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功的概念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又经常涉及的物理概念。就高中阶段而言,按考试说明和教学大纲要求,不仅要让学生正确理解功的物理意义,同时必须掌握功的计算方法。高中物理课本中给出的功的计算公式:W=Fscosθ仅适用于恒力做功的计算。不少同学在处理变力功问题时误用此式,导致错误。那么在高中阶段如何求变力功呢?本文结合实例介绍几种方法。以供借鉴。  一、应用功能关系求变力功:功是能量转化的手段和量度,他们之间有密切关系,高中经常用功能关系解变力做功问题  例1 在水平地面上平铺n块砖,每块砖的质量为m,厚度…  相似文献   

2.
学生在家庭做实验,能刺激他们对自然现象的深厚兴趣,促进他们与周围事物的深入交往,增强他们对做科学实验的自信心。下面介绍研究木材弹性的简单实验。为了定量地讨论木材的弹性,先考虑一块木材,长度为L,横截面积为A,静止在地面上。若竖直向下在木块顶部均匀施加外力F,见图1,则木块将产生微小的压缩△L(也稍微变粗)。木块仍处于平衡状态,木块内部轴向的胁强(也称应力)定义为F/A,而木块内轴向的胁变(也称应变)定义为△L/L。胁强的国际单位为N/m~2(即帕斯卡──Pa)。胁变这个物理量没有量纲。对于包括木材在内的许多弹性材料来说,在胁强较…  相似文献   

3.
牛顿第二定律F =ma给出了力与加速速度瞬时作用关系。质量m的质点在恒定的外力作用下加速度恒定 ,在变力作用下加速度是变化的 ,因而运动性质也是变化的。高中教学中对恒力作用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 ,从概念建立到定量计算都作了较完整分析 ,而对在变力作用下的直线问题 ,却没有展开论述 ,而教学中又常常不能回避这一问题 ,针对教学中的这个难点 ,引导学生分析变力作用下的直线问题 ,有利于加深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4.
定积分在各个学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在几何中计算不规则图形的曲线长、面积、体积;在物理学中计算变力所做的功等等。但是要把这些实际问题归结为一个定积分,正确地计算出结果,这当中就要使用“微元法”。在“微元法”中,我们用直线段代替曲线段,用小矩形代替小曲边梯形,用恒力代替变力。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以曲代直,以不变量代替变量”。但是直观上近似相等的量在微元法中是否都可以互相代替而得正确的结果呢?我们考察下面的例子。  相似文献   

5.
逆向思维又称反向思维,它是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利用这种逆向思维解题,是把人们通常思考问题的思路反过来加以思考,执果索因.利用逆向思维解题,常能化难为易,删繁就简,变死为活,使解题迅速而又准确.既有利于强化逆向思维训练,防止学生理解僵化,方法刻板,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和深刻性,又有利于开拓学生思路,活化知识,提高解答物理习题的能力.1.用逆向思维法求解力学题例1:将某种材料的长方体锯成A,B,C三个物体,然后再对拼在一起,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如图1所示,且m_C=2m_A=2m_A=2m_B=2千克,用8牛顿的力F从正面推C,使得A,B,C组成的长方体保持矩形的整体沿力的方向平动,试求运动中B与C间的静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分析与解:本题若按常规解法,把B与C间的弹力和静摩擦力分开来考虑,结果在确定静摩擦力的方向问题上花费不少时间.但是,如果我们倒过来想一想,发现求出B与C间的弹力和静摩擦力的合力,即B,C间作用力是容易求的,然后再正交分解求摩擦力也就方便了.选A,B,C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_1=(m_A+m_B+m_C)a,解得a=2米/秒~2,对B物体而言,只有C对B的作用力产生加速度,因此,得F_(CB)=m_Ba=4牛顿,沿F_1原有方向.由正交分解法得,运动中B,C间静摩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二第七章第6节,是一个让学生探究的实验。实验设计的思想很巧妙,用橡皮筋的拉力对小车做功,使小车的速度发生变化,通过打点计时器记录小车的运动,再由打出的纸带计算小车获得的最大速度。依次使用一根、二根、三根、四根同样的橡皮筋重复做实验,保持每次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相同。用一根橡皮筋时拉力对小车做的功为W,用二根、三根、四根橡皮筋时拉力对小车做的功分别为2W、3W、4W,小车与之对应的速度均可由纸带上的点迹计算出来,然后研究  相似文献   

