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战期间,美国军方招募了一批纪律散漫、不听指挥的人到前线打仗.当局请来了心理学家帮助管理这些人,心理学家要求每人每个月都要给家人写封信.信的内容由心理学家拟好,告诉亲人他们在前线作战如何勇敢,如何听从指挥并取得战功等.半年之后,这些人竟然变得像信中所说的那样勇敢和守纪律了.  相似文献   

2.
越战期间,美国一所新兵训练营从劳教所接受了一批新兵,这些新兵肚子里的墨水不多,身上恶习却不少。怎样把他们训练成为合格的军人显然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训练营的军官们发明了一个怪招——有计划地精选一些家信发给大字不识的几个新兵,让他们学着读,照着抄。信的内容是什么呢?无非是告诉家人自己在军队养成了新的生活习惯,如每天早上刷牙,晚上睡前洗脚,不酗  相似文献   

3.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们都在各自的行业中获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时又选出50位有犯罪记录的人。他分别去信给这100人,请他们谈谈母亲对自己的影响。有两封回信给心理学家的印象最深刻:一封是来自白宫的一位著名人士,另外一封是来自一个正在监狱服刑的犯人。他们谈的都是同一件事:小时候母亲给他们分苹果。那位监狱的犯人在信中这样写道:“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不同。我一眼就看见中间的那个又红又大,非常想要。这时妈妈把苹果放在桌子上,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我刚想…  相似文献   

4.
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心理学家在招募的一批行为不良,纪律散漫、不听指挥的新士兵中做了如下实验:让他们每人每月向家人写一封说自己在前线如何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奋勇杀敌、立功受奖等内容的信。  相似文献   

5.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他们都在各自的行业中获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时又选出50位有犯罪记录的人。他分别去信给这100人,请他们谈谈母亲对自己的影响。有两封回信给心理学家的印象最深刻:一封是来自白宫的一位著名人士,另一封是来自一个正在监狱服刑的犯人。他们谈的都是同一件事:小时候母亲给他们分苹果。 那位监狱的犯人在信中这样写到:“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不同。我一眼就看见中间的那个,又红又大,非常想要。这时妈妈把苹果放在桌子上,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我刚…  相似文献   

6.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他们都在各自的行业中获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时又选出50位有犯罪记录的人。他分别去信给这100人,请他们谈谈母亲对自己的影响。有两封回信给心理学家的印象最深刻:一封是来自白宫的一位著名人士,另一封是来自一个正在监狱服刑的犯人。他们谈的都是同一件事:小时候母亲给他们分苹果。那位监狱的犯人在信中这样写到:“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不同。我一眼就看见中间的那个,又红又大,非常想要。这时妈妈把苹果放在桌子上,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我刚…  相似文献   

7.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他们都在各自的行业中获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时又选出50位有犯罪记录的人。他分别去信给这100人,请他们谈谈母亲对自己的影响。有两封回信给心理学家的印象最深刻:一封是来自白宫的一位著名人士,另外一封是来自一个正在监狱服刑的犯人。他们谈的都是同一件事:小时候母亲给他们分苹果。那位监狱的犯人在信中这样写道:“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不同。我一眼就看见中间的那个,又红又大,非常想要。这时妈妈把苹果放在桌子上,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我…  相似文献   

8.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他们都在各自的行业中获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时又选出50位有犯罪记录的人。他分别去信给这100人,请他们谈谈母亲对自己的影响。有两封回信给心理学家的印象最深刻一封是来自白宫的一位名人士,另外一封是来自一个正在监狱服刑的犯人。他们谈的都是同一件事:小时候母亲给他们分苹果。  相似文献   

9.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他们都在各自的行业中获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时又选出50位有犯罪记录的人。他分别去信给这100人,请他们谈谈母亲对自己的影响。有两封回信给心理学家的印象最深刻:一封是来自白宫的一位著名人士,另外一封是来自一个正在监狱服刑的犯人。他们谈的都是同一件事:小时候母亲给他们分苹果。  相似文献   

10.
二战期间,美国心理学家在招募的一批行为不良、纪律散漫、不听指挥的新士兵中做了如下试验:让他们每人每月向家人写一封信,要说自己在前线如何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奋勇杀敌、立功受奖等内容。结果,半年后这些士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真的像信上所说的那样去努力了。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11.
《新教育(海南)》2005,(3):44-44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早期教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100个人.分别给他们去信.请他们谈谈母亲对其的影响。信发出去不久,心理学家收到了许多回信.而其中有两封回信谈到的都是同一件事:小时候母亲给他们分苹果。这两封信.一封是美国白宫一位著名人士写来的.一封是一个仍在监狱服刑的犯人写来的。  相似文献   

12.
红色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颜色.据说和基因有关。我最持久喜欢的颜色是蓝色。专家们说蓝色是忧郁、宽广、理智、冷静的意思。我经常不自觉地把自己往这些词上靠。这算不算自我心理暗示呢?  相似文献   

