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传统的杨氏双缝干涉测量光波波长实验是采用钠灯作为光源.光通过单缝衍射后照射到双缝上,并通过测微目镜测量条纹宽度,双缝间距则直接采用读数显微镜进行测量.但这种方法观察干涉现象需在较暗环境中进行,且测量结果和理论值差别较大.因此改用激光光源,直接在光屏上观察读数,并且改进测量双缝宽度的方法,测量误差就会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2.
双缝干涉:两个独立的光源发出的光不是相干光,双缝干涉的装置使一束光通过双缝后变为两束相干光,在光屏上相干形成稳定的干涉条纹.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光屏上某点到双缝的路程差为半波长的偶数倍时,该点出现亮条纹;光屏上某点到双缝的路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该点出现暗条纹.A.对干涉图样的研究可知:相邻两条明条纹(暗条纹)中心距离与屏到双缝的距离L成正比;与双缝间距离d成反比;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物距大于焦距时,我们用光屏承接实像。当光屏到透镜的距离适当时,从光屏上就能一目了然地看到所成的实像。在此,我们要探讨的是:如果不用光屏,又能否看到实像呢?为此,我们做了如下实验。  相似文献   

4.
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焦点之外的物体经凸透镜所成一个倒立清晰的实像于光屏上,此时若撤去光屏,人眼在光屏位置能够看到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实像吗?在中学物理教辅资料的光学板块中,经常有涉及这个问题的题目。从很多物理交流群一线物理教师对该问题的讨论时发现,多数老师对这个问题的答案莫衷一是,不清楚眼睛在光屏位置到底能否看到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为解答该问题,我们有必要从人眼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眼睛是如何调节的说起。  相似文献   

5.
我们知道,凸透镜可以成实像,实像可以在光屏上观察到。把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点处,还能成像吗?可以在光屏上观察到吗?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很简单:当然不能成像!然而我们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暗室中把凸透镜固定,把点燃的蜡烛放在透镜的一侧,在透镜的另一侧用光屏观察烛焰的实像。当烛焰由远逐渐移近透镜时,所成的实像由近变远,且越远时像越大,当烛焰恰好移到焦点处时,在屏上仍能看到相当清晰的倒立实像,不过一般实验时用的光屏较小,而成的像却很大,不易观察  相似文献   

6.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观测的干涉条纹实际上是位于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区域内。实际工作中可以将这两个实验综合起来,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清楚单缝衍射与双缝干涉之间的不可分离的关系,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活学活用,促进学生理论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高中物理课本上在介绍做肥皂液膜上光的干涉实验时,用蜡烛作光源,由于烛光很暗要直接观察肥皂液膜上的光干涉条纹,必须在暗室中进行。我把这实验改成课堂实验效果令人满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用12伏卤钨灯作光源(也可用显微幻灯投影器代替光源)。光源  相似文献   

8.
1仪器装置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2仪器特点及用途a.特点。本教具借用价廉物美的镭射指示笔产生的激光束代替一般的光源,产生可见度很大、效果也很好的光的干涉衍射图样,巧妙地利用废油墨筒的整体结构,将装置组为一体。演示操作简单准确,撤换快捷,省时省事。可以在一般光照的教室中,直接把干涉衍射图样投射到墙上,让全教室的学生同时看到明显的光的干涉衍射图样。解决了演示实验难做、效果很差、可见度小、操作麻烦的很多难题。b.用途。①不同间距的双缝干涉,并比较干涉条纹的宽度。②不同缝宽的单缝衍射,并比较衍射条纹的宽度。…  相似文献   

9.
教师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必须使全班同学均清楚观察整个实验,才能使演示实验达到预期的目的。在理化生教学中有许多演示实验可见度很小,由于可见度小,很难使每个学生都能观察清楚,这就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演示实验的效果,影响了教学质量。在进行有关显微镜教学内容时就可以组合使用摄像头与视频展示台,利用多媒体手段对演示实验的放大作用,克服演示实验可见度小的缺陷,使学生能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特别是一些细小的、不易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可以提高实验的演示可见度,展示实验过程,观察实验现象,增强演示实验的时效性,帮助学生掌握实验操作基…  相似文献   

