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科技风》2017,(12)
本文对重庆某地区的白云石进行TG/DTG热分解实验,研究在氩气氛下白云石试样不同颗粒粒径的热分解,结果发现:白云石在氩气氛下的热分解受其粒径的影响。在氩气氛下,小粒径的白云石试样为一步分解,而大颗粒粒径的白云石表现出了异常的二步分解,这是由于在白云石内部的反应区附近产生一定的CO2分压。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对大颗粒粒径的白云石在氩气氛下进行进一步等温TG/DTG热分解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异常的二步热分解也与Ca CO3部分的低分解速率有关。  相似文献   

2.
空气气氛中滑石的热分解动力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水矿物的热分解动力学研究对于了解俯冲带中-深源地震的成因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用综合热分析仪(TG-DSC)研究滑石在动态空气气氛下的热分解过程,利用热重(TG)数据对滑石的热分解动力学进行分析.利用Friedman法和FWO法,分别计算滑石热分解过程中的表观活化能Ea和指前因子A,并以Friedman法求得的活化能为初始值,通过非线性回归拟合得到热分解过程最可能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滑石在830~1 050℃内发生热分解,此过程为n级反应,表观活化能Ea为344.2 k J/mol,指前因子A为4.9E12 s-1.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以4-氯-2-硝基苯腈为原料,在Fecl3及Fe粉催化作用下还原生成2-氨基-4-氯苯甲腈,然后在三乙胺盐酸盐的催化作用下与叠氮化钠反应合成5-氯-2-(1H-四唑-5-基)苯胺的过程,产品结构经IR、1HNMR、MS测定得到认证,含量达到99%,收率75%。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介绍了硝基吡啶类化合物5-(5-硝基-4-甲基-2-吡啶偶氮)-2,4-二氨基甲苯的合成和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姜超  周密  钱欣  陈枫 《科技通报》2012,28(3):100-104
通过对半代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PAMAM)表面酯基的胺基化反应合成了由β-环糊精修饰的树状聚酰胺-胺(PAMAM-β-CD),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手段对其进行了分子结构表征.为研究外围修饰的β-环糊精包合小分子的性质,采用紫外-可见光光谱测试了β-萘酚在不同PA-MAM-β-CD浓度水溶液中的紫外吸收光谱.结果表明:在修饰β-环糊精的PAMAM水溶液中,β-萘酚的紫外吸光度随主体分子浓度的变化呈现了不同区域的两种相反递变,这种规律性变化源于β-环糊精空腔高电子云密度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有关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ose-Einstein condensation(BEC)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本文综述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最新进展,内容包括:碱金属(7Li,23Na,41K,85Rb,和133Cs)原子的BEC实现,自旋极化1H原子、亚稳态4He原子和具有2个价电子的174Yb稀土原子BEC的实现,全光型BEC、双阱BEC的实现,分子BEC和费米原子对的凝聚,固体中的BEC等方面,并对BEC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做概括性介绍.  相似文献   

7.
栾春娟  侯海燕 《现代情报》2011,31(9):125-128
对全球纳米科学-技术发展情报进行比较分析,并尝试解析纳米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大事件,以期为我国纳米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提供辅助参考。研究中以纳米科学论文年度分布代表纳米科学的发展趋势,以纳米专利数据年度分布代表纳米技术的发展趋势。全球纳米科学技术发展情报分析和比较结果显示:纳米科学的发展以1990年为界分为早期发展阶段(1960-1990)和高速发展阶段(1990-2010);纳米技术的发展以2001年为界分为早期阶段(1966-2001)和快速发展阶段(2001-2010)。纳米技术的兴起与发展滞后纳米科学10年左右。纳米科学技术领域重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的召开和政府的重要战略部署和重点资助等,都会大大推进全球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沈佳燕  施韬  杨杨 《科技通报》2012,28(5):120-124,129
碱-硅酸反应(ASR)和硫酸盐侵蚀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两个重要因素。目前,对于单一因素作用下混凝土劣化过程的研究已有诸多报道,但关于混凝土在碱-硅酸反应和硫酸盐侵蚀复合作用下的损伤失效过程及机理研究却很少。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在碱-硅酸反应和硫酸盐侵蚀方面的研究现状,主要阐述了它们各自的膨胀机理和抑制措施。在对Grattan等人试验中得到的膨胀数据、X射线衍射图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图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混凝土在这两种因素复合作用下可能出现的膨胀值变化和强度变化,并提出有效的抑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导一类长链烷基具有双捕获中心的新型自旋捕捉剂α,ω-双(碳-芳基硝酮)烷的合成,并对产物进行了光谱鉴定.  相似文献   