13.
分苹果的故事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名成功人士,他们都在各自的行业中获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时又选出50名有犯罪纪录的人,分别去信给他们,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有两封回信给他的印象最深。一封来自白宫一个著名人士,一封来自监狱一个服刑的犯人。他们谈的都是同一件事:小时候母亲给他们分苹果。来自监狱的犯人在信中这样写道: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的,大小各不同。我一眼就看见中间的一个又红又大,十分喜欢,非常想要。这时,妈妈把苹果放在桌上,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我刚想说…  相似文献   

14.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同时又选出50位有犯罪记录的人,分别去信给他们,请他们谈谈母亲对自己的影响。有两封回信给心理学家的印象最深刻,他们谈的都是同一件事——小时候母亲给他们分苹果。来自监狱的犯人这样写道: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不同。我一眼就看见中间的那个,又红又大,非常想要。这时妈妈把苹果放在桌子上,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我刚想说要最大最红的那个,这时弟弟抢先说出我想说的话。妈妈听了,瞪了他一眼,责备他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  相似文献   

15.
石嘴山钢厂中学少先队初二(1)中队,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举办了一次“给解放军一封信”的活动,全班四十七名队员,分别向老山前线和当地驻军写信和寄赠红领巾。信中除表示慰问外,还汇报了自己学习的进步情况和三中全会以来家庭生活逐渐富裕的变化。他们说:“我们能在和平环境里读书学习,是保国戍边的英雄们坚守战斗岗位,不怕流血牺牲的结果。” 没有多久,同学们陆续接到了来自前线的回信,许多战斗英雄在信中介绍了前  相似文献   

16.
李新 《宁夏教育》2004,(5):69-69
赏识 教 育不 是对 孩 子简 单 的 表 场或鼓 励 。表 扬是 有功 利 色 彩的 , 往 往是孩 子 做了 令家 长 满意 的 事情 ( 比 如取得 了 优异 的学 习 成绩 ) 时, 家 长 会表扬 孩 子。 赏识 的本 质 是信 任 和 看 得起孩 子 ,无 论他 们的 表 现令 人 满 意 与否, 都能 给 孩子 以信 任 。正 像 一 位 母亲所 说 的那 样: “哪 怕 天下 所 有 的 人都看 不 起我 的孩 子 ,我 都要 眼 含 热 泪地 拥 抱 、 亲 吻 他 , 为 他 感 到 自 豪 。赏识 教 育是 帮助 孩 子发 现他 们 身 上 的闪光 点 并借 此增 强 他们 的 自信 心 , 从而使 他 …  相似文献   

17.
高梅英 《山东教育》2003,(36):22-23
暗示是一个心理学名词,许多专家和学者都对它作出过定义和诠释《辞海》中是这样定义的:“在无对抗态度条件下,用含蓄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这种心理影响表现为使人按一定的方式行为或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暗示多采用言语的形式但也可用表情或其他暗号来进行。”在幼儿体育教学中,大多采用直观式教学方法,教师通过讲解、示范、教具辅助等形式完成教学内容及动作训练。而在活动过程中,暗示的应用同样会起到意想不到的辅助效果。一、言语暗示言语是一种特殊的信号,它概括地代表着一类现实的事物,人们用它来互相传达信息,同…  相似文献   

18.
●训练要求●写信,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比如,好朋友转学了,可以写信跟他保持联系。要让别人看懂你的信,写信的格式很重要。这次作文是给同辈写信。同辈就是同学、朋友等与自己年龄相仿、辈分相同的人。写些什么内容由你自己定。一定要写你最想告诉他的话。写完后,检查一下内  相似文献   

19.
●训练要求●写信,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比如,好朋友转学了,可以写信跟他保持联系。信的格式及信封的写法。(略)这次习作是给同辈写信。同辈就是同学、朋友等与自己年龄相仿、辈分相同的人。写些什么内容由你自己定。一定要写你最想告诉他的话。写完后,检查一下内容和格式,  相似文献   

20.
邮票与战争     
邮票传递情报屡试不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南斯拉夫前线,有个专门收集邮票的人,他每到一处就给维也纳的人发一封信,对方也就寄邮票作为回报。虽然此事曾引起南军方的注意,但未查出破绽,最后还是一位集邮专家从来往的信中找到了答案。原来那个人是谍报人员,他用一枚南非即有战争场面的邮票表示骑兵团所在地,用一枚哥伦布率船队登上新大陆的邮票表示敌军司令部所在地。英国谍报机关也曾在战争中截获一封怪信,信中只有一张贴着两枚邮票的白纸。一枚是英国发行的,面值15分;一枚是法国发行的,面值10分;经过破译,原来这张白纸形状和一张作战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