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是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影响深远.转企改制后,一些教育期刊,尤其是一些综合类的教育期刊,也要由原来隶属于教育行政部门的事业单位转变为现代企业进行经营,走向市场.基于刊社经营发展的考虑,期刊的编辑思想、编辑方向也会发生变化,对编辑的素质能力也会提出新的要求.那么,在转企改制的背景下,教育期刊编辑应具备怎样的基本素质呢?  相似文献   

2.
高文俭 《青年记者》2007,(12):119-120
随着国家文化事业改制和文化产业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和开展,报业集团如何搞好资产经营成为摆在报业管理者面前的一个现实的大课题。报业要想做大做强,除去传统上的广告和发行经营的盈利模式以外,必须探索新的盈利模式,拓宽经营投资渠道,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这是业界已经达成的共识。我国报业的经营在历史上又没有多少可借鉴的典范和成熟经验,  相似文献   

3.
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对高等教育带来的冲击极大,新闻传播教育当属其一.智能机器人已经能写出新闻,我们培养的人干什么去?如果说传统媒体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那么习惯于培养传统媒体后备人才的新闻传播教育更要寻找新的办法.转变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培养能在新媒体平台上生产各种信息产品的人是新闻传播教育的新的定位,而关键之处在于师资队伍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对传播人才的需求.为此,新闻传播师资队伍要解决从理念到实践上为什么转型、怎样转型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4.
网络媒体的蓝海战略——兼论新媒体的经营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网络时代,互联网注定要成为所有媒体生存和发展的新的动力和源泉.但是我们也看到,无论是急于上网去寻找新出路的传统媒体,还是企图通过与传统媒体合作来摆脱眼前困境的网络媒体,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难题:如何在网上建立起新的赢利模式,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要实现这个目的,既不能走传统媒体走过的老路,也没有现成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唯一可做的就是在经营理念、商业模式、赢利方式和经营策略上不断开拓创新,在网上探索和建立起新的媒体产业价值链.笔者认为,要破解这个难题,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突破.  相似文献   

5.
媒体改制,是中国媒体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一项特殊的任务。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不存在改制这个问题,因他们的媒体从生下来就是产权明晰公司化运营的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6.
出版社改制后首要问题是按照企业的运营规则去规范自己的管理,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财务核算体系.出版社的财务核算长期以来不尽严谨,经营中应收账款的管理、坏账和税务风险一直困扰着出版社发展.本文就出版社广义上的应收账款核算现状和应收账款风险进行了分析,从技术、财务、操作和管理层面提出了规范管理,规避经营风险的理念和手段,并就坏账的处理和管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这次中国纪录片20年回顾展的意义十分重要,就历史而言,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历史实际上是40多年,好比是人到中年.今天,当我们回顾过去的20年或过去的40年时,我们应当更多地去思考今后的路如何走,而不是仅仅沉浸在对往日成就的回忆中.往日的成就有目共睹,已经成为刻在石头上的历史,新的历史则要我们去开拓创造.因此,这次会议应当既回忆,又思考,在回忆的基础上思考,要争取为今后20年提出带有方向性的意见,这个会才不算白开.  相似文献   

8.
张耀宗 《出版经济》2005,(12):22-23
这两年,新华书店陆续改制,集团化连锁经营渐成趋势.然而,发行商们却在经营中发现,自己的下游客户在不断减少,销售突然下滑了许多,有的甚至连锁不连锁从销量上看没什么区别.相反,退货量却在逐年增加.这难免就会有不少抱怨,书店改制到底怎么了.对此,我个人认为,除了由于各"集团"在整合资源过程中尚有许许多多问题需在调整中不断改进之外,面对书店连锁,发行人也要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确实有不少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9.
在经营性出版社面临转企改制及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的今天,责任编辑要有经营头脑,要从图书营销的全过程出发,对选题策划、产品(图书)设计、制作、宣传、销售、成本与利润核算等方面负全责.从这一理念出发,责任编辑应重视和做好以下编后工作.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央和李长春同志的要求,龙新民署长在全国新闻出版局长会议上明确提出,2007年出版发行体制改革要"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取得实质性进展".我理解,所谓加大力度就是要在已有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出版发行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主要有三个着力点:一是指导并推动一批中央部委所属出版社完成转企改制试点工作;二是指导并推动一批大学出版社完成转企改制试点工作;三是指导并推动一批中央部委所属文化、生活、科普类报刊社完成转企改制试点工作.所谓完成转企改制,至少有四项内容:授权经营、治理结构、人员安置、养老保险等.要害在于体制、机制创新,根本目标是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构筑比较完备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社长、总编辑层)体系,形成既能有较强的激励功能,又能恰当地约束不规范经营行为的制衡结构,从而为下一步可能到来的投资主体多元化等埋下伏笔,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对国有企业改制的报道,目前媒体大多停留在对改制前后的阵痛、改制过程的艰辛之类的描述上,而对改制的效果评价一般是赞扬多批评少,或者神龙见首不见尾,缺乏对改制效果的报道. 如何评估国有企业改制?获得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文字通讯类二等奖的报道<秋林老总何其多?>(<黑龙江日报>),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即抓住具有普遍意义的关节点:国企改制不彻底,用人机制存在人浮于事的弊病.  相似文献   

