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挫折教育的内涵 在心理学中,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了无法克服或自认为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阻碍,使其需要和动机无法获得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挫折感。  相似文献   

2.
心理挫折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所要达到的目标受到阻碍,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或称挫折感。挫折对个人构成情绪上的打击与威胁,包括自尊心的损伤,自信心的丧失,孤独感与愧疚感的增加,使人产生一种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情绪体验。挫折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挫折情境,就是使个体活动受到阻碍的环境、对象、情境;二是指挫折感受,就是个体活动受阻时产生的情绪状态。  相似文献   

3.
挫折理论是研究如何克服阻碍人们发挥积极性的各种因素的一种理论。挫折是人在需要和动机的推动下, 在实现目标的行动过程中,由于行动受阻,目标不能顺利实现,个体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丧失性的心理体验并由此产生失意的情绪。挫折是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往往是难免的。人一生的经历,不会一帆风顺,常有挫折伴随。小学生虽然经历尚少,也可能遇到各种  相似文献   

4.
心理挫折是人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障碍,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一种挫败、沮丧、失意、焦虑、紧张或愤懑的情绪状态。  相似文献   

5.
一、研究背景 所谓挫折就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在实现目标的活动过程中,遇到了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使其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所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1]从某种意义上讲,挫折是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人们随时随地都可能遇到挫折.因此,挫折是人一生的伴侣,认识挫折、适应挫折、学会理性地面对挫折和积极地解决挫折,是每个人终生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宋琦 《华章》2013,(25)
挫折在心理学上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所要达到的目标受到阻碍,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在其动机引发下产生的行为以及达到目标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障碍和困难,挫折是难免的。本文论述了挫折心理的涵义、表现、影响并针对这些方面重点提出帮助学生缓解挫折心理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的干扰.使其需要和动机得不到满足所产生的消极情绪反应”。这种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在学生当中不乏因一次考试失利,受一次批评,便让他们产生一种无法克制的焦躁烦闷.而从此一蹶不振;  相似文献   

8.
挫折是指个体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目标不能达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不愉快情绪反应。挫折既包括挫折情境,又包括挫折感受,两者关系密切。挫折情境导致挫折感受。挫折感受是一种复杂的内心体验,包括烦恼、困惑、焦虑、愤怒等各种负面情绪交织在一起。不同年龄的孩子会有不同的挫折经验,也有不同的表现。对幼小的孩子来说,  相似文献   

9.
一、青少年心理挫折及其成因心理挫折是指个体在致力于达到某一目标的过程中受到干扰或阻碍,目标无法实现而产生的紧张等消极情绪状态。大部分青少年在遇到心理挫折时,不能积极应对,从而处于焦虑、紧张的状态,继而扰乱心理平衡、增加心理负担、降低学习效率,阻碍了心理的健康发展。青少年心理挫折的形成包括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  相似文献   

10.
心理挫折是指个体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要达到的目标受到阻碍而无法克服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每个人的人生路上都会遇到挫折,大学生也不例外.特殊的是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成熟期,世界观、人生观逐渐的定型,这个时期遇到挫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给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本文对大学生的心理挫折类型、产生原因及其处理方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不容忽视的“挫折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挫折,是指人们在追求某种目标的活动过程中,由于遇到干扰、障碍,遭受到损失或失败,致使目标、目的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和情绪反应。  挫折普遍存在,任何人都无法避免。挫折也具有偶然性,即挫折随时可能产生,难以预料。  纵观古今中外名人的人生道路,不难发现,他们无一不是从挫折与坎坷中成长起来的。因此,认识挫折、战胜挫折,是任何一个成功人士必备的心理素质。一、“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挫折孕育着成功”。挫折能够增长人的聪明才智,激发人的进取精神,磨砺人的意志。人在…  相似文献   