7.
一、概述 用EASIC语言可以建立动态模型,例如,质点作简谐振动,其动态模型可用如下的BASIC程序建立: 10 S=5 20 V=0 30 M=1 40 K=4 50 T=0 60 dT=0.1 70 F=-K·S 80 A=F/M 90 V=V+A·dT 100 S=S+V·dT 110 T=T+dT 120 PRINT S.T 130 GOTO 70 执行这个程序,就会列表显示质点的一系列即时位移值。第10行到第60行语句给定了初始值,第70行到第110行语句就是所谓的动态模型,因为它按照小的时间步长dT,不断地计算即时回复力F、  相似文献   

8.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解力学问题的基础,是贯穿于整个力学的基本功.所谓受力分析是:把研究对象从周围的物体中隔离出来(隔离法),只考虑它受到周围的物体对它的作用力,而不考虑它对周围物体的作用力.本文主要谈两个问题:怎样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及学生分析受力时易发生的一些错误.一、怎样对物作进行受力分析1.必须正确理解并熟练掌握牛顿第一、第三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包括两个重要内客:①一切物体都有惯性②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牛顿第三定律说明物体间作用是相互的,且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一些同学分析受力时常发生的一些错误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对上述两个定律缺乏深刻理解.如:水平桌面上有木块A、B(如图一)A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与B共同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分析B受力情况.有些学生认为B除了受重力、支持力外,在水平方面还受向右的静摩擦力,才使B运动.这是对牛顿第一定律缺乏理解的表现.B在水平方向运动状态不改变,因而没受摩擦力.  相似文献   

9.
(1)实验器材 :长纸带 ;方木块A ;托盘B ;测力计C ;砝码若干。(2 )实验装置 :如图 1所示。图 1(3 )实验方法 :将木块用测力计拉住 ,测力计一端固定在桌面上 ,木块A的下面放一长直纸带 ,纸带通过轻绳连接在托盘上 ,轻绳绕过固定在桌边沿上的定滑轮。实验时只要纸带运动 ,不管是否是匀速运动 ,木块A很块就处于静止而达到平衡状态。木块A在水平方向受到向前的滑动摩擦力f和测力计向后的的拉力F ,f =F ,因此从测力计可以直接读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改变A上的砝码个数可以较精确的找出滑动摩擦力大小和压力的正比关系。此外本实验还可…  相似文献   

10.
利用矩阵的秩方法,定义Bd,W2 *Ad,w1=Bd,w2W2W1Ad,w1,给出了加权Drazin逆乘积等式(^↑A^↑B)d,I=Bd,w2 *Ad,w1成立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特别,当A和B都是方阵并且W1和W2都是单位矩阵时,由上述结果可以直接得到Drazin逆反序律(AB)d=BdAd成立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1问题的提出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牛顿第二定律F=ma的瞬时性,老师们喜爱用两道经典的例题进行教学。[题1]如图1所示,在天花板上用两根细绳悬挂两个小球A、B,它们都处于静止状态,A的质量为2m,B球的质量为m。若剪断上端的细绳,则细绳刚断的瞬间,A、B两球的加速度分别为多少?(重力加速度为g。)  相似文献   

12.
冷餐会     
小朋友们,当你面对这么一大堆好吃的东西,想想用英语怎么说好吗?(当然多吃零食不利健康)活学活用,才是真正掌握哦!所以,当别人问你:A:W e had a Food Festival last week.B:Really?W hen was it?A:It was on the6th of Decem ber.B:W hat did you do?A:W e m ade and ate lots of food.W e m ade and drankjuice.B:W hat did you m ake?A:I did not m ake anything.But I ate and drank a lot.B:W hat did you eat and drink?A:I ate two ham burgers and som e chips.I drank som eorange juice,too.冷餐会$南京市长江路小学六(…  相似文献   

13.
如图 1( a)所示的支架结构 ,在 O点悬挂物的重力对两支件 OA、O B的作用效果如何 ,历来是中学物理有关力的分解部分学生较难理解的一个教学难点。为了让力的这一作用效果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 ,特设计制作本教具。图 1  一、原理弹簧受到拉力作用将伸长 ,故可用弹簧的形变来演示拉力的作用效果。杆受压的作用效果采用连接杆结合杠杆原理进行放大显示。如图 1( b) ,当 AB杆在 B端受一个沿杆的轴向压力 F,且此力通过 A B杆作用在 A点时 ,将使指针绕轴 O偏转。将上述两方法有机组合 ,即可将图 1( a)中在支架 O点悬挂物的重力对两支件 O…  相似文献   

