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李涛 《中华武术》2006,(5):18-18
本人是一名青年武术教师,工作在大学教学的第一线。武术教学是自己的本职工作,武术事业的兴衰,我们比谁都关心。当看到由北京大学武术研究中心主办、《中华武术》杂志等协办的北京大学第二届中华武术文化国际论坛将在九月份举办的消息,又从北京大学武术研究中心主任李士信教授那里了解到本次“论坛”举办的内容和设想后,我心里很有感触。  相似文献   

2.
新闻发布会     
您是不是想结交志同道合的武术朋友?您是不是拥有与众不同的武术故事? 您是不是想和大家分享武术心情?您是不是对《中华武术》杂志中所描写的武术人物和武术故事感动不已?您是不是对《中华武术》杂志中的文章拥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来吧!《中华武术》有您的天地! 我们将在杂志中开辟“武迷桥”专栏,为您  相似文献   

3.
《中华武术》2005,(11):4-4
您是不是想结交志同道合的武术朋友?您是不是拥有与众不同的武术故事?您是不是想和大家分享武术心情?您是不是对《中华武术》杂志中所描写的武术人物和武术故事感动不已?您是不是对《中华武术》杂志中的文章拥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来吧!《中华武术》有您的天地!我们将在杂志中开辟“武迷桥”专栏,  相似文献   

4.
武术作为中华五千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也随着全球化的浪潮流出国门,但却没有涌向其应有的文化地位.如何令中华武术覆盖面更广,影响力更大,让文化得到继承和传播是每个华夏儿女的共同心愿.在深入分析了早期中华武术的传统“竹子式”直线传播固有的传播范围窄、封闭、流失风险大等弊端基础上,同时对比了韩国跆拳道三角式传播成功的经验,总结出符合中国实际的中华武术立体式整合传播模式,旨在为中华武术的广泛传播提出一种全新的传播思路与传播模式,为中华武术的崛起和兴盛尽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5.
零八后武术走向何方?这是鼠年我们团拜谈论的主题。每年春节到徐才先生家中团拜是我们的传统套路。今年徐老坚持做东,徐老的夫人刘华老师担任执行总监。《中华武术》的昌沧、李平,武协的潘一经、社科院的罗炤、新华社的王俊璞和我参加了团拜。我们先在徐府预热,海阔天空地神侃。中午12点钟,大家来到徐老院内小餐厅,菜谱和包间是徐老前一天预定的。茶水一上,我们的武术沙龙正式拉开帷幕。下面笔者借大家的谈资加以发挥写成此文。  相似文献   

6.
龚编辑信箱     
龚编辑 《中华武术》2007,(11):54-55
俱乐部会员、杭州朱友来信:《中华武术》对"武林大会"的报道,大家反映值得阅读,我们希望今后电视台多安排武术节目,满足广大武术爱好者的需求。龚编辑答:感谢您对中国武术的关心。中央电视台的"武林大会"节日确实为传统武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本刊也将一如既往地关注这项赛事活动。同时,也希望广大武术爱好者关注这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中华武术》杂志创刊25周年。上个世纪80年代初,电影《少林寺》掀起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武术热潮,众多武术杂志也在那段时间应运而生。信息爆炸,传统媒体在一波波的冲击中,竞争越来越激烈。报纸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期刊更是进入"军阀混战"的局面。据说如今的期刊,每年停刊500家,新创、改版的也是500家,期刊和办刊人一拨一拨的沉浮。但是25年来,无论环境如何,《中华武术》始终在中国社会生活文化的变迁中见证和记录着武术事业的发展。一期期杂志、一篇篇文章,一批批高素质的记者编辑;太极拳名家讲堂、传统拳演武大会……一系列以服务读者为宗旨而又颇具创意的活动。《中华武术》年轻活力的团队,每次前进都在同类期刊界标新立异……8月,《中华式术》将在古城开封举行第二届太极拳名家讲堂;《中华武术》传统举演武大会也在酝酿中……但我们还是想在美丽的红五月里为支持我们的读者做点儿什么。5月18~21日.《中华武术》杂志武迷俱乐部联谊活动在北京延庆举行。没有过多的宣传,没有大张旗鼓的广告,我们只是想用这次活动回馈多年来一直默默支持和关爱我们的读者,回馈杂志武迷俱乐部的成员,想给读者与读者之间、我们与读者之间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所以与其说这是一次读者交流研讨联谊活动,不如说它是《中华武术》杂志的家庭聚会更恰当些。  相似文献   

8.
《角力记》     
随着中华武术从历史深处蜿蜒走来,我们的先辈留下了各类武术文献典籍,其中有的独立成册,也有的附辑于相关著述,这是先辈们心路历程的记录,也是中华传统文献图籍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是武术文献的价值所在,这也无疑是中华武术时代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因为只有揆之武术历史的基本事实及基本规律,才有可能对诸如何谓武术的概念,何谓中华武术的文化特征展开论述,才可对目前悄然兴起的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进行一系列的理论研究。舍此,不管其名目如何博人眼球,恐怕多为“空空道人”式的皮相之谈。为此,本刊设立了“古代武术文献概览”栏目,特邀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特聘教授周伟良先生主笔,就中国古代的重要武术文献进行系列介绍,相信这对广大武术爱好者及研究者,一定会有所稗益!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进入这个栏目吧。  相似文献   

