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分析科技期刊编辑职业韧性的现状,探讨编辑职业韧性的培养策略。【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职业韧性量表,通过现场调查和网络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科技期刊编辑的职业韧性。【结果】 科技期刊编辑职业韧性总分为(56.93±7.36)分,得分指标为79.07%。职业韧性量表的3个维度得分指标由高到低依次为成就目标、调整适应、探索精神。【结论】 科技期刊编辑职业韧性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培养策略主要包括提升编辑成就目标水平,改善编辑调整适应能力和培养编辑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2.
魏爽 《科教文汇》2008,(12):6-6
本文从教师职业枯竭的现状、涵义、以及其产生的严重后果入手,分析了教师职业枯竭产生的原因,为了使教师摆脱职业枯竭感,给他们提出了几项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并说明了学校的教育管理体制如何从减轻工作压力、完善教师终身受教育的制度、推行小班制几个方面去解决职业枯竭问题的现实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张爽 《科教文汇》2014,(34):43-44
文章从“大数据时代”的概念入手,分析其对网络编辑的影响,并对可能带来的挑战和要求进行了梳理,最后提出了构建“通识课、职业素质课、职业核心课和职业拓展课”的网络编辑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和素养。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大数据时代"的概念入手,分析其对网络编辑的影响,并对可能带来的挑战和要求进行了梳理,最后提出了构建"通识课、职业素质课、职业核心课和职业拓展课"的网络编辑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和素养。  相似文献   

5.
网络编辑作为伴随着网络媒体成长起来的一个新型职业,在广西呈现出自身特点,此次调查以广西南宁市的网络编辑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为背景,调查他们的职业状况,工作状态与环境,编辑能力与素质,生活状态等四方面内容,并结合问卷数据进行分析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郭冰 《科技风》2011,(1):27
网络编辑自2005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网络编辑员新职业,网络编辑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试开始启动,到现在5年时间,目前,网络编辑从业人员剧增,总增长量将超过26%,比其他各类职位的平均增长量还要高。网络媒体以超快的速度迅速地超越了传统媒体的发展,且渗入到了各个行业和领域。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网络媒体从大型门户网站、地方网站、单位行业网站、综合网站、行业论坛等不断扩展,给社会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但在急剧发展的同时,网络编辑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修养也变的参差不齐。  相似文献   

