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了“世界一流大学竞争力排行榜”,北京大学排在第192位,清华大学排在第196位。打造几所世界一流大学一直是中国人的梦想。然而,今天我们离世界一流大学究竟有多远?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是,对于中国的大批大学来说,要达到世界一流或先进水平还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
又一份大学排行榜新鲜出炉。不久前,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世界一流大学竞争力排行榜",北京大学排在第192位,清华大学排在196位。而在美国《新闻周刊》最近为世界著名大学排名中,中国没有一所大学进入前百名。  相似文献   

3.
新闻素材     
012013年1月9日,中国校友会网正式发布《2013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这是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第11年发布中国大学排行榜。榜单显示,北京大学问鼎2013中国大学排行榜600强榜首,连续6年蝉联中国大学第一,清华大学屈居第二,复旦大学名列第三,浙江大学位居第四,上海交通大学排名第五。报告首次发布了中国一流大学城市排行榜,北京、上海和香港居前三,是两岸三地大学教育综合竞争力与核心软实力最强的城市。最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的报告中提出了"大学牛不牛?关键看教师学术成就和校友事业成就,看其对世界文明、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的贡献,不取决于大学的学生人数、论文数量和办学规模"的观点。报告数据还指出:清华最造政商领袖,北大盛产学术大师。  相似文献   

4.
王清 《师道》2007,(10):20-20
又一份大学排行榜新鲜出炉。不久前,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世界一流大学竞争力排行榜",北京大学排在第192位,清华大学排在196位。而在美国《新闻周刊》最近为世界著名大学排名中,中国没有一所大学进入前百名。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差距背后的麻木、丧志、不以为然和我行我素  相似文献   

5.
2004年11月5日,英国《泰晤士报》高教副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第一次推出了它的全球大学排行榜,这也是近年来并不多见的全球大学排行榜之一。该排行榜评选出世界前200名大学,27个国家的大学榜上有名。中国共有10所大学进入该排行榜,大陆5所,香港4所,台湾1所。其中,北京大学进入20强,排名第17位,在中国的大学中拔取头筹。  相似文献   

6.
张晓鹏 《上海教育》2005,(1A):34-35
2004年11月5日,英国《泰晤士报》高教副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第一次推出了它的全球大学排行榜,这也是近年来并不多见的全球大学排行榜之一。该排行榜评选出世界前200名大学,27个国家的大学榜上有名。中国共有10所大学进入该排行榜,大陆5所,香港4所,台湾1所。其中,北京大学进入20强,排名第17位,在中国的大学中拔取头筹。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日前发布"世界一流大学竞争力排行榜",令人遗憾,中国没有一所大学排名进入世界前100名,在全球高校500强中,我国仅有18所大学上榜,其中北大和清华名次靠前,但只分别排在第  相似文献   

8.
《教书育人》2013,(3):41
2012年12月20日,中国校友会网最新编制完成《2013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这是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连续第11年发布中国大学排行榜,报告公布了最新的2013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和2013中国一流大学名单。其中,北京大学问鼎2013中国大学排行榜榜首,连续6年蝉联中国大学排行榜第一,清华大学居第二,复旦大学列第三,浙江大学居第四,上海交通大学(微博)名列第五。特别值得关注的是,2012年新成立的中国  相似文献   

9.
新闻素材     
2013年1月9日,中国校友会网正式发布《2013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这是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第1 1年发布中国大学排行榜.榜单显示,北京大学问鼎2013中国大学排行榜600强榜首,连续6年蝉联中国大学第一,清华大学屈居第二,复旦大学名列第三,浙江大学位居第四,上海交通大学排名第五.报告首次发布了中国一流大学城市排行榜,北京、上海和香港居前三,是两岸三地大学教育综合竞争力与核心软实力最强的城市.  相似文献   

10.
大学排行榜是目前世界各国对各类高等教育院校进行的排名,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够帮助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和创新水平,还能够作为高等教育发展政策制定的依据。大学排行榜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关系紧密。2016年印度国家大学排行榜数据反映出近期印度三类高校在教学资源、研究与专业训练、国际化程度、毕业成果和感知五项衡量指标上的具体表现。在此背景下,印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将更加注重对排名体系的研究,利用大学排行榜数据加快自身一流大学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现有的7个全球性大学排行榜的指标体系进行了考察,并选取其中不同年度的10个排行榜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对入选10个大学排行榜前100名大学的入选频次的统计,得到在众多排行榜中的世界一流大学群体,并从入选频次角度来考察世界大学的分类和定位。同时分析了我国各高校在10个排行榜中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热爱 《语文新圃》2009,(9):20-22
前不久,看到一份2009年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国人一向都很重视排名这个问题.我国没有一所大学能进入排行榜前100名.这对动不动就嚷嚷着要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国内知名大学无疑是泼了一次冷水。排名它不能代表全部事实,但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我们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还是遥远的。  相似文献   