10.
a.演示光在空气中的直线传播。如果有氦氖激光器,用氦氖激光器作光源效果最为理想。实验前先找一些爽身粉,装在一个西瓜霜喷剂的塑料瓶内。演示时,打开激光器,然后在激光束上方,用手挤压西瓜霜喷剂塑料瓶即可喷出“雾状”白粉,同时,可清楚地看到一条红色的激光束在空气中的传播路线是直的。若没有氦氖激光器,用光具盘或光具座上的配套光源也行。不过为了加强演示效果,需图1 暗箱要用硬纸板做一个暗箱,让空的一面面向学生,光线从开孔的一侧射入,在暗箱上方也开一个圆孔用来喷爽身粉(如图1所示)。演示时,当有光线通过暗箱…  相似文献   

11.
一、透镜成像实验中蜡烛的改进1.存在的问题(1)调节部分的问题.“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仪器由光具座、透镜组、光源、成像光屏等组成,而光源又由发光体和支座组成.实验中,以光具座为支座分别将成像光屏、透镜、光源依次安装在支座轨道上,调节光屏、透镜和光源的高度使三者保持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沿光具座轨道反复调节蜡烛到透镜的距离,观察光屏上每次成像的大小、正倒和  相似文献   

12.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 ,磁感线和磁通量是很重要却又较难理解的概念 .以往因没有演示磁通量的仪器 ,学生在学习时只能凭想象而建立概念 ,这既不利于学生的理解 ,成为教学难点 ,又影响到后续相关知识点的学习 .为解决这一问题 ,笔者设计了磁通量演示仪 ,以可见光束形象地表示磁感线 ,以投射到光屏上的光点数表示磁通量的大小 ,改变光屏的角度 ,以光点数的增减表示磁通量的变化 ,从而达到加深学生理解和记忆的效果 .一、磁通量演示仪的结构磁通量演示仪由光源、透光栅、光屏、刻度盘、支架等组成 ,如图 1 ( a)所示 .在演示仪支架的前部安装有光源 ,光源可为小白炽灯 ,功率图 1要稍大些 .在支架的中后部位置安装透光栅 ,光源和透光栅的距离约为 2 0~ 6 0 cm,透光栅是一块平面板 ,上面均匀分布着 1 0 0多个圆孔 ,圆孔直径约 3~ 5mm,如图 1 ( b)所示 ,透光栅的平面和光源到透光栅的连线相垂直 .在支架后部安装光屏 ,在光屏框架上有一根中轴 ,中轴和透光栅平行 ,光屏的中轴装在光屏支架上 ,光屏可绕中轴旋转 .在光屏支架上装有刻度盘 ,光屏中轴上装有指针 ,以显示光屏的旋转角度 ,如图 1 ( c)...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3-4(2010年4月第3版)第十三章第7节《光的颜色色散》中第69页“衍射时的色散”有一幅图,图下注明“白光的单缝衍射条纹”,如图1所示.通过实验观察白光的双缝干涉条纹和单缝衍射条纹,会发现这幅图不是白光的单缝衍射条纹,而是白光的双缝干涉条纹.  相似文献   

14.
1改进原因 生物教学中讲述眼睛成像时,有眼球模型结构介绍眼球的构造而不能具体成像,演示成像时用蜡烛火焰,凸透镜和光屏分别代替所视物体,晶状体和视网膜,观看远物和近物时晶状体厚薄形状的变化和焦距的变化,是用换不同焦距的凸透镜来实现的,由于眼睛视网膜与晶状体距离是固定的,在实验时若保持凸透镜与光屏距离不变,更换凸透镜后像很难清晰地成在光屏上,要使像清晰地成在光屏上,则需改变凸透镜与光屏距离,这与眼睛的实际结构不相符.演示近视眼和远视眼晶状体形状改变引起焦距变化时,也只能换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和凹透镜来实现,晶状体形状变化无法演示.演示用凹透镜和凸透镜矫正近视眼和远视眼时也不能把像准确成在视网膜上.  相似文献   