7.
心理学专家认为,职业枯竭正成为现 代社会的一种职业疾病,教师是这一职业 病的高发群体之一。国外学者从20世纪70 年代开始就从事教师职业枯竭问题的研 究。研究指出:教师职业枯竭已成为世界 范围内特别是发达国家普遍存在的社会现 象。在我国,教师的心理健康已经开始引 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对教师的职业枯竭 的调查和研究逐渐增多。本文首先对教师 职业枯竭的表现进行了症状学描述,然后 从教师自我心理保健的角度提出了教师职 业枯竭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科技期刊编辑职业延迟满足的状况,探讨编辑职业延迟满足水平的提升策略。【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和网络发放职业延迟满足量表的方式对科技期刊编辑的职业延迟满足进行调查。【结果】 科技期刊编辑职业延迟满足总分为(22.99±2.86)分,得分指标为74.20%;工作延迟维度和职业生涯延迟维度得分分别为(11.36±1.83)分和(11.63±1.50)分,得分指标分别为71.00%和72.70%。【结论】 科技期刊编辑职业延迟满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提高编辑敬业度,拓宽职业发展空间以提升编辑工作延迟满足;利用榜样示范效应,增强职业自我效能感提升编辑职业生涯延迟满足。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虚拟企业组织模式下职业枯竭的扩展性、出现的原因、表现及该模式下职业枯竭的特有维度等做以简要的讨论,并且指出虚拟企业防止员工职业枯竭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高校学术期刊编辑的工作满意度现状,寻找提高编辑工作满意度的方法,以更好地提升编辑的能动性与积极性。【方法】采用网络问卷和现场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国不同地区、不同层次高校学术期刊编辑的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对问卷数据的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通过问卷分析表明,性别、婚姻和从业年限三因素对编辑工作满意度的差异不显著,而年龄、学历、职称三因素的差异较为显著。通过因子分析,得到影响编辑工作满意度的8个主要因素。【结论】高校应加强对学术期刊的支持,改善编辑的职业环境、建立激励制度,编辑自身应提升职业能力和竞争力,以更好地凝聚力量提升高校学术期刊的办刊水平。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虚拟企业组织模式下职业枯竭的扩展性、出现的原因、表现及该模式下职业枯竭的特有维度等做以简要的讨论,并且指出虚拟企业防止员工职业枯竭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数字出版改变了传统科技期刊编辑的职能和工作方式。本文通过分析数字出版环境下科技期刊编辑职能和工作方式的转变,并结合目前科技期刊数字化发展的现状,总结编辑自我完善与调整的策略,为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中编辑人才培养及编辑的职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广东省科技期刊编辑为例,分析科技期刊编辑的职业紧张现状及影响因素,促使社会对科技期刊编辑的心理健康给予更多的关注,并提出改善科技期刊编辑职业紧张的建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通过微信、QQ等平台发放调查问卷,以112名广东省科技期刊编辑为研究对象,采用《工作付出-回报失衡紧张量表》分析期刊编辑付出-回报失衡模式下的职业紧张情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广东省科技期刊编辑的付出-回报失衡模式职业紧张检出率为37.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称、刊期、每周加班情况和自我感觉健康状况均为期刊编辑职业紧张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应重视科技期刊编辑的职业紧张现状,完善职业规划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和职称评定制度,优化编辑部人员配置,做好人才梯队规划,探寻更具弹性的多元责任编辑工作机制。科技期刊编辑应关注自身情绪发出的不良信号,增强情绪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认为,高校图书馆编目员产生职业枯竭的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何有效消除职业枯竭,对于提高编目效率、改善编目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前,网络编辑专业已经成了教育界非常关注的一个专业.本文通过对当前网络编辑专业发展的现状分析,提出了具体的改革和建设策略,力求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编辑的新媒体素养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媒体时代要求科技期刊编辑需具备能与之相匹配的新媒体素养。结合科技期刊的运营和编辑从业特点,以科技期刊编辑为研究对象,设计与新媒体相关的网络问卷,通过网络调查结果分析了当前科技期刊编辑新媒体素养的现状,阐述了科技期刊编辑培养新媒体素养的急迫性、必要性,并结合期刊行业职后教育,提出了科技期刊编辑新媒体素养培育的途径,以期有益于提升科技期刊新媒体化运营的品质。  相似文献   

17.
綦宾 《中国科技信息》2005,39(1):114-115
由于以前国内的大多数关于枯竭的研究只是从职业出发,对成功人士的枯竭研究很少。本研究主要根据美国斯蒂文·伯格拉的观点,从成功 人士的角度来剖析枯竭症。这篇文章主要阐述了成功人士枯竭症的表现特征、形成原因和干预办法。就目前中国这个环境,本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各种网站呈井喷式涌现,网络编辑在职业时代的潮流中应运而生,总体上取得了快速发展。由于区域性网站面对的竞争不像国内一些门户网站一样激烈,还格外受当地政府支持,所以在编辑人员素质的提高上各网站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不得不承认,网络编辑队伍在数量上日渐增加,可是人员素质并未与数量呈正相关,要想得到较好发展,首当其冲的便是提高网络编辑人员的素质。纵观全国,较高素质的网络编辑千方百计地想进大网站工作,一些区域性的较小网站基本无人问津,但也毋庸置疑,在区域性强的小网站工作的网络编辑,若具备相应的能力,在将来有更大的发展潜能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9.
信息网络化与学术期刊编辑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分析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现状的基础上,讨论了信息时代网络革命对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影响。指出为适应这种变革,学术期刊编辑必须更新思想观念,改变传统的工作模式,提高本身的综合素质,除具备常规的编辑素质外,还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网络技术,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以现代化编辑手段促进学术期刊网络化、国际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提高科技期刊编辑的工作积极性及效率,提出化解科技期刊编辑职业焦虑的对策。【方法】从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特点入手,运用系统分析法,通过对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主要流程进行分析,寻找可能产生编辑职业焦虑的原因。【结果】科技期刊编辑职业焦虑源自两方面:一是编辑日常工作焦虑;二是期刊竞争引起的焦虑。从心理学视角和人力资源视角分别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编辑要重视内功修炼和进行自我调节,以减轻自身的职业焦虑;管理组织部门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消解编辑职业焦虑。【结论】可以从内在和外在两方面降低科技期刊编辑的职业焦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