10.
对α-亚麻酸及其乙酯分别在氧气气氛和氮气气氛下进行一定剂量的γ-辐射,每隔两天测定其过氧化值。研究结果表明:辐射剂量和时间对亚麻酸的过氧化值有较大影响,本文同时探讨了亚麻酸在γ-辐射下过氧化值与反应机制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1.
磺化麦草碱木质素热分析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磺化碱木质素在高温条件下的热稳定性能,实验采用热重-红外分析(TG-IR)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研究了磺化麦草碱木质素在非氧状态下热分解反应的动力学过程。利用多升温速率法Kissingr法和Ozawa法,分别计算了磺化麦草碱木质素热动力学方程中的表观活化能(E)和频率因子lnA,分别为118.3 kJ•mol-1、121.46 kJ•mol-1;20.40min-1、15.92min-1;利用Kissingr法计算了热动力学方程的反应级数是1.8。  相似文献   

12.
通过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技术(SI-ATRP)使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接枝于有序介孔氧化硅(MCM41)粒子的孔道内外表面,制得表面PMMA接枝的MCM41复合粒子(MCM41-g-PM-MA)。进一步利用增塑剂碳酸丙烯酯(PC)与所得的MCM41-g-PMMA共同对PMMA基聚合物电解质膜进行改性,通过溶液浇铸工艺制得PMMA基复合型聚电解质膜。着重考察了MCM41-g-PMMA填充比例、MCM41表面PMMA接枝以及温度等因素对上述体系离子电导率的影响。红外光谱(FTIR)、热重(TGA)、高倍透射电镜(HRTEM)、小角X射线衍射(SAXRD)分析结果表明:PMMA已成功接枝于MCM41粒子的孔道内外表面。交流阻抗测试、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表明:较改性前的MCM41填充体系,MCM41-g-PMMA填充的PMMA膜具有更优的离子电导率,同时具有更佳的热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3.
在纳米SiO2表面引入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PAMAM),再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合成了一种核-壳结构的SiO2-PAMAM-PS,将改性的纳米SiO2添加到PS基体中作为超临界CO2发泡的成核剂。红外光谱(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TG)等结果表明,SiO2表面成功引入了PAMAM,并且接枝上了PS链段。透射电镜(TEM)显示该成核剂具有核-壳结构及其在PS基体中可以较均匀分散。将添加了改性SiO2的PS进行了超临界CO2发泡,利用扫描电镜(SEM)对泡孔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相比于纯发泡PS,成核剂的加入,改善了PS的泡孔结构,使泡孔尺寸显著减小,泡孔密度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4.
鱼类干扰素系统基因的克隆鉴定及其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扰素 (IFN)系统是脊椎动物抵抗病毒入侵的第一道防御系统 .除了哺乳类 ,有关低等脊椎动物的IFN系统基因知之甚少 .在鱼类 ,近 40年来能证明IFN系统存在的证据主要有两个 :一是检测经病毒诱导后的多种鱼类机体和细胞 ,证明能产生类似哺乳类IFN的抗病毒活性物质 ;二是近年来 ,已经证明在少数几种鱼类中存在与哺乳类IFN系统基因Mx同源的基因 .以前的研究结果表明 ,紫外线灭活的草鱼出血病病毒 (GCHV)能够诱导鲤科鱼类培养细胞 ,如鲫鱼囊胚细胞 (CAB)产生类IFN活性物质 ,并建立宿主细胞的抗病毒状态 .为了揭示鱼类培养细胞抗病毒免疫的分子机制 ,首先建立了一个研究鱼类抗病毒免疫相关基因的细胞模型系统 ,通过用灭活GCHV诱导CABIFN并进行理化、生物学特性鉴定的基础上 ,成功建立了一个囊括鱼类细胞抗病毒基因在内的差减cDNA文库 .其次 ,筛选文库揭示了一批与哺乳类IFN系统基因同源以及找不到同源性的EST ,表达分析证实它们也是IFN刺激基因 .再次 ,根据哺乳类IFN系统研究的最新进展 ,从该细胞模型系统中克隆、鉴定了 1 9个IFN系统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 ,包括鲫鱼IFN基因 ,IFN信号传导通路基因STAT1 ,IFN诱导表达调控基因IRF7,IFN行使抗病毒作用的效应基因Mx1、Mx2、PKR、Viperin、IFI5 6,以及一些功能未知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国有和非国有部门的自主创新效率变化和分解,并按所有制结构分组检验FDI质量特征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高技术产业非国有企业自主创新效率增速显著快于国有且增长源泉存在显著差异。非国有自主创新变化主要源于技术进步率和要素配置效率的快速增长,国有部门主要源于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提升。(2)FDI质量特征和所有制结构会直接影响FDI对高技术产业技术溢出的程度甚至方向。外资技术含量、盈利能力有利于FDI对自主创新的正向溢出,平均规模不利于FDI对自主创新的溢出,但是这种影响仅仅表现为对国有企业的促进或限制,非国有企业并没有受到影响。FDI本地化程度是唯一对非国有企业产生显著正向溢出的外资质量特征。(3)外资数量与质量特征之间的交互作用在不同部门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1997年至2007年北京市二氧化碳排放变化机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CO2排放变化机理研究是制定CO2减排战略、政策以及开展CO2减排行动的基础。本研究首先定量计算北京市1997年-2007年产业终端化石燃料燃烧CO2排放量及其每年的变化轨迹,然后利用LMDI模型定量分解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能耗强度、碳排放系数变化对北京市CO2排放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997年-2007年间,北京市化石能源燃烧CO2排放量年均增长率约为4.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高于上海水平。推动北京市CO2排放增长的核心因素是经济快速增长,而抑制CO2排放增长的因素主要是能耗强度下降和产业结构调整。时间序列分析表明,经济增长效应对CO2排放增长的拉动作用逐年增加,能耗强度效应也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但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对抑制CO2排放增长的贡献在逐渐降低。研究结果可为北京市制定碳减排战略、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北京市发展低碳经济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米国芳  赵涛 《资源科学》2012,34(10):1825-1831