14.
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比较困难,如两个木块叠摆在一起,给下面的木块施加平行于桌面的作用力但保持系统不动时,两木块之间是否存在着静摩擦力?又如静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区别不清,常常用最大静摩擦力的公式f=μ_0N计算未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时一般静摩擦力的值,而不知此种情况只能从作用力和及反作用力的关系来求一般的静摩擦力.这个演示器可以从木块上附有的指针读出静摩擦力的大小,并能根据指针偏于零点的哪一侧而指示出势摩擦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用气垫导轨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MN为导轨的长度,α为导轨的倾角,H为斜导轨的高度,A和B为测时用的光电门,O为滑块运动的起点。设OA=D,AB=L,则通过测量D和L,以及测量滑块从A到B的滑行时间T,就可用下式计算重力加速度g: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不论是高考题,还是高考复习资料中,都有这样类型的题目:设:A={x|x=2n,n∈Z},B={x|x=3n,n∈Z},求A∩B,A∩(?),A∪B,A-B.对于一般的高中生做此类型,总是无从下手,以至做对也不明其所以然.本文就这类型题的解题方法做一说明,并用整数分类思想给出其一般的解法.我们知道A∩B={x|x∈A且x∈B}={x|x=2n且x=3n,n∈Z}={x|x既能被2整除且x又能被3整除}={x|x能被6整除}(∵2和3互质)={x|x=6n,n∈Z}.这样,利用集合交运算的定义就可求A∩B,当我们计算A∩(?)时,若直接用上述方法就行不通,故我们这样来考虑.A∩(?)={x|x∈A且x∈(?)}={x|x∈A且x具有(?)元的属性}={x|A中具有(?)元的属性的x}即A∩(?)为A中具有(?)元的属性的x全体组成的集合.所以,A∩(?)为所有不能被3整除的2n(n∈Z)全体组  相似文献   

17.
设A为幂等矩阵,B为l-幂等矩阵(即Bl=B)且AB=BA.研究了矩阵A与B的线性组合C=c1A c2B是幂等矩阵时非零复数对(c1,c2)所满足的条件,建立了C=c1A c2B是幂等矩阵的10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对等关系有下面性质:没A~B,A_1~B_1,如果A∩A_1=ф,B∩B_1=ф,则A+A_(1)~B+B_1.我们自然会想到是否有下面的性质?设A~B,A_1~B_1,则A-A_1~B-B_1.  相似文献   

19.
气体功热转化演示器制作容易 ,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 ,其制作材料来源广 ,易于掌握的特点。把它与打气筒配合使用 ,能够演示压缩气体做功或气体膨胀做功时气体内能的变化趋势 ,实验现象明显有趣。1 制作工艺如图 1,在空铝银浆筒的不同侧面分别钻一个直径为 2 3mm和直径为 8mm的孔 ,大孔设在筒侧面的中部 ,小孔设在筒侧面的下半部 ;在小孔两侧各垫一块用自行车里带皮制作的垫圈 ,然后把自行车的气门嘴安装在小孔处 ,并用与气门嘴匹配的螺母拧紧 ,使其不漏气。把PZ2 2 0V 6 0W的废灯泡的螺旋去掉多半 ,用螺丝刀伸进灯泡尾部 ,捅掉灯芯 ,取…  相似文献   

20.
1 仪器示意图图1 重力功的特点演示仪2 用途及特点(1)用途研究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的关系。(2 )特点①制作简单,成本低。②操作简单,现象直观。3 制作材料小铁球(直径2cm)、长方形木板A(80cm×2 0cm)、木板B(2 0cm×2 0cm ,两块)、长方形木板C(70cm×15cm )、木板D(30cm×15cm)、宽2cm的塑料轨道1 5米(用固定电话线的线槽即可)、大水槽(里面放一些潮湿的沙子)、氯丁胶、螺丝钉、即时贴等。4 制作方法(1)将木板A和B用螺钉固定好,组成如图1所示的平台。(2 )将木板C和D用氯丁胶粘在平台上构成斜面,斜面倾角约为2 0°。(3)剪取两条光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