12.
“裂变”使广播焕发出新的生机.它的效应是在各个地方各家电台的微观层面上产生的.而现在广播面临的是宏观面上的矛盾,老路不能再走,回头路更不能走,宏观的问题须从宏观的角度去解决.既然当前问题的关键是广播的总体优势得不到发挥,理应着力在“合”字上做文章,让广播通过“聚变”爆发出新的能量.实现“聚变”当然是有前提的.——不能考虑打破现有的总体管理格局.分级办广播,属地管广播的体制不能变.许多变革往往不一定从合理的必要性出发,而应以现实的可能性为起点.不是说现有的广播管理体制尽善尽美,没有变革的必要,而是这种变革所需成本太高,其难度远远超出我们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本身.——虽然要解决全局的问题,但不能完全依赖行政的“调控”手段.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既然已经对广播产生了作用,我们就应该让这种机制在变革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广播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技术原因造成的,因而要充分运用技术的手段去实现变革.但这些技术又必须是成熟的,现成的,现在就可以利用的.总之,我们的“聚变”应当从“这里”出发,应当从“现在”开始.  相似文献   

13.
馆藏信息传播与大众传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炜 《图书馆杂志》2000,19(5):14-16
在市场化的今天,图书馆的馆藏信息要作为产业来经营,就必须寻找新的增长点,而主动与大众传媒联手合作和开发,应当作为一个崭新的课题加以审视和研究.本文从新的视角、用新的观念、新的方式对此作了初步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这两年,新华书店陆续改制,集团化连锁经营渐成趋势.然而,发行商们却在经营中发现,自己的下游客户在不断减少,销售突然下滑了许多,有的甚至连锁不连锁从销量上看没什么区别.相反,退货量却在逐年增加.这难免就会有不少抱怨,书店改制到底怎么了.对此,我个人认为,除了由于各"集团"在整合资源过程中尚有许许多多问题需在调整中不断改进之外,面对书店连锁,发行人也要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确实有不少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15.
当前,事业单位改制已经开始.事业单位的改制,是在事业单位定位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的基础上起步的.对基础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单位的改制,主要是引进企业经营方式,拓宽有偿服务和经营领域,通过市场,逐步实现自收自支,创造条件转化为企业.因此,事业单位改企已是大势所趋.随着十六大精神的贯彻落实和新旧体制的转换,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使档案工作进一步开创新局面,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杨春兰  黄逸秋 《传媒》2007,(11):13-14
"一主两翼"实现从报业集团向多元化传媒集团的战略转变 报业集团从产业形态上讲是复合型的,从资本形态上讲是社会型的,从经营形态上讲是多元化的.从报业集团向多元化传媒集团的演变不是谁逼着我们进行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产生的客观社会需求,作为传媒集团的领导人必须认识到这种需求的客观性和适应这种需求的必要性,要主动地去适应规律,完成战略性的转变,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同时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新闻文化产品多方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正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是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影响深远。转企改制后,一些教育期刊,尤其是一些综合类的教育期刊,也要由原来隶属于教育行政部门的事业单位转变为现代企业进行经营,走向市场。基于刊社经营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企业改制后,企业已成为完全独立的法人,政府都不再管了,我们还管什么!也有的同志认为,企业改制是经济部门的事,与我们关系不大.档案部门的袖手旁观,致使一些企业在改制过程中不知道档案该如何处理,有的企业由于固定资产出售,档案无处存放,被搬到了产品仓库;有的企业破产,除了技术档案被技术人员带走外,文书、会计、经营等档案放在家属区黑暗潮湿的房间里,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19.
闵英 《编辑之友》2010,(9):75-76
所谓经营,从本意上讲,指的是筹划、管理和组织.强调编辑的经营意识,并不是要让编辑去搞销售,而是要求编辑在组织作者、策划选题、加工书稿、装帧设计、与读者交流、市场运作时,着眼于出版的全局进行思考筹划,着眼于市场的风云变幻组织管理.好的出版物,必然留下编辑的经营痕迹.有没有经营意识,是一个编辑能否通过自己的经营把一部书稿变成一本读者喜欢的出版物的重要方面.那么,编辑的经营意识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呢?  相似文献   

20.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转企改制以及体制机制创新,成了摆在众多报刊社面前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对报刊社来说,转企改制的"转企"相对容易,他似乎更多的意味是一种形式上的改变,完成从事业单位转成企业。但"改制",从企业变成公司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等,就是一个实质上的相对困难复杂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