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柳毅传》地名矛盾论解何长江唐传奇名篇《柳藏传》中存在着地名矛盾。其文一开始说柳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I柳毅送信到龙宫时对洞庭君说:“毅,大王乡人也。长于楚,游学于秦。”“湘滨”和“楚”二词很明确地将此故事限定在了巴陵洞庭湖。然而文中龙女却对柳毅说...  相似文献   

2.
《蜃中楼》是清代戏曲家李渔的重要作品之一,他继承了唐传奇《柳毅传》的基本故事脉络,但更多创新,本文试从情节特征和题旨的对比中发掘《蜃中楼》对《柳毅传》的继承和发展,以探寻柳毅传书故事母题的演变发展。  相似文献   

3.
就小说的整体叙事看,《柳毅传》的成书更集中、更直接地受到了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河伯婿》的影响。从故事性质和情节结构、故事地点和人物设置、故事缘起和结局及某些细节方面,对《柳毅传》成书问题进行补充阐述,重新认识该小说的创作过程并加深对唐传奇源于魏晋志怪小说观点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就小说的整体叙事看,《柳毅传》的成书更集中、更直接地受到了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河伯婿》的影响。从故事性质和情节结构、故事地点和人物设置、故事缘起和结局及某些细节方面,对《柳毅传》成书问题进行补充阐述,重新认识该小说的创作过程并加深对唐传奇源于魏晋志怪小说观点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柳毅传》是唐传奇的代表篇章,后世多有改编之作,《柳毅传书遇洞庭水仙女》是《新编醉翁谈录》中的一章,也是《柳毅传》第一部改编的成形之作,不能不引起研究者重视。本文试从情节和题旨两个角度分析《柳毅传书遇洞庭水仙女》对《柳毅传》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龙女故事渊远流长,是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神奇幻想故事之一,《柳毅传》就是其中的佳作,之后又衍生出元曲《柳毅传书》和《张生煮海》。但其中龙女形象却几经变化,本文试从这三部作品入手,总结龙女形象的演变过程并探究其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柳毅传》是唐传奇中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前人对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作品的语言、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等方面,而鲜有从思想的维度对其进行解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大多具有注重思想内涵与伦理教化的特点,《柳毅传》就蕴含了丰富的儒、释、道思想。这些不同的思想极大地拓展了《柳毅传》思想的深度与广度,增添了传奇作品的思想魅力,为《柳毅传》成为传奇名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柳毅传》成书探微程国赋唐代传奇中,《柳毅传》艺术价值相当高,在当时流传十分普遍。明人胡应麟说:“唐代传奇小说,如《柳毅》……撰述浓至,有范晔、李延寿之所不及。”①对于《柳毅传》的艺术价值给予相当高的评价。《柳毅传》在当时流传甚广,查《太平广记》我们...  相似文献   

9.
她是龙君小女 ,最终却与凡夫结成了美满烟缘 ;他是洞庭龙王 ,可也喜谈人伦之道 ;他是钱塘之长 ,除了凶猛粗暴也能通情达理。这个故事 ,既是神话 ,又是现实 ;既有雄奇恣肆的描写 ,也有缠绵悱恻的刻画 ;既有波澜曲折、紧张扣人的情节 ,也有轻歌曼舞、和平松弛的场景。这就是唐人李朝威的传奇小说《柳毅传》留给我们的整体印象。如何引导学生鉴赏这篇小说呢 ?以下所列应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一、“龙女受欺”、“钱塘被囚”、“大战泾川”、“龙女与柳毅结合”的故事是如何叙写的 ?《柳毅传》的情节主线是围绕柳毅展开的。当柳毅“应…  相似文献   

10.
《柳毅传》是一篇杰出的唐人传奇,《教师教学用书》在人物形象赏析中对柳毅这样分析:“柳毅确是“义夫”,一个侠义之士,怀有强烈的正义感和同情心,急人之困,见义勇为,不避艰险,不负重托。柳毅为龙女传书,完全出于同情与义愤,并无私心杂念,后来钱塘君看他们俩十分般配,令其成婚,柳毅严辞峻拒,执意不从。柳毅是正直无私、志坚品洁的正派儒生。”(引用有删减)。读完《柳毅传》后,笔者认为以上说法似乎拔高了柳毅的形象,柳毅并没有如此高大完美。  相似文献   