13.
<正>在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最新发布的2013-2014年世界大学排行榜中,俄罗斯高校遭遇滑铁卢,无一所高校进入前200名。俄罗斯最著名的大学莫斯科国立大学排名从去年的"201~225名"组跌到了"226~250名"组,是全俄唯一进入前400名的高校。引起争议的是,莫斯科国立大学在不同的排行榜中的位置相差悬殊:在今年的QS排行榜中列第120名,在上海交通大学发布的世界大学排行榜中位列第50名。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大学离世界一流大学究竟有多远?这是很多人关心的一个问题。前不久,上海交通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和高等教育研究所完成的一份报告认为: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应处在世界大学体系的200-300名之间,其他若干所名牌大学则处于300-500名之间。  相似文献   

15.
4月7日,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了"世界一流大学竞争力排行榜",北京大学位列第192位,清华大学位列第196位.在全球高校500强中,我国有18所大学上榜,但无一进入前一百强.  相似文献   

16.
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世界一流大学及学科竞争力评价报告(2015-2016)》中将科研竞争力排名前100名的大学列为世界顶尖大学,101-300名为世界高水平著名大学,世界顶尖大学和世界高水平著名大学称为"世界一流大学"。在前100名中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和密歇根大学,在前101-200名选择南京大学和卡迪夫大学,在前201-300名中选择武汉大学和以色列理工学院进行国内外比较研究。通过比较分析发现:中国高校的科研竞争力优势主要在于科研生产力水平较高,即发表的论文总数较多;劣势在于科研创新力和影响力不足,即科研创新性和质量还有待提高。选择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如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进行研究发现,世界一流大学具有一些共同特征,特别是在人才培养、科研竞争力等方面,其特征可以归纳为: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学生,一流的科研能力和成果,一流的管理模式。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是师资、学生、科研成果、管理模式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想提高科研竞争力水平应该从多方面入手。科研竞争力是反映世界一流大学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但也不是唯一的内容;优良的师资、优秀的生源、一流的科研水平以及创新的管理模式能促进科研竞争力水平的提高。从提升科研竞争力的角度来看,中国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加大科研投入,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加强交流与合作。虽然当前与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和耶鲁大学等名校相比,中国高校还有显著差距,但是,通过"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设,中国大学的科研竞争力有了切实提高,且具有一定比较优势,如果能抓住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契机,加大科研投入,提高高校的科研质量和成果转化,将会有一批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美国USNEWS2004大学排行榜前60名的研究型大学的经费收支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初步探索了其经费筹措及经费支出情况,为我国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中国如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学术界有4种观点:指标体系说、目标跟踪说、排行榜说和时间表说。这些观点尚停留在"口号"阶段,都未触及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文化本质。世界一流大学在本质上都是文化大学,有文化方成一流大学。对于中国大学而言,以宁静寂寞的心态凝练大学理念、倡导学术自由、培养创新精神、增强文化自信方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之道。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韩两国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都取得了显著成绩,结合2004-2013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比较中韩两国的一流大学,可以发现中韩两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遵循的是两条完全不同的发展路径,中国的一流大学朝着规模化的方向发展,而韩国的一流大学朝着小而精的方向发展。同样作为东亚国家,中国和韩国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并相互借鉴。  相似文献   

20.
2005-2015年,台湾大学入选台湾地区“迈向顶尖大学(一流大学)计划”两期。通过对台湾大学建设一流大学的目标、行动与效果进行个案分析,发现台湾大学创建一流大学目标明确、措施有力,纵向比较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大学排行榜的相对位置却呈现下降的趋势,与预期目标形成反差。台湾大学建设“一流大学”的个案解构说明:“一流大学”建设计划具有积极意义,可以有效地集聚资源促进大学综合水平快速提升;但对排行榜的相对位置变化要有理性的看待,排行榜只是“一流大学”建设成效评价的参考,不能以排行榜位置变化作为“一流大学”建设成效的唯一标准。我们应当允许高校保留自身特色并不断地自我超越,这与“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评价理念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