9.
读者朋友:根据广大俱乐部会员的意见,《中华武术》会员俱乐部将制作新版会员证,印制会员照片。请您仔细参阅入会须知,认真填写入会申请表,欢迎大家踊跃参加《中华武术》会员俱乐部。我们将为您提供多种优惠。  相似文献   

10.
《中华武术》2006,(3):7-8
读者朋友们: 大家好!《中华武术》自2005年11月起开始招募武迷俱乐部会员后,得到广大读者的积极响应,许多电话和信件纷至沓来,武迷俱乐部不断发展壮大,感谢大家对《中华武术》的厚爱,近期我们将把会员卡及一些活动通知陆续寄到大家手中,请广大会员注意查收。为了不影响广大武迷及时准确地加入到俱乐部中,请大家注意以下问题: 一、非本人订阅,指订阅杂志收据上的户名与入会申请人姓名不符者,不得入会。  相似文献   

11.
张福祥 《武当》2003,(11):34-34
中华武术的国际化不仅仅在于一个或几个项目进入奥运会。这不是武术国际化的目的所在,这只是一种将中华武术在世界范围内推广的手段。我们的最高目标是让全世界人民爱武术、学武术、用武术,所以须取传统武术之精华推向  相似文献   

12.
《中华武术》2006,(1):14-16
冬日的阳光下,伴着浓郁的茶香阅读你们的来信,是我每天最快乐的事。一封封来信 仿佛一张张鲜活的面孔、一颗颗火热的心,无论褒贬,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你们对武术的执 着,对《中华武术》的热爱。武迷俱乐部使我们之间的距离如此之近,让我一次次地感动。 记得有位吉林的读者来电话说:“我都七十多岁了,想加入《中华武术》的武迷俱 乐部,你们还要我吗?,”我很坚决地说:“当然,我们很欢迎您的加入!”电话里传来了老 人开心的笑声。老人从我们创刊起到现在,两百多期杂志期期保留,有这样好的读者, 我们没有理由不尽心尽力。 这样的电话我接了很多,这样的读者也遇到很多,在这里我们想向所有的读者说: “谢谢!感谢你们多年来对《中华武术》的厚爱。您的支持与鼓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真 诚地祝愿大家健康、快乐!”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刊登我刊武迷俱乐部的会员资料,并发放会员证,以便读 者朋友们增进交流。 ——本版责任编辑 宋黎明  相似文献   

13.
裘珍 《武当》2004,(4):3-5
在《中华武术之悲哀》中,我们已看到了几千年来中华武术发展的不幸遭遇。除此之外,我们也应该感觉到,在历史条件局限下,中华武术自我发展步履也是缓慢和迟滞的,那时的武术基本上处于自生自灭状态,各门派相互独立,相互保守,仅是家门拳师及佛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 武术是中国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发展武术运动对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增强人民体质,振奋民族精神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武术运动有了迅猛的发展,尤其在海外有了较高的声誉,中华武术已逐渐走向世界。面对形势,喜人而逼人,为了更好地在国内建立坚实的群众基础,在学校宣传武术的作用,讲述武术的知识,广泛开展武术运动,势在必行。李铁映同志在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指示中指出:“对民族传统体育要开口子,中华武术要普及到大、中、小学中去……”。小学是培养武术人材的基地,是开展武术  相似文献   

15.
真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迎来了《中华武术》创刊20周年。回首往事历历在目。10年前的今日正是《中华武术》创刊10周年,在那次征文活动中我与老伴双双获奖。当时我们只不过是太极拳的初练者,是得到了《中华武术》  相似文献   

16.
读者朋友:根据广大俱乐部会员的意见,《中华武术》武迷俱乐部现更名为《中华武术》俱乐部,请您仔细参阅"入会须知",认真填写"入会申请表",欢迎大家踊跃参加《中华武术》俱乐部。  相似文献   

17.
一、来函与回复 贵州省会江县罗开阳来信:我生活在偏僻的小县城.我们这里没有武术学校.也没有武术书籍。听说武术能够强身健体,我就订了一份《中华武术》杂志。现在有一个问题希望能够得到解答:我得了肾结石.听别人说练习气功可以把结石排出来,请问哪里有这种气功功法的书籍出售?  相似文献   

18.
《中华武术》2007,(9):63-63
读者朋友:根据广大俱乐部会员的意见,《中华武术》武迷俱乐部现更名为《中华武术》俱乐部,请您仔细参阅"入会须知",认真填写"入会申请表",欢迎大家踊跃参加《中华武术》俱乐部。  相似文献   

19.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项优秀文化遗产,不仅是强身健体的重要手段,而且包含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思想、医学等特殊内涵.武术运动进入奥运会,既是武术进一步走向世界的必然要求,也是奥运会自身发展的需要.由于武术自身独特的魅力,它不仅在国内得以蓬勃发展,而且也被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所接受.我们应借2008年北京奥运的东风,发扬中华武术,弘扬民族文化,从而使武术运动为更多的所接受.  相似文献   

20.
《中华武术》杂志社主编、编辑:你们好!我是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名太极拳爱好者。今年“五一”黄金周有幸与太极拳名家亲密接触,并得到了亲传,使我获益匪浅。在此,我首先要感谢《中华武术》杂志社全体采编人员给我们这些太极拳爱好者穿针引线甘当红娘,提供了非常难得的学习机遇,你们不愧为推广中华武术的英才,更是提高全民健身运动的使者,我们不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