仪容之美,叛逆性格的精神之美,诗人气质的才华之美以及爱情悲剧的意绪之美。  相似文献   

13.
谢凝 《文教资料》2011,(2):87-88
在整个人类历史和文化中,女性美是永恒的话题。女性的身体美是人们对女性人体美的崇拜,更是女性美在生态及人类艺术领域、精神领域中重要价值地位的永恒体现。本文通过对《圣经》中的女性身体的研究,探讨了女性身体的自然美在人类文化早期体现出的审美及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的今天,历史沉淀下的中国文学不仅仅将其所在的时代背景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为我国文学发展做出了重要的奉献。尤其是《芙蓉镇》这部具有反思特性的文学,以它对个体劳动者人性美以及女性美的塑造,将"五四"文学西方现代主义以及浪漫主义原有的巅峰文学传统巧妙的打破。《芙蓉镇》这部瑰丽的宝藏,其"新时期"下的人性论,是对20世纪60、70年代革命斗争的正当性瓦解,从根本上形成了新生活政治。  相似文献   

15.
文章把视角转向叙事层面,认为《神曲》之所以在西方文学史上占有重要而独特的地位,很大程度在于它的叙事方式:与它之前的《荷马史诗》的线型叙事方式不同,《神曲》采用的是立体空间的叙事方式,这就树立了西方文学史上的空间叙事范型,而这又与《圣经》的结构方式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6.
文学的真正记事是从诗开始的。《诗经》如此,荷马史诗也是如此,而海德格尔引用的荷尔德林的"人,诗意地栖居"一句诗,则使人感受到诗对于人生的必要意义,诗也许更代表着人类本质追求的美。我们欣赏"静女其姝,候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的含蓄美,欣赏"亦知之所善  相似文献   

17.
自从"悲剧"概念传入中国以来,悲剧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由于宗教信仰、时代背景、民族文化、审美观念等方面的影响,使得中西方古典悲剧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题材来源上,古希腊悲剧的题材由最初的酒神颂扩大到神话和英雄传说,尤其是荷马史诗,很少取材于当代重大历史事件,而中国古典悲剧的题材来源相对广泛;在悲剧人物上,西方古典悲剧的悲剧人物基本为出身名门贵族的男性英雄人物,而中国古典悲剧的悲剧人物多为地位低下的柔弱女子;在结构设计上,西方古典悲剧多采用"回溯法",而中国式悲剧多采用"直叙法"。而《窦娥冤》和《俄狄浦斯王》可视为中西方古典悲剧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8.
人为万物之灵,而女性秉天地之灵气,更有其特美之处。我国文学自《诗经》起,就非常重视描写女性形象。到了宋代,女性形象更是演变成词体文学中的优势意象,为众多词人所青睐。宋词中的女性美,重视的是女性的内美,能体现真性情的性灵之美。"桃叶浅声双唱,杏红深色轻  相似文献   

19.
古希腊《荷马史诗》(公元前9世纪)中著名的贵族理想就是“永远争取第一,争取超过别人”,这也是西方身体竞技的重要价值观念,西方体育人文价值观由此喷涌而出。  相似文献   

20.
《申报》美容、化妆品广告表现的女性美的元素主要有:体态、容貌、皮肤、香气、红唇、指甲等,它们体现了当时人们追逐时尚的审美观念.《申报》的美容、化妆品广告诉诸“美”,“美”能带来如下三个方面的“利好”消息,一是促生爱情,二是便于交际,三是象征身份.时尚美在树立开放意识、追求精致生活方面具有现代价值和启蒙意义.同时,时尚美借助古典美,将外来的“现代性”驯化为一个社会内生的创新力量.所以,其最高价值在于,它所表现出来的旺盛的创生能力和不屈的革新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