11.
唐传奇《柳毅传》中的主人公柳毅勇敢刚毅,堪称儒家理想君子的代表。但元杂剧《柳毅传书》中的柳毅在剧中仅充当“冲末”,成为衬托龙女形象的配角,并且其“义行”减弱了,世俗化倾向更为明显。柳毅形象的嬗变迎合了观众的审关心理及元杂剧“女性视角”的叙写模式,与小说和戏曲两种不同文学样式的表达需求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2.
唐传奇《柳毅传》塑造了一个"豪侠刚烈、凛然正气"的柳毅形象,元代尚仲贤将其改编成《柳毅传书》。主人公柳毅豪侠的一面被削弱,演变成一个拥有世俗价值观和爱情观的人物形象。究其缘由,柳毅形象的演变主要由不同时代的审美风尚造成的,唐传奇的作者欲借小说以炫才明志,北曲杂剧的作者则需要迎合观众世俗化的接受心理。柳毅形象的变化主要是通过不同的叙事视角和语言风格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明代话本小说《羊角哀舍命全交》的本事主要是西汉刘向《列士传》记载的羊角哀与左伯桃交友的事迹,但《列士传》一书已佚,佚文见于历代诸书征引。前人已从中辑录了一些本事材料,但尚有不少重要材料被遗漏,因此,有必要加以补辑。  相似文献   

14.
《柳毅传书》是以唐代传奇《柳毅传》为本事改编而成的杂剧,它在人物塑造等诸多方面较之《柳毅传》都产生了革新。试以点对点比较两者在人物塑造方面的差异,并从传奇小说与元杂剧文本属性、唐代与元代文人境遇及其所受市井熏染程度、元代与唐代审美文化的时代差异性三个方面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一般认为,<杜丽娘慕色还魂>是较为原始的杜丽娘故事的话本,汤显祖在原来故事的基础上,作了艺术加工,创造了<牡丹亭>,突显了作品的主题思想.这一成就的取得当然离不开杜丽娘形象的再塑造,但<牡丹亭>对话本中柳梦梅形象的几点细微改动,对突显作品的主题思想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拟从柳梦梅名字的来源、柳梦梅的身份、柳梦梅的阳则之美及其热衷功名和干谒权贵等几个方面,比较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与<牡丹亭>中柳梦梅形象的细微差别,认为汤显祖对柳梦梅的再创造进一步突显了作品"以情抗理"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于"真情至爱"的呼唤和赞美.  相似文献   

16.
明义《题红楼梦》第七首第二句是"不记金钗正幅图"。有人怀疑"正幅图"是"正副图"之误。钞本写的是"正幅"。《牡丹亭》里有"金钗"入"图"。对《牡丹亭.幽媾》的柳梦梅与杜丽娘的风流幽会,明义所见《红楼梦》将其变成宝玉在梦中和金钗(小名"颦颦")的风流幽会。对《牡丹亭.写真》里的杜丽娘的题诗和柳梦梅的步韵,明义所见《红楼梦》将其变成了宝玉在梦中对金钗的题诗而步韵。在明义所见《红楼梦》里,宝玉梦见的是一幅图,而不是多幅图(十五幅图)。明义可能运用了"正"与"整"通假的知识。宝玉、颦颦与柳梦梅、杜丽娘,皆为"情痴"。《石头记》第51回薛宝琴的《梅花观怀古》,在明义所见《红楼梦》里,可能是宝玉写的"步韵"诗。  相似文献   

17.
元代作家乔吉以唐传奇《柳氏传》为本事,创作了杂剧《金钱记》,在创作过程中,作者对其本事有了很多细节上的再创造。清代黄文旸在其《曲海总目提要》中对两篇作品细节上的差异做了简要的阐释,但未深入探析其变化原因。当代学者罗斯宁教授在其论文《两个韩翃形象的比较—看市井文化对元杂剧书生形象的影响》中,从宏观上考察韩柳爱情故事是在宋元俗文学蓬勃发展的影响下而发生的变化。文章旨在从微观角度出发,从故事细节的变化入手,结合元代特殊的社会背景和作家乔吉本身来考察其变化的具体原因。  相似文献   

18.
《夜郎君法规》是彝文献《夜郎史传》中记述下来的一部由武益纳时代制作的法典,"法规"中的20条内容有着鲜明的奴隶制法的特点,体现出武益纳时代战时法的特征,包含了秦汉以前中原法典中罕见的民法内容,是一部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古代少数民族方国的法典。通过对其历史内容、古彝文字的产生、夜郎国统治民族有立法的传统以及同水西土司法规的比较等方面的论述,认为《夜郎君法规》作为夜郎国的一部法典,其历史真实性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19.
《艺概.经义概》是刘熙载文艺理论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其它五"概"多有互相发明之处。《经义概》内容紧凑精准,理论阐述具有鲜明的动态性,其中存在大量可施之一般文章作法的真知灼见,对文题关系、锤炼字句、抑扬顿挫等方面刘熙载都有非常独到的看法,值得我们细细研读,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