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贾平凹用长篇小说《秦腔》展现了故乡的凋敝现状和乡村文化道德的一步步衰落,是为将要成为绝唱的农村生活所作的"挽歌",是对传统乡土的一种"回归与告别的双重姿态"。  相似文献   

2.
与李白相识     
在一个书声琅琅的清晨,一袭白衣、风度翩翩的李白走进我的心之海洋;在一个月满西楼的夜晚,我走进了李白的月之故乡.  相似文献   

3.
与李白相识     
在一个书声朗朗的清晨,一袭白衣、风度翩翩的李白走进我的心之海洋;在一个月满西楼的夜晚,衣衫褴褛、噤若寒蝉的我走进了李白的月之故乡.  相似文献   

4.
鲁迅小说《药》最后一节是:“他们走不上二三十步远,忽听得背后‘哑——’的一声大叫;两个人都悚然的回过头,只见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对其中的“一挫身”,人教社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说起诗,人们就会想到李白,这就好象在阿根廷说起足球就会想到马拉多纳一样。李白是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中一座令人仰慕的的里程碑,他创造出来的文化价值,在今天仍是一个无法超越的神话。初读李白的诗,是在小学的时候,读的第一首就是那首脍炙人口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当时我还小,对诗没什么概念,只觉得李白的诗压韵,容易背,老师检查时同学们是背得最熟的,我们甚至还把它改编成几个不同版本的打油诗,乐此不疲。一个人的名字,如此频繁地出现在不同年级的课本上实在是不简单,简直就和现代文里…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故乡>中闰土人物形象的分析,使对闰土形象的认识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步.把闰土看成是贼,力求引起语文学界对闰土形象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7.
李白的饮酒诗在其诗歌创作中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时期的饮酒诗,思想内容是各不相同的。各个时期的饮酒诗真实地反映了诗人的性格特征和思想矛盾,总体上展示了诗人的心灵历程,勾勒出了一条清晰的诗人思想发展线索,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也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体现了诗人浪漫主义的创作特色,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8.
鲁迅小说《药》最后一节:“他们走不上二三十步远,忽听得背后‘哑——’的一声大叫;两个人都竦然的回过头,只见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对其中的“一挫身”,新版人教社教材注为“一转身子”(见人教社高中语文课本四册2004年版),而以前的人教社  相似文献   

9.
采用自编的心理耐挫力量表和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大学生耐挫力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进行施测,结果表明,大学生耐挫力状况良好;大学生耐挫力水平整体呈负偏态,高于平均水平;大学生耐挫力水平在年级、健康状况、相貌自评等方面有显著差异;大学生耐挫力与社会支持有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是影响大学生耐挫力的重要因素。了解大学生耐挫力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高校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  相似文献   

10.
李白诗歌中,写月的诗歌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分析李白诗歌中的月亮意象描写,可以从一个角度管窥李白文化心理。李白诗歌月亮意象反映了李白对自我的高度肯定、超脱凡俗的理想追求和他的赤子真诚。李白将自己和自己喜欢的朋友及女性比作尊贵华美的天上月,与之交流、相知;李白虽然大半生都在四处奔波,却以诗歌的方式构筑了一个依然超脱凡俗的艺术空间,这个空间里,明月占据了相当重要位置;在李白心中,故乡和朋友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由于诗人对月亮意象的格外珍视,诗人也用月亮意象表达他对故乡的真诚眷念、对朋友的真诚思念。  相似文献   