12.
挫折是个体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从事有目的活动,受到阻碍或干扰而无法克服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由于种种原闲影响,学生在习作训练时往往出现“作文难”、怕写作文的心理。有了这种挫折心理,每遇到习作训练,学生就产生畏惧情绪,于是把习作训练当作一种负担而消极应付;有时原本有能力完成好训练任务,也由于这一心理作祟,束缚了思路,局限了语言的流畅性与丰富性。学生习作过程中的这种挫折心理,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并努力帮助其克服,以培养学生健康的作文情感,为习作能力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的心理挫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心理学中 ,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中 ,遇到自感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 ,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 ,个人需要不能满足的情感状态。作为当代大学生 ,生活在经济飞速发展、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环境下 ,他们面临着更多的竞争和挑战 ,产生心理挫折的刺激情境日益广泛 ,产生心理挫折的可能性也因此大大提高。心理挫折虽然是常见的心理现象 ,但它毕竟是一种消极不良的情感状态 ,如果数量过多 ,强度过大 ,或产生心理挫折后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 ,就会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产生消极不良的影响 ,甚至继续发展而造成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4.
当代大学生挫折心理的成因及调适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挫折,心理学上的解释是“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阻碍或干扰,致使其需要或动机无法满足时产生的一种消极的情绪反应”。挫折对学生的影响一般说来可能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后果:一是促使学生从困境中觉醒,汲取经验和教训,继续向既定目标迈进或适时调整目标、策略,使其更贴近现实,因而更易于实现或达成;另一种是学生无力应对困难和挫折,长期处于消极应对或冷漠逃避的心理状态中,进而导致各种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如焦虑、浮躁、愤怒、悲伤、攻击、偏执等。  相似文献   

15.
挫折是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支配下,在实现目标的活动过程中,遇到的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所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消极的情绪反应。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常会遇到各种挫折,可以说,挫折伴随着人的一生。特别是中学生,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社会阅历少,遭受挫折实在是难以避免。然而每个学生面对挫折所采取的应对方法和心理承受能力又有所不同,为了让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教师们更应注重学生的挫折教育。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走出挫折阴影更是师责所在。一、产生挫折的原因学习成绩不够理想或未达到预…  相似文献   

16.
挫折教育:高校德育的题中要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挫折教育:高校德育的题中要义邓建生一、对大学生实施挫折教育的必要性挫折,现代心理学的解释是,当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在环境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是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致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行为科学进一步指明,挫折是当事人的一种主观...  相似文献   

17.
挫折是指个体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目标不能达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不愉快情绪反应。挫折既包括挫折情境,又包括挫折感受,两者关系密切。挫折情境导致挫折感受。挫折感受是一种复杂的内心体验,包括烦恼、困惑、焦虑、愤怒等各种负面情绪交织在一起。不同年龄的孩子会有不同的挫折经验,也有不同的表现。对幼小的孩子来说,他想要玩具,妈妈却把它收起来了;或者他想吃肯德基,妈妈不允许,这些都可能导致他有受挫折的感受。面对挫折时,年幼的孩子通常是以哭闹或发脾气的方式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的挫折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瑞华 《现代语文》2006,(6):106-107
现代心理学认为,挫折是人们在有意识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消极反应。挫折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外部原因即人为或非人为的环境因素,内部原因即个人生理、心理因素。人们遭受挫折时往往伴随着强烈的焦虑、紧张、愤怒等情绪,会作出各种各样的反应,常见的有焦虑、攻击、冷漠、退化、幻想、固着,甚至自杀。焦虑是挫折后自尊心的损伤、自信心的丧失、失败感、愧疚感带来的紧张、不安、忧虑、恐惧等复杂的情感,适度的焦虑对提高效率、发挥潜能有积极作用,而过度的焦虑则是有害的,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焦虑症。攻击是为了发泄愤怒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9.
剡小琴 《甘肃教育》2007,(5S):15-15
心理学告诉我们,挫折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所要达到的目标受到阻碍,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在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挫折无可避免。素质教育中不能没有挫折教育,因为个体只有在不断经历挫折、不断反省和改正错误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发展和完善,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使他们懂得“不幸是一种最好的大学”和“艰难困苦是磨练人格的最高学校”的深刻内涵,对他们健康成长、获得成功、实现自我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那么,挫折教育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相似文献   

20.
“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的干扰,使其需要和动机得不到满足所产生的消极情绪反应“.这种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在学生当中不乏因一次考试失利,受一次批评,便让他们产生一种无法克制的焦躁烦闷,而从此一蹶不振;更有甚者他们会选择一种过激的方式,来逃避生活中谁都可能遇到的挫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