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30年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涵的嬗变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学术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研究,主要有两个维度,即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作为学科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如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前者主要帮助人们解决"做什么"、"怎样做"的问题,后者主要解决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大致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涵的演进大致经历了"施加论"、"转化论"、"内化论"和"发展论"四种模式,这些模式的嬗变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自觉提高生活质量和追求生命意义的内在发展向度,体现了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不断认识与把握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骆昭平 《职教论坛》2012,(11):54-55,58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把课程建设为精品课程,是课程内涵建设的目标.基于高职高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概论"课精品课程建设,课程设计需要把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特点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特点有机结合,建设符合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规律的思想政治论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研究,是基于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而提出的。借用生态学及相关学科(如教育生态学、政治生态学)相关理论与方法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是一个新的领域和有益尝试。主要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相关概念和基本内涵、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及其子系统研究等。  相似文献   

4.
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中,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办好高校,首先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可是如今到底要怎么解决这个根本问题呢?针对这个问题,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我们应该认识大学教育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学界主要的观点集中在"单一主体论"、"双主体论"、"主体间性论",但是已有的观点多是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问题。而根据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层次理论,人作为主体具有个人主体、群体主体、社会主体、类主体四个层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按照视角不同应该有不同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意识形态传播活动、作为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不同视角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不同,因而主体的具体指向也不同,主客体之间的具体关系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6.
对制度管理和思想教育关系的正确理解与把握,是保证政治思想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课题,也是每个政工干部应该在理论上认真探讨思索在实践中慎重处理的重要问题.本文仅结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际,就制度管理与思想教育的关系谈几点体会.一、从理论观点讲,制度管理与思想教育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制度管理,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渠道,是以一系列规章制度去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在对人们明确指出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的同时,重点对人们应该做到但没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由"主体-客体"的实践关系探讨,分析这种模式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所存在的弊端和问题,提出以及其对于解决"主体-客体"模式问题的方法进行分析探讨,这对解决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起到了启迪的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部分学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中主张用公民教育取代思想政治教育(即"替代论"观点)。该观点的提出既有对公民教育自身特点的肯定,同时也瞄准了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通过辩证分析"替代论"的观点提出原因,并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际,揭示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不是简单的"去意识形态"或片面否定理论灌输法,而应探索新的理念、手段以及基层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9.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的深刻性(感染性)、现实性和互动性不足现象较为突出,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实效性,亟待重视与解决。本文首先论述了情境教育的特点与功能,阐明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意义;其次,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及途径,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突出的"情境"实效问题;最后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理论研究主要包括实践教学的内涵、形式、价值、模式与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但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方法论不统一,理论研究薄弱缺乏学术性,没有从跨学科角度进行比较研究致使概念辨析不清。建议从"场所论"转向"功能论",从跨学科比较研究角度明确实践教学的内涵,构建实践教学的创新模式和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1.
<正>刘基编著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2006年12月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主要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环境、教育机制、教育创新、发展趋势及对策等,共八个章节。第一章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论,包括教育对象的科学认知、基本特征及教育思路。第二章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涵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内涵及意义、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基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动力与思想政治教育者、教育介体、受教育者主体内在需要紧密关联。文章深入考察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动力问题的提出、内涵以及内化动力不足的等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动力不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在全体党员中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活动形式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借鉴"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高效成功的开展经验,助力高校思想政治课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而全面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高效、健康、稳步开展。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互助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可以有效促进大学生的自身修养和自我完善,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文章阐述了大学生互助的内涵、理论基础、现实需要、互助的模式,分析了高校开展大学生互助的意义。高校应将大学生互助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并且通过大学生互助的途径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解决大学生在思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经历了从传统的"施加论"、"转化论"、"内化论"到现代的"需要论"的发展过程。文章旨在简述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形成与确立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涵的本质,探析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涵的发展,以为提高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指明途径。  相似文献   

16.
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积极回应时代需要,立足受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力求实效。本文从厘清立什么"德",树什么"人"谈起,立足育人为本,着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发展目标和方向,研究高校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的问题,构建"理论学习—实践体验—内化提升"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运行模式,指引高校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17.
在价值多元化的冲击下,高职教育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需要在实践基础上探索富有成效的育人模式。本文在对"魅力育人四部曲"内涵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以传承教育为引领,以专业技能教育为抓手,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保障的协助学生装备人生的"魅力育人四部曲"的育人模式,并就如何实践"魅力育人四部曲"提出了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对于宣传当代中国核心意识形态具有重大作用。基于这一重大关系,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树立主阵地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主要基于"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何以能、怎么能"这一逻辑思路,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问题,得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信念,‘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信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信心"。总之,正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信念、信仰、信心等三大核心问题的探寻和剖析,不但为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发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主阵地作用指明方向,而且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和发展奠定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9.
程卫国在《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性和艺术性的统一》(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年第4期)一文中指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要提高实效,必须坚持价值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艺术化的发展及其价值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艺术的相似与相同之处,是思想政治教育艺术化的内在根据。首先,艺术概念的内涵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有着充分的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十分复杂的专门活动,  相似文献   

20.
朱爱胜 《江苏高教》2020,(8):98-102
主体性作为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其中蕴含并体现高水准、高规格的人性。思想政治教育以"立德树人"为价值旨归,对关注并探寻其主体性意蕴自然提出了更高要求。新时代高校要立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挖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内涵本质,梳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集中表现,以期从知行合一的维度,为指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