11.
刘影 《黄山学院学报》2007,9(1):122-124
梁实秋以散文饮誉文坛。在雅舍系列散文中,梁实秋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或对故朋旧友的回忆追思,或对故乡旧物人事的怀想,特别是《雅舍谈吃》不仅举玑列珠地叙说了故乡种种美食,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这些美食的回忆寄托了梁实秋深深的思乡之情。梁实秋散文中的浓浓乡情是其流落异地思乡而不得归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2.
朱彝尊现存散曲59首,可分为两类:咏地方风情与叹世叹归。地方风情组曲以[北仙吕.一半儿]为主,多采取冷静客观态度,以清新浅近的语言,重在介绍该地的人文历史与自然形胜,融地名、历史文化名人、出产、典故于一体,生动再现了江南水乡的风景物产、乡土民情。朱彝尊叹世叹归,一是因官场险恶、被同僚倾轧,二是故乡人的真情、故乡的美景与险恶的官场、同僚的暗算形成鲜明的对比,因而在散曲中时时吟唱"归去来兮"。朱彝尊作曲力求醇雅,用词精工雅炼,音韵谐美婉转,词化倾向颇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陈柱编选《粤西十四家诗钞》,既含有热爱故土山水风情,欲使粤西文学传之于世的衷心,又在重视山川人物历史风俗的掩饰下,显现爱国之志;既含有其向往友朋酬唱之风,又显艺术标准,还有毫无性别歧视的平等态度。这些精神,与其思想特征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晚清闽南著名诗人林鹤年的《福雅堂诗钞》中有大量吟咏家乡安溪胪传乡的诗歌,这些乡园诗歌具有丰富的审美意蕴。诗歌以细腻的笔调描绘了家乡的风物、人情,展现了山乡特有的风俗之美,充满了闽南浓厚的生活气息;诗歌分别写于诗人生活的不同阶段,展现了诗人一生的主要心路旅程,映射了一个传统文人在晚清风起云涌的时代浪潮中的真实心理,具有时代深刻的印记;诗歌以家乡景致和乡民形象创造出来的独具个性的意象群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也大大增加了乡园诗歌的情感厚度。  相似文献   

15.
余光中作品中胎记般不可磨灭的中国情结,来自于他对故乡故土的眷恋与追慕;对传统文化的挚爱与坚守;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归依,并贯穿于他大半生的创作之中。其用心编织而成的“中国情结”,将作者眷恋祖国母亲之心与母亲思念儿子之情不可分离地紧紧连在一起。  相似文献   

16.
枞阳浮山历史上曾以佛教驰名,尤华严寺最著。方以智于明亡后被迫逃禅,晚年主江西青原道场,纂修《青原志略》,但心中日益萌生归乡终老之意:而家乡官绅父老亦热切期盼他回乡兴修华严寺,重振名刹。方氏虽是应允,派其弟子山足兴斧先行浮山料理,但本人因粤难突发而逝。终未遂愿。他虽名列华严寺第16代住持,却未一日入寺坐堂说法。考其史实,于研究方以智晚年行实与佛教思想或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福建三唱>是杨骚写于1936年的诗,以地理入诗来抒发对故乡、祖国的情感.而地理入诗的方式在中国诗篇中往往传达出浓郁的爱与人生漂泊的经验.本文将从<福建三唱>入手,分析古代、现代和当代经典诗歌中地理入诗的文化因素以及历史语境,阐释诗歌中地理描写的特殊意味.  相似文献   

18.
陈造与南宋中兴网大家生活于同一时代,和陆游、范成大、尤袤均有交往,而与范成大交谊最深。陈、范二人交往之情事,主要体现于他们的唱和诗词中。考二人之往来与唱和之作,均发生于陈造主教吴门与范成大暮年归养之时。陈造的诗作,也为我们了解范成大在宋代诗坛的地位与影响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生逢20世纪初社会急剧变革时代的殷次伊,怀抱济世宏图,从追求新知新学、投身家乡教育的革新事业,到不惜舍身一死以图唤醒同胞,充任了除旧布新的时代吹鼓手,自觉肩负起历史赋予的责任担当。以殷次伊为代表的清末常熟新学界所表现出的“新机怒发”,与故乡毗邻上海的地缘优势及地域人文传统有着重要的关联。  相似文献   

20.
薛侃是明代潮汕著名的儒士儒官。他事亲至孝,事君至忠,事师至敬,治学至专,待人至诚。因上疏请稽旧典,择亲藩贤者居京师,慎选正人辅导,触帝讳而下狱,遭到迫害。但他刚正立朝,操守高尚。他师崇王阳明,治心性之学,卓有成就,为阳明最得力之入室弟子之一,也为传播王学之岭表大宗。他居乡则思益其乡,为乡梓筑堤开溪、修路造桥,做了很多造福乡梓的实际贡献,实践了其经世致用的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