如何预测和分析火力发电企业的碳排放成为低碳经济研究领域中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火电企业的发展现状,并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进行了对比研究;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6年版碳排放计算指南和不同能源品种的碳排放系数,计算出了1997年-2009年中国火力发电企业碳排放;运用含误差修正的改进的GM(1,1)模型对中国火力发电企业的碳排放进行预测分析,并根据碳排放现状和预测结果总结了我国火电企业碳排放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在保持过去发展规律不变的情况下,中国火力发电企业碳排放量成增长的趋势,并且火电企业的碳排放趋势可以划分为5个阶段。总之,必须通过技术进步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单位能耗,使中国火力发电企业实现低碳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多时相遥感影像福州市热场与土地覆盖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城市化是全球变暖和城市热岛效应的重要影响因素,影响着区域气候、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本研究采用两个不同季相TM/ETM+影像分析福州市及其周边地区土地覆盖及其热场的时空分布。为了精确获取土地覆盖信息,采用高分辨率影像提取不透水面并获取不透水面面积百分比信息,计算各级不透水面百分比的地表温度、归一化植被指数与归一化建设用地指数的平均值。通过各级平均值定量分析归一化植被指数、归一化建设用地指数、不透水面百分比与地表温度的关系,并计算各级不透水面对区域地表温度的贡献。分析结果显示:归一化建设用地指数,不透水面百分比与地表温度的相关指数分别>0.61和>0.67,明显高于归一化植被指数与地表温度的相关指数(<0.3);不同时相影像的相关性不同且夏季影像的相关性明显高于春季影像。研究表明本方法能够定量分析城市土地覆盖与热场的时空分布与变化。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The potential waste canola oil-degrading ability of the cold-adapted Antarctic bacterial strain Rhodococcus sp. AQ5-07 was evaluated. Globally, increasing waste from food industries generates serious anthropogenic environmental risks that can threaten terrestrial and aquatic organisms and communities. The removal of oils such as canola oil from the environment and wastewater using biological approaches is desirable as the thermal process of oil degradation is expensive and ineffective.ResultsRhodococcus sp. AQ5-07 was found to have high canola oil-degrading ability. Physico-cultural conditions influencing its activity were studied using one-factor-at-a-time (OFAT) and statistical optimisation approaches. Considerable degradation (78.60%) of 3% oil was achieved by this bacterium when incubated with 1.0 g/L ammonium sulphate, 0.3 g/L yeast extract, pH 7.5 and 10% inoculum at 10°C over a 72-h incubation period. Optimisation of the medium conditions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 resulted in a 9.01% increase in oil degradation (87.61%) when supplemented with 3.5% canola oil, 1.05 g/L ammonium sulphate, 0.28g/L yeast extract, pH 7.5 and 10% inoculum at 12.5°C over the same incubation period. The bacterium was able to tolerate an oil concentration of up to 4.0%, after which decreased bacterial growth and oil degradation were observed.ConclusionsThese features make this strain worthy of examination for practical bioremediation of lipid-rich contaminated sites.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any waste catering oil degradation by bacteria originating from Antarctica.How to cite: Ibrahim S, Zahri KNM, Convey P, et al. Optimisation of biodegradation conditions for waste canola oil by cold-adapted Rhodococcus sp. AQ5-07 from Antarctica. Electron J Biotechnol 2020;48. https://doi.org/10.1016/j.ejbt.2020.07.005  相似文献   

20.
Detection and estimation of abnormalities for distributed parameter system (DPS) have wide applications in industry, e.g., battery thermal fault diagnosis, quality monitoring of hot-rolled strip laminar cooling process. In this paper, the abnormal spatio-temporal (S-T) source detection and estimation problem for a linear unstable DPS is first studied.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consists of two steps: first, an abnormality detection filter (ADF) which generates a residual signal for abnormality detection in the time domain is constructed using pointwise measurement; Then, an adaptive Luenberger-type PDE observer including an adaptive estimation algorithm is designed and triggered only when an alarm raises from the ADF. Theoretic analysis based on the spatial domain decomposition approach is presented to show the convergence of the estimation errors. Finally, an illustrative example is presented to show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meth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