15.
1 改进原因 生物教学中讲述眼睛成像时,有眼球模型结构介绍眼球的构造而不能具体成像,演示成像时用蜡烛火焰,凸透镜和光屏分别代替所视物体,晶状体和视网膜,观看远物和近物时晶状体厚薄形状的变化和焦距的变化,是用换不同焦距的凸透镜来实现的,由于眼睛视网膜与晶状体距离是固定的,在实验时若保持凸透镜与光屏距离不变,更换凸透镜后像很难清晰地成在光屏上,要使像清晰地成在光屏上,则需改变凸透镜与光屏距离,这与眼睛的实际结构不相符。演示近视眼和远视眼晶状体形状改变引起焦距变化时,也只能换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和凹透镜来实现,晶状体形状变化无法演示。演示用凹透镜和凸透镜矫正近视眼和远视眼时也不能把像准确成在视网膜上。  相似文献   

16.
取一塑料小药瓶,用墨将药瓶内表面涂黑或用黑纸贴于内表面。用刀片(生物实验用的解剖刀)在瓶底表面,沿直径方向开一条长约Icm,宽约0.4mm的对光狭缝,此缝的作用是获得缝光源,在瓶盖表面,沿直径方向用双面刀片开一单缝,宽约0.25mm,此缝为衍射单缝。使用时,将瓶底上的对光狭缝对准自然光(太阳光或白炽灯产生的平行光源)。眼睛微微贴近瓶盖上的单缝,转动瓶盖,当瓶盖上的单缝与瓶底上的对光狭缝平行且在同一平面,这时眼睛可以清楚的看到彩色的衍射条纹。光的单缝衍射简易观察仪@冯新安$合肥市第十中学!230001…  相似文献   

17.
现行高中物理课本(必修加选修)第三册第二十章光的波动性部分,光的干涉一节中,有一个用肥皂液膜演示光干涉现象的实验。在做此演示实验时,由于肥皂液膜存在时间过短,学生难以观察清楚,实验效果很差。笔者经过多次改进,大大延长了“肥皂膜”的寿命,并增加一个实验观察盒,可让学生看到非常清晰漂亮的条纹,演示效果很好。一、改进办法1.改“肥皂膜”为“甘油洗衣粉饱和溶液”。甘油的亲水性很强,可大大改善肥皂膜的表面张力。  相似文献   

18.
在中学化学胶体教学中,往往由于光源性质的局限,丁达尔现象不明显,所以不易看清楚。现在采用方向性好,单色性好,高亮度的氦氖激光器作光源,不需其它附属装置,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丁达尔现象。观察时把激光束分别水平射向装有氢氧化铁溶胶和硫酸铜溶液的烧杯等玻璃器皿(如图所示),就可看到一条鲜艳的红色激光束通过氢氧化铁溶胶,而激光束通过硫酸铜溶液时不发生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19.
图1是光的单缝衍射实验示意图。当点光源V照明狭缝S时,可得到理想的衍射条纹。设点光源V到狭缝S距离为L,狭缝宽为d,缝到屏幕距离为R,光波波长为λ,在屏上取一点p,p到零级亮条纹中心的距离为x,p处的光强为I(x)=(sin~2(πdx/Rλ))/((πdx/Rλ)~2)  相似文献   

20.
模型改进一例初中《生物》第二册中“呼吸运动与肋骨和膈的运动的关系”演示实验利用P.59的演示实验中的左图,只能清楚地看到当上提“肋骨”时,“胸骨”向上移动,而向外移动不明显,不能很好地说明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的变化。我在实验过程中对此模型作了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